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对联鉴赏.ppt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8598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对联鉴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对联鉴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对联鉴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对联鉴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对联鉴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对联鉴赏.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对联鉴赏.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对联鉴赏.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对联鉴赏.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对联鉴赏.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对联鉴赏.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对联鉴赏.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对联鉴赏.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对联鉴赏.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对联鉴赏.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对联鉴赏.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对联鉴赏.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对联鉴赏.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对联的起源最早人们在门上贴的并不是对联,而是在桃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这两个门神。每年正月初一,家家户户换上新符,用以镇鬼驱邪,以保来年平安吉祥。到了唐以后,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后来,因为用桃符的人多,而画像又不易,所以就干脆把秦琼、尉迟恭或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写在桃板上,悬挂在大门两旁,这就将桃符上的画变成了文字,也就产生了对联的基因。对联的发展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不断进步,认为写上几个人的名字还不如写上一些押韵上口的喜庆吉利的诗句,这样就出现了第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寿-五代时期后蜀王孟昶作在明太祖的倡导下,对联蓬勃发展发展,

2、出现了一大批如解缙、祝允明、唐寅等对联高手。例如解缙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曾引用)对联经过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已逐步变成了美丽的装饰品、文雅的交际手段和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艺术形式。对联的含义对联就是两两相对,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是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的文学形式应用文。对联是对称的两句话,上句叫上联,也叫“出句;下句叫下联,也叫对白。它是由上下两部分字数,句数完全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同或相近,停顿节奏一致,平仄协调的文字组成的文学样式。对联的特点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3、,不多不少。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对联最突出的特点-对仗对仗又可分为工对、宽对、借对和流水对等1、工对 就是工整的对仗。要求很严,既要词性相对,又要词类相同。所谓词类相对,是指旧时把名词又分为以下十几类。如:天文(日月风云等)时令(年节朝夕等)地理(山水江河等)宫室(楼台门户等)例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例2:晓镜

4、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这两联均为漂亮的工对。2、宽对是针对工对而言的。宽对要求不那么严格,只要词性相同,就可以相对。例1:山外斜阳湖外雪窗前流水枕边书 例2:闭门藏新月开窗放野云3、借对借对的构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借义,一种是借音。因为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作者在联中用的是甲义,同时又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下联构成工对,这就是借义的借对。例如: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寻常的甲义是平常,但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两寻为常,所以又以它的这个乙义,拿来对数目几度,就非常工整。除了借义,有时借它的读音来与下联相对。例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借沧的读音苍表颜色,来与下联表颜色的蓝来相

5、对。4、流水对流水对又称串联。指一联中相对的两句关系不是对立的,且单句意思不完整,合起来才构成一个意思,似流水而下,故称流水对。或者可以这样理解;它的上下两联不是并列关系,而常是因果、条件、假设等主从关系,属偏正关系,内容串联,这就构成了串对。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籽入地,万粒归仓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例题:1、填写明代顾宪成名联的下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2、“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这幅对联是为纪念而题写的。3、西湖边岳坟前有一幅名联,上联为“青山有幸埋忠骨”下联应是。A白铁无辜铸佞臣 B 绿铜无辜铸奸逆C毁誉于今判真伪 D 正邪自古同冰炭4“两表酬

6、三顾,一对足千秋”这幅纪念诸葛亮的对联的大致意思是。5上海豫园明月楼前一幅对联为“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将“楼”、“池”与“云飞过”、“月送来”紧密相连,其艺术特点可概括为:(限30字内)怀人联1、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4、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5、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6、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7、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

7、高。8、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9、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10、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11、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匀留江山别离情1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13、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14、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流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15、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16、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可至南渡。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17、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剌贪剌虐入木三分。18、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其他省市对联题目 例1、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山东等考卷)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_ 祖国江山好_ 第二题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新风 例2、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云南等考卷)第一题春晖盈大地_ 科学能致富_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答案例1 树一代新风大地气象新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例2 生机满乾坤勤劳能发家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