收藏 分享(赏)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桃花心木》“难点”何在_人教版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24080 上传时间:2025-11-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桃花心木》“难点”何在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桃花心木》“难点”何在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桃花心木》“难点”何在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桃花心木,“难点”何在人教版新课标在一个大型的“难课”研讨会上,笔者观摩了一位老师执教人教版第十册桃花心木。他的教学思路基本是引人入胜的:让学生阅读310自然段感受“奇怪现象”(种树人浇水没有规律,时间不一定,补栽树苗)自主生发问题(有无问题问种树人?)阅读第1214自然段,找句子解答疑问抓住第1314自然段,品读、体味,第13自然段品读后师下结语、板书:树,在不确定中学会自己生长;第14自然段品读后师下结语、板书:人,在不确定中学会自主成长。但这样的过程展开和推进,是否真正实现了学生的理解、感悟?事实上,学生在研读、体悟中能够感受的主要是:种树人的不确定行为,是让树在不确定

2、的自然中能生存;我们要能够面对不确定的生活,经得起生活的考验。而后一层意思似乎应该是阅读感悟的要旨,但可以看出学生并没有亲身之感,没有实现真正的领悟。问题出在哪里?课后,我们听教师说课,意思是说本课的难点是理解树适应“不确定”才能生长,人要适应“不确定”才能生存,总之,“不确定”是本课的重难点,果真如此吗?那学生要理解、感悟真的就难了。因为他们现在的生活“太确定”了,天天、月月、年年如此有规律,他们也难以想象自己未来的生活有什么“不确定”。课前读了资料、课中教师提供例子,那都是别人的事,别人的“不确定”,自己怎会有亲身之感?也不能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蕴意,从今天起就将自己“确定”的生活给“打破”

3、,来一个“不确定”吧?那么本课的重难点究竟应该定在哪里?究竟怎样才能突破,实现学生真正的感悟,使他们获得实实在在人生启迪?笔者认为,生活的“确定”与“不确定”并不是最重要的,那只是条件问题,重要的是,无论树或人,应该是“不依赖”,能够独立自主。要让学生真正领会本文寓意,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明了“种树之理”,深刻领悟成长之道:学会不依赖,在生活、学习中独立自主。为突破难点,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第一,种树人“奇怪”行为的条理性归纳阅读,第310自然段后,要让学生归纳出桃花心木种树人的行动与普通种树人的不同点,清清楚楚地口述表达,这也是说话训练的问题。第二,探究问题答案,抓住种树人话语的关键句子,清

4、晰理解“种树之理”。种树人话语有三处,分正说和反说,要让学生由每句表面意思的领会,再综合体会其种树要旨。种树不规律(不确定)的行为顺应了大自然规律让树不依赖,能够独立生长长成百年大树。(正说)种树有规律(确定)的行为违背大自然规律让树养成依赖之心,不能独立生长容易枯萎,即使成活,也难经受狂风暴雨。(反说)这一部分对话、理解、说话训练是关键,务求落实、到位,因为全文借“物”喻“人”、借“种树”喻“育人”,这“物”与“种树之理”的把握是基础,定位不准、把握不透,那喻“人”、喻“育人”就失去根基,失去本体。第三,抓住作者所感悟话语的关键要素,深刻领会要义,切实领会为人“成长之道”。这一步务求深入、深

5、刻,让学生有亲身之感。在种树道理理解之后,不禁让人想起一句名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种树人的话语及其中蕴含的道理,对我们的生活、学习、人生成长有什么启示呢?在学生自由表达之后,教师说“那我们来看作者有什么感悟呢”,并打出作者感悟的话语:“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努力生长。”作者在这段话中表达了深刻的思想,他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请抓住其中的关键语句“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努力生长”,结合自己的经历、平时所听到亲人、邻居的故事等,谈谈自己的感悟。教师相机补充近乎冷酷的母亲关怀的故事提出问题:这位母亲真是冷酷的吗?她不怕儿子受苦吗?她为什么要这样做?结合本段,再看看,你体会到什么?通过上述学习与感悟,再回头想想,你平时在生活、学习中,在“不依赖”“独立自主”方面做得如何?这一系列的启发、引导与交流,让学生深刻领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如果一切条件都由别人提供得太充足,一切事都由别人帮你做得太完备,那我们容易养成依赖之心,无独立自主的品性,就无法经得起将来不确定生活带来的种种考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