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12918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B. 用无水乙醇作溶剂,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中无胡萝卜素C. 研磨叶片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使研磨充分D. 为增强实验效果,将滤液细线画粗些并进行多次重复【答案】A【解析】【分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各物质作

2、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详解】A、层析法是利用溶解度不同,其扩散速率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速率快,叶绿素b扩散最慢,所以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A正确;B、用丙酮、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溶解和提取叶绿体中色素,叶绿体中色素含有胡萝卜素,B错误;C、研磨叶片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C错误;D、为增强实验效果,将滤液细线画细些并进行多次重复,要求细、齐、直、浓,D错误。故选A。2.

3、图是在“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实验中得到的四条色素带,若将其置于暗室中,并用红光照射,色素带较暗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最终在滤纸条上得到的四条色素带自上而下依次: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其中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因此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色素带将呈暗色,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

4、(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3.下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部分结构放大后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所示结构主要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增大膜面积B. 图乙中的光合色素能有效吸收绿光使植物呈绿色C. 图乙所示的膜结构位于图甲结构中的或者处D. 图甲所示的中含有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需要的酶【答案】D【解析】【详解】A、图甲是叶绿体,其生物膜的面积主要靠类囊体垛叠形成基粒而增大,A错误;B、图乙中的光合色素几乎不吸收绿光,B错误;C、图乙所示的结构为类囊体薄膜,来自图甲中的,C错误;D、图甲的表示叶绿体基质,含有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需要的酶,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

5、的关键是确定甲图是叶绿体,乙图为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答题。4.某小组将叶绿体破坏后,将离心得到的类囊体悬浮液和叶绿体基质分别放入4支试管中,给予试管光照,将试管置于黑暗条件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试管对照能说明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上B. 试管对照能说明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C. 4支试管中只有试管能产生氧气D. 若向加入的悬浮液,通入CO2后有有机物合成【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为类囊体悬浮液,置于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为叶绿体基质,置于光照条件下,无反应;置于黑暗条件中,因为无光反应阶段提供的产物,故无法进行暗反

6、应。【详解】A、试管的变量为叶绿体的不同部位,其中可以发生光反应,不能发生,故两者对照能说明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上,A正确;B、中均无法进行暗反应过程,故试管对照无法能说明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错误;C、4支试管中只有可以发生光反应,释放氧气,其余3支试管无法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D、可进行光反应,产物有H和ATP,故若向加入的悬浮液,通入CO2后可进行暗反应过程,故有有机物的合成,D正确。故选B。【点睛】熟记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题图准确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某同学在探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柱状图(在光照强度分别为 a、b、c 和

7、 d,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时,单位时间内该植物某叶肉细胞中 CO2 与 O2 量的变化,其中 M 代表叶绿体中 O2 的产生总量,N 代表叶肉细胞的 CO2 释放量)。已知光照强度不影响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光照强度为 b 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B. 光照强度为 c 时,该叶肉细胞叶绿体产生的O2全部供给线粒体利用C. 光照强度为 a 时,光合作用强度为 0D. 光照强度为 d 时,光合作用从外界环境中吸收 2 个相对单位的 CO2【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无O2 的产生,只有 CO2 释放,故可表示整个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b点表示叶

8、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c点表示整个植物的光补偿点,此时整个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整个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d点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植物有有机物的积累。【详解】A、光照强度为b时,叶肉细胞CO2 释放0,故此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小于细胞呼吸速率,A错误;B、c点表示整个植物的光补偿点,此时整个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整个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该叶肉细胞叶绿体产生的O2全部供给线粒体利用,B正确;C、a表示整个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光合作用强度为0,C正确;D、光照强度为d时,光合作用释放到外界环境的氧气量为2个单位,即从外界环境中吸收2个相对单位的CO2,D正确。故选A。【点睛】解

9、答此题需要明确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并能结合柱状图建立起两者的关系,进而分析作答。6.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如果突然将 c 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 a、b 在叶绿体中的含量变化将会是( )A. a 上升、b 下降B. a、b 都上升C. a、b 都下降D. a 下降、b 上升【答案】B【解析】【详解】图示为光合作用的过程,a为ATP或NADPH;b为a为ATP或NADPH ;c为二氧化碳,当c含量下降(其他条件不变)时,C3减少,C3还原过程中消耗的ATP和NADPH减少,而光照强度不变所以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ATP和NADPH的量并不变,故a、b

10、在叶绿体中的含量变化将会上升,B正确。故选B。7.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碳原子的转变途径是: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B. 光反应阶段需要光、不需要酶,暗反应阶段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C. 光反应阶段吸收光能,暗反应阶段将化学能贮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D. 光反应阶段分解水并放出O2,暗反应阶段中CO2被五碳化合物固定【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如下图:【详解】A、卡尔文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其转移途径是14CO2214C3(14CH2O),A正确;B、

11、光反应需要光,也需要酶,暗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B错误;C、光反应阶段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变为ATP和NADH中的化学能,暗反应阶段将化学能贮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C正确;D、光反应阶段分解水生成H并放出O2,暗反应阶段CO2被C5固定生成C3,D正确。故选B。8.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将叶片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立即烘干处理并测得圆片干重为a,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黑暗密闭装置内,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给予适宜强度的光照。乙组和丙组其他条件一致,1h后,测得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b,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组测

12、得的干重a表示叶片初始质量B. a-b的干重差为圆片叶肉细胞1h内的呼吸速率C. c-b的干重差为圆片叶肉细胞1h内的净光合速率D. c-a的干重差为圆片叶肉细胞1h内的净光合速率【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对甲组进行烘干处理,该组叶片既不进行呼吸作用,也不进行光合作用,a可表示叶圆片的初始质量。乙组在黑暗条件下只进行呼吸作用,丙组给予适宜的光照,叶圆片同时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详解】A、甲组立即烘干处理并测得圆片干重为a,干重a表示叶片初始质量,A正确;B、乙组在黑暗条件下只进行呼吸作用,a-b的干重差为圆片叶肉细胞1h内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可表示圆片叶肉细胞1h内的呼吸

13、速率,B正确;C、因为丙组给予适宜的光照,叶圆片同时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所以c-a代表了1h内该圆片的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c-a)呼吸速率(a-b),即c-b的干重差表示圆片叶肉细胞1h内的真正光合速率,C错误;D、根据C项分析,因为丙组给予适宜的光照,叶圆片同时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所以c-a代表了1h内该圆片的净光合速率, D正确。故选C。9.将边长为 1cm、2cm 和 3cm 的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浸入 01%的 NaOH 溶液中,10 分钟后取出琼脂块,用 吸水纸吸干表面溶液,切开后测量紫红色层的厚度,计算出紫红色部分的体积占整个琼脂块体积的比值 分别是 a、b、c

14、,下列对 a、b、c 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a=b=cB. abcC. abcD. 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的表面积与细胞体积之比,叫做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的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则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新陈代谢越旺盛。细胞的相对表面积是制约细胞体积大小的因素之一。【详解】相同时间条件下,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深度是一样的,因此细胞的体积越小,紫红色部分的体积占整个琼脂块体积的比值越大,因此abc,B正确。故选B。10.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装片的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 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特点判

15、断细胞所处分裂时期C. 能观察到某些细胞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逐渐移向两极D. 视野中大多数细胞无法观察到染色体,仅少数细胞能观察到【答案】C【解析】【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步骤:解离(目的是使细胞分离)漂洗(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染色(用龙胆紫等碱性染料)制片观察(遵循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的原则),据此答题。【详解】A、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最后再用显微镜观察,A正确;B、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特点判断细胞所处分裂时期,B正确;C、在解离过程中细胞已死亡,所以无法观察到着丝点的分裂过程及染色单体

16、的移动,C错误;D、在整个细胞分裂周期中,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所处的时间较长而分裂期较短,并且染色体出现在细胞分裂期,所以视野中大多数细胞无法观察到染色体,仅少数细胞能观察到,D正确。故选C。11.如图为有关细胞增殖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人的红细胞以此种方式增殖B. 过程使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C. 进行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同时,核DNA数目也加倍D. 过程大约占细胞周期的5%,主要完成染色体的复制【答案】B【解析】【分析】真核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有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其中只有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

17、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析题图可知,是无丝分裂,是有丝分裂,是有丝分裂间期。【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是无丝分裂,该过程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蛙的红细胞以此种方式增殖,A错误;B、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的意义是保证了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和连续性,B正确;C、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加倍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加倍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后期,C错误;D、是有丝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远远比分裂期要长,细胞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D错误。故选B。12.如图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可做出的判断是( )A

18、. 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B. 图中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此时共有6条染色体C. 图中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目也加倍D. 图中,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细胞板上,此时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图示为同一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分析题图:其中细胞中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且核膜和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处于前期;细胞出现细胞板,处于末期;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处于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中期,据此答题。【详解】A、是前期,是末期,是后期,是中期,先后顺序排列应为,A正确;B、由图可知,此为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期图像,植物细胞分裂

19、前期由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错误;C、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消失,C错误;D、图为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板是末期才形成的,D错误;故选A。【点睛】解题关键是根据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分析题图各细胞所处时期,注意区分细胞板和赤道板。13.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在细胞核重编程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细胞核重编程是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以发育成各种类型细胞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核重编程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B. 该项研究说明细胞分化在特定状态下是可逆的C. 该项研究证明了动物细胞

20、具有全能性D. 干细胞是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类似于脱分化过程,干细胞可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细胞,为器官移植提供了供体,由于供体来自自身细胞,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详解】A、“细胞核重编程”即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脱分化,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密切相关,A正确;B、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而题干中能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诱导回干细胞的状态,所以该项研究说明细胞分化

21、在特定状态下是可逆的,B正确;C、细胞全能性的体现必须是由细胞发育成完整个体才能体现,而由细胞发育成组织或器官不能体现全能性,C错误;D、干细胞能够分裂和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细胞,通过该技术获得的器官可进行自体移植,没有免疫排斥反应,D正确。故选C。14.人体细胞内的Lon蛋白酶能分解损坏的蛋白质,保护并维持线粒体的功能,但是随着细胞的衰老,Lon蛋白酶的含量下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衰老的细胞水分减少导致细胞核的体积缩小B. 衰老的细胞内线粒体的功能下降,消耗的氧气增多C. 衰老的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多种酶的活性降低D. 静脉注射Lon蛋白酶能增强细胞分解损坏的蛋白质的能力,延缓

22、细胞衰老【答案】C【解析】【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衰老的细胞细胞核体积增大,A错误;B、衰老的细胞内线粒体的功能下降,消耗的氧气减少,B错误;C、衰老的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多种酶的活性降低,C正确;D、Lon蛋白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静脉注射Lon蛋白酶属于生物大分子,不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C。1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凋亡和癌变的相

23、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使细胞趋于专门化,从而提高各种细胞生理功能的效率B.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对于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都起着积极的作用C. 细胞的染色体上的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就会发生癌变D. 癌细胞是不受机体控制的细胞,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进行无限增殖【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3、癌细

24、胞的主要特征:失去接触抑制,能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详解】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的表达,细胞分化使细胞趋于专门化,从而提高各种细胞生理功能的效率,A正确;B、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对于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都起着积极的作用,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不同。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对于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不利,B错误;C、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C错误;D、为了维

25、持细胞的正常代谢过程,细胞需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同样癌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无限增殖,D错误。故选A。16.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甲、乙小桶可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球代表雌、雄配子B. 从小桶中抓取小球的过程模拟了成对遗传因子分离的过程C. 甲、乙小桶中的小球数量相等且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之比均为11D. 每次抓取的彩球一定要放回原桶中【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

26、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详解】A 、甲、乙小桶可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雌、雄配子,A正确;B、从小桶中抓取小球的过程模拟了成对的遗传因子的分离过程,B正确;C、甲、乙小桶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之比均为11,但是两小桶中小球总数不一定要相等,C错误;D、每次抓取的彩球一定要放回原桶中,以

27、保证小球被再次抓取的概率均等,D正确。故选C。17.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 下列四个实验。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 31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 1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A. 或B. 或C. 或D. 或【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但未确定显隐性,若要判断全缘叶植株甲为杂合子,即要判断全缘叶为显性性状,羽裂叶为隐性性状。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

28、性的方法: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详解】让全缘叶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植株甲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正确;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说明双亲可能都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或者是双亲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其中之一为杂合子,另一个为显性纯合子,因此不能判断植株甲为杂合子,错误;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说明植株甲与另一全缘叶植株均为

29、杂合子,正确。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但谁是杂合子、谁是纯合子无法判断,错误;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以及常见分离比的应用,测交不能用来判断显隐性,但能检验待测个体的基因组成,因此可用测交法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8.人类的秃顶遗传表现型如表所示。一对夫妇中,妻子非秃顶,妻子的母亲秃顶;丈夫秃顶,丈夫的父亲非秃顶。则这对夫妇所生的一个女孩秃顶的概率和秃顶男孩的概率分别为( )BBBbbb男非秃顶秃顶秃顶女非秃顶非秃顶秃顶A. 1/4、3/8B. 1/4、3

30、/4C. 1/8、3/8D. 1/8、3/8【答案】A【解析】【分析】人类的秃顶受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 、b控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根据表格可知,基因型为BB的个体表现为非秃顶,基因型bb的个体表现为秃顶,基因型为Bb的男性表现秃顶,女性表现为非秃顶。【详解】该夫妇,妻子非秃顶,妻子的母亲秃顶(bb),所以妻子基因型为Bb;丈夫秃顶,丈夫的父亲非秃顶(BB),所以丈夫的基因型为Bb,所以所生女孩秃顶的概率为bb;秃顶男孩的概率为:,A正确。故选A。19.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籽粒及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褐色,而糯性籽粒及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碳

31、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不能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A. 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褐色B. 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C. 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褐色,1/4呈红褐色D. F1测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伴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配子中只存在等位基因中的其中一个.杂合子的测交和杂合子的配子种类能够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实质【详解】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

32、呈蓝褐色,后代表现型只有一种无法证明,A符合题意;B、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说明F1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所以能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B不符合题意;C、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褐色,1/4呈红褐色,说明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能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C不符合题意;D、F1测交所结出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能验证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D不符合题意。故选A。20.果蝇的灰身(由基因B控制)对黑身(由基因b控制)为显性,现让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F1,F1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中所有的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

33、蝇自由交配,产生F3,则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A. 3:1B. 8:1C. 5:1D. 9:1【答案】B【解析】【分析】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纯种灰身果蝇(BB)与黑身果蝇(bb)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Bb,F1再自交产生F2,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详解】根据分析可知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去除F2中所有黑身果蝇,则剩余果蝇中,BB占1/3、Bb占2/3,则B的基因频率为2/3、b的基因频率为1/3。让F2灰身果蝇自由交配,F3中BB所占的比例为2/32/3=4/9、Bb占22/31/3=4/9、bb占1/31

34、/3=1/9,所以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8:1。故选B。21.如图为某生物细胞中2对同源染色体上4对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范围:适用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并且非等位基因均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此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出现基因的自由组合。【详解】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CD、都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CD错误。故选A。22.基因型为A

35、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等位基因(A对a为完全显性,B对b为完全显性)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后代中( )A. 表现型有2种,且比例为1:1;基因型有4种B. 表现型有2种,且比例为3:1;基因型有2种C. 表现型有4种,且比例为2:1:2:1;基因型有6种D. 表现型有4种,且比例为1:1:1:1;基因型有4种【答案】D【解析】【分析】解答本题最简单的方法是拆分法,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详解】根据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可以将基因型的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拆分成Aa与aa

36、杂交、bb与Bb染交进行分析,其中Aa与aa杂交,后代有两种基因型Aa与aa,比例为1:1,则两种表现型比例也为1:1;bb与Bb杂交,后代有两种基因型Bb和bb,比例为1:1,则表现型有两种,比例为1:1。因此基因型的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则后代中表现型有22=4种,比例为(1:1)(1:1)=1:1:1:1,基因型有22=4种,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3.已知玉米中的两对基固(T、t,S、s)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TTSS:TTss:TtSS:Ttss:TTSs:TtSs=1:1:1:1:2:2,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A. TtSs

37、TTSsB. TtSsTtSsC. TTSSTTSsD. TtSSTtSs【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采用逐对分析法,即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子代中只有TT和Tt且比例为1:1,说明亲本应该是TT和Tt,子代中有SS,Ss和ss,且比例为1:2:1,故亲本是Ss和Ss,故亲本应是TtSs和TTSs。【详解】根据数据分析,子代TT:Tt=1:1,因此亲代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为TTTt,子代SS:Ss:ss=1:2:1,因此亲代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为SsSs,因此亲代基因型是TtSsTTSs。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

38、题的关键是采用逐对分析法。24.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1自交,F2中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所占比例为A. ddRR,1/8B. ddRr,1/16C. ddRR,1/16;ddRr,1/8D. DDrr,1/16;DdRR,1/8【答案】C【解析】【分析】已知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

39、伏)杂交,则F1为双杂合子DdRr,再根据自由组合定律推算出F2的情况。【详解】由题意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ddrr)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DDRR)杂交,则F1为双杂合子DdRr,让F1子代自交,其后代产生性状分离比例为高秆抗稻瘟病(D-R-):高秆易感稻瘟病(D-rr):矮秆抗稻瘟病(ddR-):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9:3:3:1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的个体占得比例为 3(9+3+3+1)=3/16,在这之中基因型为ddRR与ddRr的个体的表现型都是既抗病又抗倒伏,他们在后代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41/4=1/16,1/41/2=1/8。故选C。25.豌豆高茎(D)对

40、矮茎(d)为显性,现有一批基因型为DD与Dd的高茎豌豆,两者的数量比为1:1,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高茎与矮茎豌豆的数量比为 ( )A. 7:1B. 3:1C. 15:1D. 5:1【答案】A【解析】【分析】豌豆有高茎和矮茎之分,受D和d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又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所以DD的个体后代都是DD,Dd的个体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详解】基因型为DD与Dd的高茎豌豆,两者的数量比为1:1,自然状态下,豌豆是自花授粉,只有Dd的后代出现dd。因为DdDd1/4DD:1/2Dd:1/4dd,所以后代矮茎豌豆dd的概率=1/21/4=1/8;则后代高茎豌豆所占的概率为1

41、-1/8=7/8。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高茎与矮茎豌豆的数量比为7:1,A正确。故选A。26.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2N)在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a)、染色单体(b)、核DNA(c)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正常情况下,此时细胞内不可能发生()A. 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B. 存在于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NC. 同源染色体联会,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D.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和DNA的含量变化:【详解】A、从题图中可看出,该细胞的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中期,减数

42、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即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A正确;B、若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为2N,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无染色单体,染色体(a)、染色单体(b)、核DNA(c)不可能呈1:2:2的比例,B错误;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此时可能出现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C正确;D、如果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在有丝分裂的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D正确。故选B。【点睛】结合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和DNA的数目变化分析题图是关键。27.图1所示

43、为某高等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是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CD段含有核DNA分子12个B. 图2细胞对应时期为图1的AB段C. FG段可发生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 DE段和GH段的变化都是细胞一分为二的结果【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减分裂、减分裂不同分裂时期细胞的特点:分裂时期有丝分裂减分裂减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无联会,不形成四分体,有染色单体,染色体随机分布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有染色单体,四分体随机分布无同源染色体,无联会,不形成四分体,有染色单体,染色体随机分布中期有同源染色体,有染色

44、单体,染色体在赤道板上排成一行有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在赤道板处排成两行无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在赤道板上排成一行后期有同源染色体(看一极),无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有同源染色体(二极间),有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无同源染色体,无染色单体,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末期有同源染色体(看一极),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均分两极,在每极随机分布有同源染色体(二极间),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均分两极,每极随机分布无同源染色体,无染色单体,染色体均分两极,在每极随机分布【详解】A、图2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为减后期图,由此可知该动物体细胞正常染色体数目为6条,图1纵

45、坐标是同源染色体对数,AF表示的是有丝分裂,CD是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数染色体数12(个),A正确;B、图2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为减后期图,对应时期为图1的HI段,B错误;C、FG段表示减,可发生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正确;D、DE段和GH段的变化都是细胞一分为二的结果,D正确。故选B。【点睛】结合有丝分裂、减分裂、减分裂不同分裂时期细胞的特点及物质变化分析题图和选项是关键。28. 下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 甲图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C. 乙图中A时期染

46、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D. 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图中的AB段完成DNA的复制,可有丝分裂间期或者减数分裂间期;CD段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图中A时期已完成染色体的复制,则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乙图中的CD段代表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其中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详解】A、甲图既可表示有丝分裂,也可表示减数分裂,CD段发生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时间是有丝分裂后期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A

47、错误;B、图甲中的AB段表示DNA复制,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也可能是产生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故B错误;C、在图乙A时期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比例为1:2:2,故C正确;D、在图乙中,CD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其中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离,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同,故D错误。故选C。29.图表示人类精子产生过程中染色体的部分行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各行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 图中的交叉现象在精子产生过程中常有发生C. 图所示行为发生的同时,非同源染

48、色体自由组合D. 发生图所示行为的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为同源染色体配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染色体片段,导致交叉现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染色体的着丝点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染色体的着丝点粒和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相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发生丝点粒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据图分析,图为同源染色体配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染色体片段,导致交叉现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染色体的着丝点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染色体的着丝点粒和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

49、相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发生丝点粒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图中各行为出现的先后顺序应为,A正确;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常发生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正确;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正确;D、图有丝点粒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D错误。故选D。【点睛】减数分裂开始前叫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为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完成为精细胞,变形后叫精子。30.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处于

50、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如下(部分染色体,无突变发生)。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甲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交叉互换会使产生精子的种类增加B. 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C. 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 丁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细胞两极距离变大,核膜凹陷形成环沟【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甲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复制的中心体向两极移动形成纺锤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乙细胞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移

51、到细胞的两极,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详解】A、甲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会使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增加精子的种类,A正确;B、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联会的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B正确;C、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正确;D、丁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细胞两极距离变大,细胞膜凹陷形成环沟,D错误。故选D。31.美国科学家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推论基因就在染色体上。下列哪项叙述不能显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A. 在杂交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都能保持完整性和独

52、立性B. 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成对存在,而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C. 成对的基因和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D.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有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答案】D【解析】在杂交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都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成对存在,而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成对的基因和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这些现象都表明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发生自由组合,D项错误,选D。32.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一个AAXbY的精细胞,则另外三个精

53、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A. XbY、a、aB. aa、Xb、YC. AAXbY、a、aD. aY、aY、Xb【答案】A【解析】【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即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两种基因型。【详解】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一个AAXbY的精细胞,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XY未分离,产生了基因组成为AAXbXbYY和aa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aa的次级

54、精母细胞中由于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产生2 个基因型为a精细胞,而基因组成为AAXbXbYY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AA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进入同一个子细胞,产生了基因型为AAXbY和XbY的两个精细胞。故答案选A。【点睛】解题关键是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征,特别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能结合题干所给精原细胞和异常精子的基因型,推测减数分裂中的异常,分析出其他三种精子的基因型。33.猫的黑毛基因B和黄毛基因b在X染色体上,杂合子个体表现为虎斑色。有一雌猫生下4只小猫,分别为黑毛雄猫、黄毛雄猫、黑毛雌猫和虎

55、斑雌猫。其亲本组合应是A. 黑毛雄猫黄毛雌猫B. 黑毛雄猫虎斑雌猫C. 黄毛雄猫黑毛雌猫D. 黄毛雄猫虎斑雌猫【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意信息分析:猫的黑毛基因 B 和黄毛基因 b 在 X 染色体上, 则黑毛的基因型是XBXB 、XBY、黄毛的基因型是 XbXb、XbY 虎斑色毛的基因型为 XBXb。【详解】A、黑毛雄猫(XBY)黄毛雌猫(XbXb)XBXb(虎斑色雌猫)、XbY(黄色雄猫),与题干不符,A错误;B、黑毛雄猫(XBY)虎斑雌猫(XBXb)XBXB(黑色雌猫)、XBXb(虎斑色雌猫)、XBY(黑色雄猫),XbY(黄色雄猫),与题干相符,B正确;C、黄毛雄猫(XbY)黑毛雌猫(

56、XBXB)XBXb(虎斑色雌猫)、XBY(黑色雄猫),与题干不符,C错误;D、黄毛雄猫(XbY)虎斑雌猫(XBXb)XBXb(虎斑色雌猫)、XbXb(黄色雌猫)、XBY(黑色雄猫),XbY(黄色雄猫),与题干不符,D错误;故选B。【点睛】解题关键是提取题干信息,分析各表现型个体的相应基因型,由于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杂合子XBXb虎斑色个体只能为雌性。34.已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现用纯种雌性芦花鸡(ZBW)与纯种雄性非芦花鸡(ZbZb)交配,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 F1中的芦花均为雄性,非芦花均为雌性B. 雄性个体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Z,雌性个体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只

57、有WC. 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F2雄性个体中芦花:非芦花=1:1D. 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F2雌性个体中芦花:非芦花=1:1【答案】B【解析】【分析】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雌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详解】A、纯种雌性芦花鸡(ZBW)与纯种雄性非芦花鸡(ZbZb)交配,F1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ZBZb(雄性芦花鸡)和ZbW(雌性非芦花鸡),所以 F1中的芦花均为雄性,非芦花均为雌性,A正确;B、雄性个体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只有Z,雌性个体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有Z或W,B错误;C、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即ZBZb(雄性芦花鸡)和ZbW(雌性非

58、芦花鸡)杂交,F2雄性个体基因型及表现型为ZBZb(芦花):ZbZb(非芦花)=1:1,C正确;D、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即ZBZb(雄性芦花鸡)和ZbW(雌性非芦花鸡)杂交,F2雌性个体基因型及表现型为ZBW(芦花):ZbW(非芦花)=1:1,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性别决定的相关知识,本题的易错点在于考生容易与XY型性别决定相混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ZW型性别决定中,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异型性染色体ZW,而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同型的性染色体ZZ,这是与XY型性别决定相反的。35.下图是四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肯定不属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是( )A. 甲B. 乙C.

59、 丙D. 丁【答案】A【解析】【分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隔代遗传,交叉遗传,以及男患者多于女患者。表现为女患者的父亲和所有的儿子都是患者。【详解】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隔代遗传,交叉遗传,以及男患者多于女患者。表现为女患者的父亲和所有的儿子都是患者,其中甲图二代女患者的父亲是正常人,不符合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36.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2号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病的女患者数量多于乙病的女患者数量B. 甲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是1/4C. 4号与1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D

60、. 若5号性染色体为XXY则是2号生殖细胞异常所致【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3号患乙病,1号和2号正常,所以可确定: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2号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且5号患甲病,则可确定: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详解】A、由分析可知,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发病率基因相等,A错误;B、设甲病相关性状基因为B/b,乙病相关性状基因为A/a,由题图和分析可推断1号的基因型为AaXBXb,2号的基因型为AaXBY,因此,甲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是,B错误;C、设甲病相关性状基因为B/b,乙病相关性状基因为A/a,由题图和分析可推断1号的基因型为Aa

61、XBXb,2号的基因型为AaXBY,4号相关基因型为:A_XBX,与1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C正确;D、因2号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甲病可判断为伴X隐性遗传,由于5号患甲病而2号正常,因此,若5号性染色体为XXY则是1号生殖细胞异常所致,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37.I.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可以使用_(填试剂名称)将图中的A从绿叶中提取出来。叶绿素主要吸收_光。(2)图中B、C、D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II.为了研究某种树木树冠上下层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1.选取来自树冠不同层的A、B两种叶片,分别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甲所示。2

62、.选取来自树冠同一层的树叶在4月和9月分别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乙所示。据图回答问题:(3)从图甲可知,A叶片是树冠_(填“上层”或“下层”)的叶片,判断依据是_。(4)图乙中,光照强度小于a时,限制上层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判断依据是_。(5)光照强度为a时,4月上层叶片单位时间内固定的太阳能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9月。【答案】 (1). 无水乙醇(或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无水碳酸钠) (2). 红光和蓝紫光 (3). O2 (4). ATP (5). C3 (6). 下层 (7). 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低于B叶片 (8). 光照强度 (9)

63、. 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净光合速率增大 (10). 大于【解析】【分析】1、分析图示,A表示光合色素,B表示氧气,C表示ATP,D表示C3,E表示光反应阶段,F表示暗反应阶段。2、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据此分析解答。【详解】I、(1)图中的A表示光合色素,可以用无水乙醇从绿叶中提取出来。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2)据上分析可知,图中B表示氧气,C表示A

64、TP,D表示C3。II、(3)从图甲可知,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低于B叶片,故可判断A叶片是树冠下层的叶片。(4)图乙中,光照强度小于a时,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净光合速率增大,即限制上层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5)据图乙可知,光照强度为a时,4月份与9月份净光合速率相等,但4月份呼吸作用强度大于9月份,故4月上层叶片单位时间内固定的太阳能大于9月。【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38.下图为人体细胞生长、分裂、分化、衰老和凋

65、亡过程示意图,图中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d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的过程代表细胞的生长,但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主要原因是,一方面_限制了细胞的长大;另一方面,核质比也会限制细胞的长大。若为受精卵,其全能性_(最高/较高/最低)。(2)在ad中,染色体染色质结构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_中。(3)c表示是_过程,其根本原因是_。(4)若细胞发生癌变,往往容易扩散转移,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上的_减少所致。(5)细胞发生癌变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有密切关系。其中原癌基因的作用是_。抑癌基因的作用是_。【答案】 (1).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2). 最高 (3). b (4).

66、 细胞分化(或分化) (5).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 (6). 糖蛋白 (7). 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8). 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a表示细胞体积的增加,b表示细胞增殖,c表示细胞分化,d表示细胞衰老和凋亡。2、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3、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突变,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癌变。【详解】(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主要原因有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其次细胞核控制能力有限,核质比也会限制细胞的长大。

67、受精卵未发生分化,其全能性最高。(2)染色体染色质结构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b细胞增殖过程中。(3)c表示细胞分化,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若细胞发生癌变,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容易扩散转移。(5)原癌基因的作用是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的作用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生长、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39.图甲表示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图乙是某同学绘制的相关的坐标曲线图。(1)若该动物是雄性,则在图甲中,一定不属于该动物的细胞是_。其他细胞中,一定属于有丝分裂分裂期的是_。(2)

68、减数分裂过程中,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_之间,对应图乙中的时间段是_。(3)图乙中会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是时间段是_,图中的HI段发生了核DNA增倍的现象,其原因是_。【答案】 (1). (2). (3). 非姐妹染色单体 (4). CD (5). EF和KL (6). 该时间发生了受精作用【解析】【分析】分析甲图:为雌性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可能为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前的间期或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末期;为雄性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有丝分裂中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分析乙图:图乙中A-H表示减数分裂,HI表示受精作用,IM表示有丝分裂。【详解】(

69、1)图甲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属于雌性动物;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图甲中一定处于有丝分裂分裂期的为(有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中期)。(2)减数分裂过程中,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对应图乙中CD段。(3)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时间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中的EF和KL段;图中的HI段表示受精作用,精卵细胞结合,故该段发生了核DNA增倍的现象。【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

70、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40.某种植物在自然状态下既可自花传粉,也可异花受粉,并且每株能产生几百粒种子,其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紫花色素的形成。现将纯合紫花植株与纯合红花植株杂交,F1全开紫花。F1自交,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_定律。(2)亲本紫花植株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3)请设计一次交配实验鉴定该植物种群中红花植株(X)关于花色的基因型(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实验思路:_;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答

71、案】 (1). 自由组合 (2). AAbb、aaBB (3). 6 (4). 方案一:实验思路:让红花植株(X)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花色。方案二:实验思路:让红花植株(X)与白花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花色。 (5). 方案一: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全为红花植株,则红花植株(X)的基因型为aaBB;若子代中红花:白花=3:1(或子代中既有红花又有白花),则红花植株(X)的基因型为aaBb。方案二: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全为红花植株,则红花植株(X)的基因型为aaBB; 若子代中红花:白花=1:1(或子代中既有红花又有白花),则红花植株(X)的基因型为aaBb。【解析】【分析】根据

72、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可知,紫花的基因型为A-,红花的基因型为aaB-,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详解】(1)根据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符合9:3:3:1的变形,说明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子二代的分离比12:3:1即为9:3:3:1的变式可知,子一代的基因型均为AaBb,亲本均为纯合子,红花亲本为aaBB,故紫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6种,即AABB、AABb、AaBB、AaBb、AAbb、Aabb。(3)若通过一次交配实验鉴定该植物种群中红花植株(X)关于花色的基因型,红花植株的基

73、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可采取以下方案,方案一:让红花植株(X)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若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自交后代全为红花植株;若其基因型为aaBb,则自交子代中红花:白花=3:1。方案二:由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可以让其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后代全为红花植株;若其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子代中红花:白花=1:1。【点睛】本题的入手点在于子二代中的分离比,需要考生根据其为9:3:3:1的变式,来推出亲本及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然后再进行相关的计算。41.如图是人类某一家族

74、遗传病甲和乙的遗传系谱图。甲病受A,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乙病受B,b这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甲、乙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不考虑XY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遗传病;控制乙病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2)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7_;9_。(3)8与10结婚,生育子女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既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的概率是_。【答案】 (1). 常染色体隐性 (2). X (3). AAXBY或AaXBY (4). aaXBXB或aaXBXb (5). 5/12 (6). 1/2【解析】【分析】分析遗传图谱:3和4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男病,

75、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5和II6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已知甲、乙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8患甲病,II4为甲病和乙病携带者,其基因型AaXBXb;II3为甲病携带者,基因型为AaXBY,7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9患甲病,不患乙病,其母亲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故其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3)8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XBXb(1/2)、aaXBXB(1/2);10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XbY(1/3)、AaXbY(2/3),只考虑甲病遗传,8与10结婚子女中患病概率为2/31/2=1/3,正常概率为2/3;只考虑乙病遗传,8与10结婚子女中患病概率为1/21/2=1/4,正常概率为3/4;只患一种病的几率计算式为1/33/4+2/31/4=5/12,既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的几率是2/33/4=1/2。【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特点及实例,能根据系谱图及题干信息准确判断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