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狂澜(ln)分娩(wn)虐待(yu)咄咄逼人(du)B.慑服(ni)屈膝(x)拯救(zhn)乱髭倒竖(c)C.游说(shu)殷红(yn)高亢(kn)崩裂(bn)D.乘隙(x)璀璨(chn)倜傥(tn)痛斥奸佞(nn)【解析】选C。A项,“娩”应读min,“虐”应读n;B项,“慑”应读sh,“髭”应读z;D项,“璨”应读cn。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擎天玉柱泰然入座理屈词拙锋芒毕露B.刀光箭影指高气扬蜚生世界暗然失色C.低头鼠窜先发治人孤注一掷撼人心魄D.黄钟大吕脑羞成怒摧枯拉朽笔走龙蛇【解析】选A。B项,箭剑,指趾,生声,暗黯
2、;C项,治制;D项,脑恼。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留梦炎一见文天祥,就迫不及待地_他的不倒翁哲学。(2)相关人士分析认为,2010年生活小家电销售量的增长,_出市民追求精致生活的步伐逐步加快。(3)强风吹开了牢门,散乱了他的头发,鼓荡起他的衣衫,将案上的诗稿吹得满屋飘飞,他兀自目运神光,浑然不觉。天地间的正气、先贤们的正气仿佛已经流转_到了他的四肢百骸、关关节节!A.推行折射贯注B.推销反射贯注C.推销折射灌注D.推行反射灌注【解析】选C。推销:推荐销售。推行:普遍实行;推广(经验、办法等),如:推行新方案、推行生产责任制。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销售,后者侧
3、重实行。(1)句语意为说服文天祥,使用“推销”的比喻义“兜售”。折射:光、波等再次传递现象,也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实质表现出来。反射:指光、波等回射现象,也指肌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的反应,如:条件反射。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发生转弯现象。(2)句据语意应为“折射”。灌注:浇进,注入,多用于具体事物。贯注:精神精力集中或语意语气连贯,用于比较抽象的事物。(3)句强调“正气”的实感,故用“灌注”。4.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泰国当局与红衫军谁将是最后的赢家?我们将拭目以待。B.室内,天祥前额也可见汗淋如雨。然而,他顾不得擦拭,只是一个劲地笔走龙蛇。C.(孛罗)随后又搜索枯肠,多方诘难
4、,企图从根本上摧毁文天祥的自尊,以便乘隙诱归。D.林某因为有急事,一时又找不到驾驶员,就孤注一掷上路了,没想到才开出没多远,就被交警逮到了。【解析】选C。“搜索枯肠”应改为“挖空心思”。搜索枯肠:形容竭力思索(多指写诗文)。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怦然令我心跳的”到“留取丹心照汗青!”两段,完成58题。5.“怦然令我心跳的,是他已活了760岁”,怎样理解这句话?答:_答案:这句话不是说文天祥寿命长,而是说文天祥的精神永存,永远激励、影响一代代的后人。6.为什么他的“永生”会成为“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的“擎天玉柱”?答:_答案:因为文天祥的英勇就义,体现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正是这种精神,
5、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奋不顾身、前仆后继,成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7.为什么说“真正配得上他760岁生命的,则首推他在零丁洋上的浩歌”?答:_答案:因为过零丁洋一诗是文天祥一生斗争生活的总结,真实地反映了他辛苦而又孤独的处境和他对人生价值的认识,表达了他高洁的志向和誓死报国的决心。这首诗和他的品格一样,能千古流传。8.文段突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引用。为表现文天祥的赤胆忠心,引用他的过零丁洋全诗以及其他的诗句,这些诗句镶嵌文中,使得文章语言整散结合,气韵生动,富有气势。9.文章的第一、二段充分渲染了郑成功的“不幸”与“生不逢时”,这样的写法有什么作
6、用?答:_【解析】从题意看,命题侧重于对文章内容和结构进行分析,所以,解题就从这两方面整合相关信息。答案:内容上,展现郑成功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突出他的智勇忠义;结构上,为下文写郑成功的“超越”(收复台湾)作铺垫。10.第五段中说:“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经替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试简析这句话的含意。答:_【解析】这句话是对郑成功收复台湾在历史上的贡献进行肯定表述,歌颂了郑成功智勇忠义的民族精神。答案:山河铭记着他为保持国土完整(收复台湾)所作的贡献,历史弘扬着他智勇忠义的民族精神。11.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悲壮的超越”的理解。答:_【解析】抓住题
7、目中“悲壮”和“超越”两个词,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阐发。答案:具体含义:郑成功在山河沦于敌手、形势对义军极为不利的情形下,战略转移,跨海东征,收复了被荷兰人强占的台湾。象征意义:郑成功以悲壮的战略转移超越了单一民族的狭隘视野,在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上,留下了永久的造型。12.请从写法或语言的角度,谈谈第四段的特点。答:_【解析】在写法上,这一段明显的方法是景物描写,在语言上,显著的特征是,句子长短错落,具有气势;文言白话融合、庄重典雅。如“俄而”“冥冥之中”,还用了典故,使文章具有传奇色彩,富有意蕴。答案: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1)第四段在写法上是景物描写,既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跨海东征”,收复台
8、湾,又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人物当时的心情。(2)语言上文言白话融合,庄重典雅;句子长短错落有致,具有一种气势美。四、语言表达13.阅读文天祥千秋祭,读到下面一段文字时,华文新同学不禁为卞毓方的文采喝彩,更为文天祥的傲骨所折服,一时心潮激荡,想起自己所处的时代仍需要这样的精神,于是决定再续写两句以表达自己的心声。如果让你也来试试,你会怎么写呢?这一次,便是借文天祥之口诵吟正气歌。歌之临空,则化为虹霓;歌之坠地,则凝作金石。五岳千山因了这支歌,而更增其高;北斗七星因了这支歌,而益显其明;前朝仁人因了这支歌,而大放光彩;后代志士因了这支歌,而脊梁更挺。_因了这支歌,而_;_因了这支歌,而_。【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要审清题干,“想起自己所处的时代仍需要这样的精神”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方向,例文提供了仿写的句式特点和修辞。参考答案:今朝我辈竞逐风流他日来者继往开来14.欣赏下面一幅漫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它的内容。(不超过60字)答:_【解析】要注意题干中的“生动形象”和“内容”,应说明漫画中有什么,怎么样。答案:地球上失去了河流的影迹,土地干裂,树木枯槁,只剩下一株弱小的幼苗,一只小鸟悲伤地哭泣着,将它的泪水洒在幼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