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版浙江选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练习:上篇 板块二 专题八 近代中国思想嬗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八)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18285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浙江选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练习:上篇 板块二 专题八 近代中国思想嬗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版浙江选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练习:上篇 板块二 专题八 近代中国思想嬗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版浙江选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练习:上篇 板块二 专题八 近代中国思想嬗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版浙江选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练习:上篇 板块二 专题八 近代中国思想嬗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版浙江选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练习:上篇 板块二 专题八 近代中国思想嬗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0版浙江选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练习:上篇 板块二 专题八 近代中国思想嬗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0版浙江选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练习:上篇 板块二 专题八 近代中国思想嬗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0版浙江选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练习:上篇 板块二 专题八 近代中国思想嬗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后作业(八)(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晚清梁廷枏在夷氛闻记中对林则徐的抗英活动称赞有加,但在书的结尾却说,“天朝全盛之日,即资其力,又师其能,延其人而受其学,失体孰甚”,“反求胜夷之道于夷也,古今无是理也”。这反映出()A传统夷夏观念是近代化的障碍B“师夷长技”不能顺应时代潮流C华夷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D学习夷狄“长技”有失国体尊严解析:选A。根据材料不难看出,晚清文人虽然称赞林则徐的抗英活动,但对其主张学习西方的观点却是大加鞭挞,不难看出在这一时期近代中国思想界还尚未冲破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这也是近代中国实现近代化的巨大障碍,故选A项。“师夷长技”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故B项错误;华

2、夷之间的鸿沟随着西学的持续传入和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而逐渐淡化,C项错误;认为“学习夷狄长技有失国体尊严”的观念是一种保守、落后的封建思想,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2(2019金丽衢十二校高三联考)时人曾对当时某一著作作如下评论:“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此推断该书最有可能是()A明夷待访录B海国图志C孔子改制考D天演论解析:选B。本题引用名家评论考查对魏源的思想的认识。根据题干提供的“指掌形势”和“制夷患”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是当时第一部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名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B项正确。3有学者认为,康

3、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书,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B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C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D维新变法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解析:选A。材料“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书,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说明康有为的思想冲击了正统派学术文化,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故A项正确;维新派主张在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基础上进行政治改革,故B项错误;维新变法是一场不成功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群众基础有限,故C项错误;维新变

4、法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改革,没有动摇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故D项错误。4对于战国思想家杨朱“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的主张,梁启超曾“甚疑其言,甚恶其言”。但后来他却认为:“一部分之权利,合之即为全体之权利;一私人之权利思想,积之即为一国家之权利思想。人之皆不肯损一毫,则亦谁复敢撄他人之锋而损其一毫者。故曰天下治矣,非虚言也。”梁启超认识的变化反映了他()A受到了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影响B利用中国古代哲学宣扬利己主义C发现了西方民主思想来源于中国D借助儒家思想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解析:选A。本题考查维新派梁启超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接受了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因而可以推断梁启超

5、认识的变化主要受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影响,A项符合题意。梁启超的思想主要是维新思想,而不是利己主义,故B项表述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主要是康有为思想的特点,与梁启超无关,排除。5(2019宁波模拟)孙中山曾说:“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是不能够马上推翻。”该段材料表明孙中山()A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B放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信念C主张用民生主义改良资本主义D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解析:选C。A项说法错误,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孙中山的新旧三民主义体现了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信念,孙中山没有接受社会主义思想,排除B、D;题干材料

6、中的“好主义”是指民生主义,以此来打破“不好的资本制度”而且“不能够马上推翻”,即是改良,因此选C。6近代有学者撰文:“说者或曰:孔子生于二千年前君主之世,所言治术,自本于君政立言,恶得以其不合于后世共和政制而短之耶?曰:是诚然也。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故不能已于一言。”该观点旨在()考订孔子学说宣扬托古改制批判尊孔复古维护民主共和ABCD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新文化运动的认知。该学者的主张是说孔子的思想适合于君主统治时期,现有人强行用孔子思想来支配当今国家,这将成为社会进步的阻力。由此判断正

7、确,错误,答案为B项。7毛泽东说:“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毛泽东认为“共产主义”对近代中国的意义是()A实现中国“欧化”的关键B具有灵活性的科学理论C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武器D唯一能够推动中国进步的思想解析:选C。题干所给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使“中国起死回生”,C项最为准确。8“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邓小平“南方谈

8、话”()A最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B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C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D打破了认识误区坚定了改革信心解析:选D。“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最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在1985年,故A项错误;1979年,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92年的“南方谈话”,邓小平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认识误区坚定了改革信心,故D项正确。9有学生整理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事业的部分标志性成果。下列科技成果的取得与图中位置形成对应关系的是()甲:19

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乙: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丙: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丁:1984年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A甲B乙C丙D丁解析:选D。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A项错误;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发射成功,B项错误;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在湖南培育成功,C项错误;1984年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在西昌发射成功,故D项正确。10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相继取得了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青蒿素药物、杂交水稻技术等领先世界的生物学和医学成就。这说明()A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条件B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推动力C

10、自力更生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D科学研究只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成功解析:选B。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条件,故A项错误;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对科学研究有推动作用,故B项正确;自力更生并不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故C项错误;科学研究只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成功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111961年,有中央领导人在文艺工作会议上说:“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川剧落后。得罪了四川人。当时一位同志回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得好!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这表明()A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B中国共产党实行“科教兴国”政策C文学创作受到

11、“大跃进”的干扰D新中国文艺反映了现实生活解析:选A。抓住关键信息“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可以看出这体现了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故A项正确。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史研究伴随着电影理论与批评的转型,从学术史的角度进入一个观念变革、视野洞开的“重写”时期。从电影史“重写”可以看出()A国内电影市场基本被外国占领B带“左”倾思想的电影不允许观看C华语电影的拍摄水平参差不齐D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环境已形成解析:选D。材料体现不出“国内电影市场基本被外国占领”,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左”倾思想已经逐步得到了纠正,故B项错误;材料反

12、映了中国电影史研究的转型,没有涉及“华语电影的拍摄水平参差不齐”,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双百”方针重新确立,文学影视领域又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从学术史的角度进入一个观念变革、视野洞开的“重写”时期,即处于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环境已形成时期,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真正使中国人切身地感到世界的存在,在七万里之外竟然存在一个能打败数千年文明古国的蕞尔小夷。这么远的距离,那么小的国家,光是这两个数字就足够使中国人深切地认识到,传统的地理观念必定存在着某种毛病。于是就在战争期间与战争之后究心于世界地理,产生了两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理著作,一是魏源的海国图志,一

13、是徐继畬的瀛寰志略。如果说魏源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人,那么徐继畬就是第一个正眼看世界的人。材料二魏源海国图志徐继畬瀛寰志略“海国”自唐宋以来多见于诗文中,意思为“海外之国”,与“海内”相对:海内即天下,海外即四夷。海国图志即四夷图志“瀛寰”是徐继畬发明的词汇。“瀛”指大海,瀛所寰者,全世界也。徐继畬知道地球上陆地被大海包围,故取此名内容没有包含中国在内内容中包含了中国,并把中国置于亚洲中1841年受林则徐嘱托开始着手编写,于1842年完成五十卷本。以四洲志为底本,抄撮现成文献资料为主开始于1843年,完成于1848年,共计十卷。广泛搜集资料、大量吸收西方地图,加以缜密考证,有所弃取第一

14、部分为海防思想、第二部分为世界地理、第三部分是杂录。全书贯穿经世致用的思想,魏源指出此书是“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不以提出具体对付夷人的办法为己任,而是从纯学术角度介绍各国的地理与政治制度,作者没有直接表达自己做此书的旨趣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周振鹤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源编撰海国图志的原因及该书的价值。(2)根据材料二,概括徐继畬“正眼看世界”的表现。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地主阶级抵抗派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1)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中“中国人深切地认识到,传统的地理观念必定存在着某种毛病”概括出中国人在反思传统的地理观念;由“1

15、841年受林则徐嘱托开始着手编写”可知林则徐的托付;由“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可知鸦片战争的刺激,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之路等。第二小问价值,依据课本所学知识作答: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的启蒙书。(2)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从“瀛寰”“内容中包含了中国,并把中国置于亚洲中”“广泛搜集资料、大量吸收西方地图,加以缜密考证”“从纯学术角度介绍各国的地理与政治制度”等提炼信息,进行作答。答案 (1)原因:鸦片战争的刺激;林则徐的委托(四洲志的影响亦可);反思传统的地理观念;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路。价值: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

16、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的启蒙书。(2)表现:冲破“天朝上国”观念的束缚,把中国真正纳入世界范围内;广泛搜集资料、大量吸收西方地图,写作更严谨、考证更缜密,从纯学术角度介绍各国的地理与政治制度。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共产党顺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制定正确的科技战略,推动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大力发展和科技大国的成长,并由此奠定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不朽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果断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把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列为发展重点。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

17、”先后研制成功。20世纪80年代以来,根据世界高科技发展趋势,面对高技术领域激烈的国际竞争,王大珩、王淦昌、杨家墀、陈芳允4位科学家联名上书中共中央,提出跟踪研究世界高新技术动向、发展中国高新技术的建议。国务院立即组织200多位专家研究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因该计划于1986年3月提出,所以称“863计划”。“863计划”在许多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部分成果向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延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材料二新时期中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表(部分)1980年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1983年中国“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84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

18、信卫星(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高新技术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其影响。(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实施“863计划”的历史背景,说明其影响。解析 (1)第一小问,列举我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两弹一星”和农业、医学方面的成就即可。第二小问,“两弹一星”等成就增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袁隆平杂交水稻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为世界农业科技做出了重大贡献。(2)第一小问,由材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增强了国家实力;由材料“世界高科技发展趋势,面对高技术领域激烈的国际竞争”可见,世界高技术领域竞争激烈;由材料“跟踪研究世界高新

19、技术动向、发展中国高新技术”可见,跟踪研究世界高新技术动向、发展中国高新技术。第二小问,结合表格可知,“863计划”在许多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答案 (1)成就: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4年6月,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70年4月,“长征1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1975年11月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影响:“两弹一星”等高新科学技术成果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增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为世界农业科技做出了重大贡献。(2)背景:改革开放增强了国家实力;世界高技术领域竞争激烈;跟踪研究世界高新技术动向、发展中国高新技术。影响:“863计划”在许多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部分成果向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延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