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80672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扶沟高中 2017-2018 学年度上期高三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分享经济,又名共享经济,指的是通过人人参与,借助互联网平台,把各类过剩的消费资源、 尤其是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通过倡导人人分享,实现体验式消费,进而促使成本降低、效率提高, 创造新的生产红利和消费红利。美国著名的 Zipcar 租车公司,就是把各种闲置车辆及其信息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起来,Zipcar 的 会员用车时通过网站或电话搜寻,即可发现距离会员最近的车辆情况和使用价格,然后会员可自主 选择并预约用车,用完之后在约定时间内将车开回原处。再比如,大家熟悉的淘宝网,其实也

2、是成 千上万大中小企业、成千上万用户借助互联网平台,让成千上万的产品和商品价格、产品数量、广 告、厂商、消费者甚至信用等各类信息透明化,通过人人参与,平台分享,公平竞争,大大解决信 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交易效率,同时也扩大消费需求。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应,原因就在于分享经济强调分享式消费和消费式分享,即消费既是一 种消费,也是一种为他人消费提供供给和创造创新的过程;同时,分享经济的背后也提出了一个今 天我们如何更好解决过剩的问题。当今时代,高速工业化和市场化带来的巨大效率提升、生产高速 增长,实际上带来了“全球性过剩”,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大量的资源、产品和服务处在闲置和过 剩状态,因此分享经

3、济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把大量的“闲置”重新配置,加以利用。这显然顺应了绿 色消费、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说,分享经济也意味着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工业化甚至更早时代,经济增 长更加强调生产、强调效率、强调产出率,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办法就是实现分工,通过分工产生 效率,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达到产出最大化的目标。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进一 步发展,人们发现,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在带来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剩;强 调分工促进增长的同时,也由于生产环节细化、甚至全球化分工,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并由此带来了 巨大的市场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了交易效率和经济增长效率

4、。为此,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由此 产生的大数据等,能借助分享平台整合价值链、产业链,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解决过剩 经济时代的供求失衡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参与的大数据分享正在带领人类从分工型经 济走向分享型经济。当然,要让分享经济真正有效地满足人人参与、人人分享,需要每个参与者、分享者提供真实 有效的信息,其背后也是对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诚信体系的考量。在此情况下,政府通过依法干预和 合理监管,确保分享经济建立在诚信有效的基础上,也是分享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权衡分享经济: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商业模式)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分享

5、经济借助互联网平台,倡导人人分享,整合数据信息,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B. 淘宝网使各类信息公开和分享,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公平竞争。C. 分享经济中的消费是一种能提高交易效率,扩大消费需求,为他人消费提供帮助的过程。D. 随着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人类进入到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商业模式分享经济中。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分享经济,文章先明确概念,再从原因、作用、出路上一一阐释。B. 文章以 Zipcar 租车公司和淘宝网为例有效论证了分享经济提高交易效率和不分国界的优点。C. 文章在论证中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手法,彰显分享经济的现实意义。D

6、. 最后一段提到对政府职能的思考,篇幅短却是是对文章主体立论不可或缺的补充。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互联网发展、大数据发展以及对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分享经济正在进行着一场经济运行形态的变革。B. 分工型经济运行方式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由此引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了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了交易效率。C. 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使得工业化时代实现产出最大化和资源配置最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D. 只有市场参与者诚实守信,加上政府部门依法干预、合理监管,才能确保分享经济发展建立在诚信有效的基础之上。【答案】1. C 2. B 3. C【解析】

7、1. 试题分析:A项,缩小范围,原文中“尤其是”数据信息只是部分内容;B项,曲解文意,“大大”表明不是全部,“从而”前后因果颠倒。C项,未然已然混淆,原文是“正在走向分享型经济”2. 试题分析:对论据的使用理解错误。不能有效论证出亦无论证“分享经济不分国界”的观点。3. 试题分析:以偏概全的错误。分工是在工业化甚至更早时代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分工已不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

8、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B项混淆范围。(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除夕雪除夕夜,雪还在下着,对面的山已经成了刚出笼的白面馒头,被蔼蔼的暮色笼罩着。“咔嚓”一声, 一棵枝桠在雪的重压之下,带着雪沫扑簌簌地落了下来。然后就是静寂,无边无际的静寂。一个亮着晕黄的灯光的草屋下,几个孩子倦倦地偎在炭烧火桶边,旁边一只烧煤的炉子,放着 一只铝锅,里面“突突”地冒着热气,孩子们眼巴巴的望着。屋外传来“咯吱咯吱”的响声,老大飞快地拉开木门,门像老牛般哼唧着,光亮随着门的开启逐渐 拉宽,像面镜子躺在雪地里,她喊道:“妈!”母亲挑着两担雪,拖着一地水迹

9、走了进来,老二老三也都一起站到了地上,眼巴巴地看着母亲。 母亲摘下头上的围巾,脸颊冻得通红,说:“以为有最后一班公交,没想到今天三十,中午就没了”母亲一早就出门卖菜了。 拨开筐子里的积雪,母亲扒拉出三棵大白菜,老二失望的眼神垂了下来,老三委屈地瘪嘴,眼圈泛红,老大瞪了他们一眼,就去拎起炉上的锅灌水。 母亲剥去了身上的军大衣,那还是父亲留下的,抻了抻衣袖,看着这三个瘦骨伶仃的儿女,眨眨眼说:“今天过年我们吃元宝吧。” “元宝?”几乎是异口同声,目光也聚光灯般投向了母亲,老三吧嗒着满嘴的口水。 母亲点头,指挥道:“老大,你把这几棵白菜洗洗!” “老二,去把床下的粉丝拿出来!” 老三才五岁,睁着透亮

10、的黑眼珠注视着母亲,母亲说:“你给我准备一瓢水。” 母亲舀了几碗白面在盆里,吩咐道:“加水!”老三两只手颤巍巍地端着水瓢,滴了两滴,“不够!”母亲说。又加了一点,母亲直接从老三手里 夺过水瓢,“哗”的一声,水冲到面里,隐了身,母亲操手搓揉了起来,面团像雪球一般滚大,圆滚滚 的像个白胖子,母亲安慰般拍打着面团。洗净的白菜从热水里捞起,切碎,放到摊开的纱布里拧干,粉丝同样烫软,一起切碎,放在一 个盆子里搅拌,加盐,又一通拌着,白菜也慢慢泛着喜色。母亲把擀面杖直接压在了面团上,横一道竖一道,胖子被压扁,抻长。直到一张大面皮摊在桌 上,又找来一个罐头瓶子,压在面皮上,一个圆形的面皮就出来了。 “饺子!

11、”老二惊呼道,自从父亲去世后,就一直没有包过饺子,父亲擀面皮是掐一小块面剂,擀 面杖搓动两下,一块面皮就飞了出来。不像母亲这样费劲。饺子七零八落地散在桌上,像一群咧嘴的大肚汉。母亲对老二说:“去烧水吧!”老三在一旁不安 分地用手揉揉捏捏,被母亲拍落了,老三噘着嘴,老大在一旁安静地包着饺子。当水汽弥漫着整个屋子,一只只水饺“扑通通”地跳下水,沉到锅底,母亲掂着锅铲说:“你们三 个把对联贴上!”等三个孩子回到了屋里,三碗热气腾腾的水饺就端到了桌上。母亲颇为神秘地说:“这里面有惊 喜,你们谁吃到了,谁明年就有好运哟!”老二咬了一口,惊叫道:“我吃到了!”就吐出一枚硬币,摊开手掌,熠熠生辉。 老三有些

12、着急,吞了几口溜光水滑的饺子,停了下来,翻着白眼看着老二,母亲吃了一个饺子,鼓励说:“三子,吃啊!” 老三眉头锁住,又解开,叫道:“我也吃到了!”从嘴里就吐出了硬币,在手里扬了扬,那样子比吃了开心果还兴奋。 老大看着母亲,说:“我吃撑了!”就把碗里两个饺子拨到了母亲的碗里,赶紧把碗抽走。母亲牙齿“咯噔”了一声,蹙眉,老三叫道:“妈也吃到了!” 老二拍着巴掌说:“大姐,就你没有吃到了!” 老大鼓起嘴咽着一口,瞪大眼说:“不好,我吞到肚子里了!” 欢乐的笑声爆起,冲破除夕夜白雪皑皑的屋顶张扬开来。母亲转头望向墙上丈夫的照片,嘴咧开,眼圈却已经红了(摘编自小小说月刊2016 年 12 期)4. 下列

13、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主要运用形象的比喻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描绘除夕夜的雪景,突出了过年的热闹和草屋 环境的寂静,同时也为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B. 第三段划线句子属于细节描写,既生动地展现了那开门后光线由窄到宽的变化过程,同时“门 像老牛般哼唧着”,也暗示了这个家庭生活的窘迫。C. 小说通过穿“父亲”留下的军大衣、“父亲”去世后没包过饺子、墙上挂“父亲”的照片等细节,暗 示了“父亲”去世给这个家庭造成的穷困和不幸。D. 小说中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塑造了孩子们的形象。老三天真烂漫,老二鲁莽性 急,老大贴心懂事,个性鲜活,真切生动。5. 母亲有着怎样

14、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请简要分析结尾段的作用。【答案】4. B 5. 坚强乐观。丈夫去世以后,母亲带着三个孩子生活,支撑起整个家庭,在除夕夜给孩子 们包饺子吃,营造欢乐的氛围。吃苦耐劳。到年三十了,她还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卖菜,没赶上公交车,徒步回家,直到除夕夜才回来。聪慧能干。她让孩子们一起动手,包饺子,贴对联,感受过年的氛围,让孩子们都吃到硬币,预示着他们能有好运,使他们感到开心和快乐。爱亲人。她不仅对三个孩子充满爱,而且对逝去的丈夫也无比怀念。 6. 前呼后应。结尾段“除夕夜白雪皑皑”与标题和第一段形成呼应和照应,结构更加严密。“欢乐的笑声”与开篇形成对比,营造了和谐欢乐的家庭气氛

15、,突出了亲情的温暖和孩子们苦中作乐的坚强乐观,与主题的表达和主体事件的背景相契合。突出了母亲悲喜交加的复杂心理。既有对丈夫的思念,又有对迫于窘境、失去父爱的孩子们的悲悯怜爱,更有对亲情温暖、孩子成长懂事的喜悦和欣慰。【解析】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项,“突出了过年的热闹”错误。B项,“墙上挂父亲的照片”是要突出家人对“父亲”的缅怀思念。D项,无心理描写;说老二“鲁莽”也不恰当。5.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结合母亲的相关描写分析。坚强乐观,吃苦耐劳,聪慧能干,挚爱亲人等。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点

16、睛: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丈夫去世以后,母亲带着三个孩子生活,支撑起整个家庭,在除夕夜给孩子们包饺子吃,营造欢乐的氛围。可见母亲坚强乐观。6.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段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语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主旨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还要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前呼后应。结尾段“除夕夜白雪皑皑”与标题和第一段形成呼应和照应,结构更加严密。“欢乐的笑声”与开篇形成对比,突出了母亲悲喜交加的复杂心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八十五岁

17、那一年,我离开办公室,不再参加社会活动,回到家里,以看书、写杂文为消遣。 我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经历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和新中国时期,友人戏称我四朝元老。常听老年人说:“我老了,活一天少一天了。”我的想法不同:“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我从八十一岁开始,作为一岁,从头算起。2003 年冬到 2004 年春,我重病住院。我的九十九岁生日是在医院里过的。人们听说这里有一个 百岁老人,就到窗子外面来偷偷看我这个老龄品种,我变成医院里的观赏动物。佛家说,和尚活到 九十九岁死去,叫做“圆寂”,功德圆满了。我可功德圆满不了。病愈回家,再过斗室读书生活,消磨 未尽的尘世余年。老年读书,

18、我主要读专业以外的有关文化和历史的书籍,想知道一点文化和历史的发展背景。 考古不易,考今更难。了解真实的历史背景困难重重。可是旧纸堆里有时发现遗篇真本,字里行间 往往使人恍然大悟。先知是自封的,预言是骗人的。如果事后不知道反思,那就是真正的愚蠢了。聪明是从反思中 得来的。近来有些老年人说,他们年轻时候天真盲从,年老时候开始探索真理,这叫做“两头真”,这 是过去一代知识分子的宝贵经历。老来回想过去,才明白什么叫做“今是而昨非”。老来读书,才体会到什么叫做“温故而知新”。学 然后知不足,老然后觉无知。这就是老来读书的快乐。“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最好的长生不老滋补品。 希望百岁新稿不是我的最后一本

19、书。(摘自周有光百岁新稿自序)材料二1 月 14 日,中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思想家,有着“汉语拼音之父”之称的周有光先生以 112 岁高龄辞世。作为“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的最大功绩是创立了汉语拼音系统。早年在大学主修经济学时,他 就对语言学、文字改革有浓厚兴趣,并参加了拉丁化新文字运动。1955 年以后,根据国家需要,他 专职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研究文字改革和汉语拼音问题,主持和拟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主导和建 立了汉语拼音系统。1961 年出版著作汉字改革概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文字改革的理论和实 践问题。此后他还陆续出版了世界文字发展史比较文字学初探朝闻道集等 30 余部重要著 作。对于这

20、段辉煌的历史,周有光却看得很淡,他一直坚持创立汉语拼音系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并始终认为,他个人在其间不过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罢了,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周有光先 生不仅在语言文字领域成果斐然,在文化史研究等领域同样成就显著。不仅历任中国大百科全书 总编辑委员会委员,还担任过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汉语大词典不列颠国际百科全书的编 撰工作,是中国最受敬重的著名学者之一。材料三作为北京晚报的记者,我跟周先生有过两面之交,在我的印象中,老爷子是一个非常随意 谦和的长者,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老爷子脸上总是笑呵呵的,非常坦诚和善良,甚至是很单纯的。有关“汉语拼音之父”的说法,并不是老爷子自封的。记得当年我

21、采访他时,跟他提起汉语拼音方 案的事,老爷子在我这个记者面前淡然一笑说,这是集体智慧,只字未提自己的功劳。他曾在晚年所思 2里,专门写了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过程,特别强调了拼音方案委员会是吴 玉章领衔,而且是吴老建议用拉丁字母方案。他自己则只是这个委员会的一员,方案的具体研究者 和执行者。作为语言学家和当年汉语拼音方案的最后一个制定者,而且也是一百多岁的老人,年轻的记者 在报道时,把他称为“汉语拼音之父”,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这绝对不是周先生自己的意思,就我对老人的了解,他是最反对什么什么“之父”、“泰斗”、 “大师”一类虚名的。所以,有些人以“贪天之功为己有”来评价周先生,显然是不客观、不公

22、正的。诚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同时,我们也生活在对英雄、对先辈没有敬畏之心的年 代。让人心寒的是有些人对所有英雄、伟人、名人都有“舍得一身剐”的精神,给以抨击,不但怀疑他们的生平事迹,而且怀疑他们的人品和人格。这些人是何用心,正直善良的人实在难以理解。(摘自刘一达有关周有光的“讨伐”和汉语拼音之父的争论可以歇歇了)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中,周有光自述晚年“以看书、写杂文为消遣”,特别是百岁病愈后回家“消遗未尽的 尘世余生”,字里行间弥漫着些消沉的情绪。B. 材料二满含崇敬地对周有光一生业绩作了高度评价:“主持”“主导”等用语都显示了作者对周 有

23、光在汉语拼音方案创建中的地位的看法。C. 材料三中,北京晚报记者刘一达对有些报道称周有光为“汉语拼音之父”表示不能认同, 因为“这绝对不是周先生自己的意思”。D. 材料一是周有光的自述,最真实;材料二、三都是他人的描述和评判,虽是真诚之语,但都 是主观的,二者对周有光的看法都不够准确。8. 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从材料展现的周有光的为人看,现实中的他应该不会看重材料二中的那一系列的令人目眩的头衔,当然也不会在意材料三中有一些人的指责。B. 在制订汉语拼音方案一事上,材料二和材料三都记述周有光坚持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的态度,但二者对周有光所起作用的评价却截然不

24、同。C. 材料一中的周有光读书、写作、思考,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平和老人的形象,材料二、三中的周有光虽然学术地位崇高,但并不能让人心生敬畏。D. 材料一是周有光的“自述”,多写其晚年生活及感怀;材料二重在对周有光学术成就、地位的评判;材料三侧重淡对周有光身后论争的看法。E. 三则材料的内容各有侧重,文字风格各异,或朴实,或严谨,或理性,因为各自的写作目的完全不同,最终呈现出的面貌也就很不一样。9. 周有光反思年轻时的“盲从”,刘一达却批评一些人的“怀疑”。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盲从”和“怀疑”的理解。【答案】7. B 8. AD 9. (1)盲从,毫无疑问地应该被摒弃;(1 分)而保持一种怀

25、疑精神是必要的,但怀疑一切,为“怀疑而怀疑”,却是另一种形式的盲从,也是要不得的。周有光反思的“盲从”和刘一达批评的“怀疑”都有社会、时代的背景。(2)二者都是理性缺失的产物,“盲从”是失去了自我独立思考能力的必然结果,而有些人的“怀疑”的言行,却是自我主体性极度膨胀、绝对虚无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不健康的。【解析】7. 试题分析:这是对文本内容、手法的综合考查。选项中A“弥漫着些消沉的情绪”错。C“不能认同”表述不准确,原文只是表达了年轻记者这样称呼周有光无可厚非的意思;再者,本项的因果关系也不对。D“都是主观的”不准确,材料二对周老功绩和成果多是客观陈述;材料三也引用有周有光的自述;“二者对

26、周有光的看法都不够准确”错。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

27、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文章是传记,传记最重要就是真实性,时间、时间力求准确。本题中错误的选项基本都属于,曲解文意,只要回到文本中一一对照,便可发现错误。8.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和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较为合理的两项”,选项中B“对周有光所起作用的评价却截然不同”错。D“不能让人心生敬畏”错误,材料三“没有敬畏之心”的说法是在特定的背景针对某些居心叵测的人而言,这个说法也不准确。E“各自的写作目的完全不同”错误,二、三则材料都有纪念周有光先生的目的。9. 试题分析:题干 “周有光反思年轻时

28、的“盲从”,刘一达却批评一些人的“怀疑”。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盲从和怀疑的理解。”这是一道综合探究题,探究的题目有两类,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本题要求“谈盲从和怀疑的理解”应该是向内挖掘,联系文章内容答题。点睛:探讨文本反映得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和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价值影响,并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艺术处理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讨类似问题时,一方面需要探讨文本之中蕴含的传主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一方面要求我们联系现实生活探讨其现实意义。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

29、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论述: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具体步骤:第一句: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接下来,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2 3”,把理由分点罗列。最后,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人。十岁能属文,登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第。主吴县簿。未上,丁父忧。服除,著十论言当世事,献于朝,宰相汤思退奇之,擢太平州教授。孝宗即位,迁著

30、作佐郎。帝初政,锐意事功,问大昌曰:“朕治道不进,奈何?”大昌对曰:“陛下勤俭过古帝王,自女真通和,知尊中国,不可谓无效。但当求贤纳谏,修政事,不必他求奇策。”又言:“淮上筑城太多,缓急何人可守?设险莫如练卒,练卒莫如择将。”帝称善。除浙东提点刑狱。会岁丰,酒税逾额,有挟朝命请增额者,大昌力拒之。徙江西转运副使,大昌曰:“可以兴利去害,行吾志矣。”会岁歉,出钱十余万缗,代输吉、赣、临江、南安夏税折帛。六和塔寺僧以镇潮为功,求内降给赐所置田产仍免科徭,大昌奏:“僧寺既违法置田,又移科徭于民,奈何许之!”寝其命。权刑部侍郎,大昌言:“辟以止辟,未闻纵有罪为仁也。今四方谳狱例拟贷死,臣谓有司当守法,

31、人主察其可贷则贷之。如此,则法伸乎下,仁归乎上矣。”帝以为然。江陵都统制率逢原纵部曲殴百姓,大昌因极论“自此屯戍州郡,不可为矣!”逢原由是坐削两官。累迁吏部尚书,言:“禁卫之士,祖宗非独以备宿卫而已,南征北伐,是尝为先锋。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即有征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出知泉州,汀州贼沈师作乱,戍将萧统领与战死,闽部大震。漕檄统制裴师武讨之。师武以未得帅符不行,大昌手书趣之曰:“事急矣,有如帅责君,可持吾书自解。”当是时,贼谋攻城,而先使谍者衷甲纵火为内应。会师武军至,复得谍者,贼遂散去。绍熙五年,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庆元元年卒,年七十三,谥文简。(节选自宋史

32、列传第一百九十二,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即有征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B. 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即有征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C. 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即有征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D. 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即有征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丁父忧是指父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

33、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 表明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 舍。B. 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吏部最高长官。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 事务。C. 致仕,交还官职。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了,也指官员退休。同“致 仕”意思相近的有“乞骸骨”、“填沟壑”等。D. 绍熙,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汉武帝时正式创立并形成。如“贞 观”是唐太宗的年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程大昌积极建言,受到皇上称赞。他认为求贤纳谏,修明政治,不必另外寻求奇方异策;设置险要不如训练士兵,训练士兵不如选择好将领。B. 程大昌关注民生,体察民

34、情。有人以朝廷的命令为由请求增加税额,大昌坚决拒绝;他认为不应该答应六和塔寺僧的请求,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C. 程大昌尽心国事,见识卓远。代理刑部侍郎时,他认为纵容罪犯不是仁道,应用法律阻止犯罪;担任吏部尚书时,他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宫廷警卫的长处。D. 程大昌处事果断,敢于担当。汀州逆贼沈师作乱,裴师武因为没有得到帅符不肯出兵征讨,程大昌写信命令讨伐,并愿承担责任,于是裴师武及时出兵。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昌奏:“僧寺既违法置田,又移科徭于民,奈何许之!”寝其命。(2)今四方谳狱例拟贷死,臣谓有司当守法,人主察其可贷则贷之。【答案】10. B 11. C 12. D

35、 13. (1)大昌上奏:“僧寺已经违法置办田产,又将赋税徭役移加给百姓,为什么要答应他们呢!”皇帝中止了命令。 (采分点:置、移、寝)(2)现在各方面审理案件依例打算赦免死罪,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信守法令,皇上审察可以赦免就赦免他。(采分点:狱、拟、贷、察)【解析】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可以根据句子的意思和结构进行判断。如“今率三年辄补外”中“补外”就是“补以外任”的意思,所以“外”的后面停顿,排除AC;“无人在选”是一个完整的结构,所以在“无人”前停顿;“奈何始以材武择之”中“奈何”引领后面的内容,所以在“奈何”前停顿,排除B选择D。【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36、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本题就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抓关键断句。断句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抓虚词看位置:“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

37、“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

38、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这类题需要平时的识记与积累。D项表述错误,“填沟壑”是指死亡。【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古代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文言词语归纳。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39、。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6授:授予官职。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9复:恢复原职务。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征召,特指君招臣。11仕:做官。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12仕宦:做官,任官职。如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13仕进:进身为官。14任:担负、担任。二、表“调动、补任”的词语。1改:改任官职。2调、徙、转: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3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4累迁:表示多次调动。5放:京官调任地

40、方官。6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7补:补任空缺官职。8荫补: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某官。三、表“升官、加封”的词语。1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2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晋爵”。3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4超迁:越级升迁。5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官职。6超擢:破格提拔。7陟:提升官职。如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8升:提升。9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如文选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10提:提拔。四、表“贬官、免官”的词语。1贬:降低官职,降级。降职并外放。2窜:放逐、贬官

41、。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4谪:降职,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5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6左除、左降、左转:降职。7出: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有时也指平调。8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9黜、绌:废掉官职。如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平既绌。10免:罢免官职。11夺:削去,罢免。五、表“辞官”的词语。1告老:官员年老辞职。2解官:辞去官职。3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4乞身:古时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5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6移病:上书称病

42、,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7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8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程大昌写信命令讨伐,”错,由原文“师武以未得帅符不行,大昌手书趣之曰:事急矣,有如帅责君,可持吾书自解。”可以知道,程大昌亲笔致信催促,不是命令。【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

43、中找对照,即可发现D项有曲解文意的错误。13. 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 “置”“移”“寝”;(2) “狱”“拟”“贷”。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

44、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同时还要注意特殊句式。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参考译文】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人。他十岁就能写文章,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及第。任吴县主簿,还未赴任,遭父丧。服丧完毕,他撰写了十论论说时事,献给朝廷,宰相汤思退对他称奇,提拔为太平州教授。孝宗继位后,提升他为著作佐郎。皇帝刚刚执政,锐意建功立业,问大昌说:“我治国没有长进,怎么办呢

45、?”大昌回答说:“陛下勤俭超过古代帝王,自从女真与我们互相往来和好,他们知道尊重中原,不可以说没有效果。只要求贤才,纳谏言,修明政事,不必另外寻求奇方异策。”又说:“淮上筑城太多,发生紧急情况什么人可以守卫?设置险要不如训练士兵,训练士兵不如选择好将领。”皇帝称赞他说得好。授予他浙东提点刑狱。适逢丰年,酒税超过了规定的数额,有人以朝廷的命令为由请求增加税额,大昌坚决拒绝。调任江西转运副使,大昌说:“可以兴利除害,实行我的志向了。”适逢荒年,他拿出十多万缗钱,代交吉州、赣州、临江、南安等地折合为丝织品的夏税。六和塔寺僧认为镇伏江潮有功,请求皇上下旨把已置办的田产赏赐给他们仍旧免除赋税徭役,大昌上

46、奏:“僧寺已经违法置办田产,又将赋税徭役移加给百姓,为什么要答应他们呢!”皇帝中止了命令。大昌代理刑部侍郎,说:“法律是用来防止犯法的,没有听说纵容罪犯是仁道。现在各方面审理案件依例打算赦免死罪,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信守法令,皇上审察可以赦免就赦免他。这样,就使法律在下面得到伸张,而仁道归于皇上了。”皇上认为他说得对。江陵都统制率逢原纵容部下殴打百姓,大昌于是极力说“从此屯驻戍守州郡,不可以做了”! 率逢原因此被治罪削减两官。大昌多次升迁为吏部尚书,说:“担任宫廷警卫的士兵,祖宗之法不只是用来预备宫中警卫,南征北战,禁卫军都曾是先锋。现在一般三年就要补以外任,用非所长,即使有征伐之事,也没有人得

47、到选用。为什么刚开始是选择有才略武艺的人,而到最后把他们像平常人一样地抛弃呢?希望将他们留在衙内不要派遣。”离开京城主持泉州政务,汀州逆贼沈师作乱,戍守将领萧统领与沈师作战而死,闽部受到很大震动。漕司发檄文命令统制裴师武讨伐乱军。裴师武因为没有得到帅符不肯出兵,大昌亲笔致信催促他说:“事情很急,如果将帅责怪你,你可以拿我的信自己辩解。”这时候,贼兵谋划攻城,先派遣间谍披上铠甲放火作为内应。正赶上师武的军队到来,又抓住了间谍,于是贼兵散去。绍熙五年,以龙图阁学士退休。庆元元年去世,终年七十三岁,谧号文简。(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雪 诗张孜长安大雪天, 鸟雀难相觅。其中豪

48、贵家,捣椒泥四壁。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暖手调金丝, 蘸甲斟琼液。醉唱玉尘飞, 困融香汁滴。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注】椒:植物名,古人常以椒末和泥涂抹墙壁,取其温暖芳香。爇:烧。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的开头两句用“鸟雀难相觅”写出了长安冬天冰天雪地的情景,为后面情感的抒写营造了氛 围。B. “到处爇红炉”两句写室内陈设,分别用“到处”、“周回”来修饰“爇”红炉、“下罗幂”,极写室 内的温暖。C. “醉唱玉尘飞”两句,写豪贵人家在大雪纷飞的雪天里的征歌逐舞、纵情酣饮、寻欢作乐,场 面令人愉悦。D. 结尾两句,笔锋一转,写“饥寒人”的手脚因受冻裂开了口子

49、,照应开头“鸟雀难相觅”,构思 巧妙精当。E. 全诗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虚写豪贵人家的宴饮,描写生动逼真,色彩秾丽,不失为讽喻诗中 的佳作。15.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文本分析。【答案】14. CE 15. 第一问: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豪贵家”的愤怒痛恨和对“饥寒人”的深切同情(2 分) 第二问:全诗采用对比手法,描写长安城大雪纷飞之时,“豪贵家”纵情宴乐、生活 奢靡,“饥寒人”却是受冻受苦,温饱可忧。突出表现了社会的阶级对立,表达了作 者贫富悬殊、世道不公的愤懑之情。【解析】14. 试题分析:C项,无愉悦之意,诗歌暗含讽刺;E项,富贵人家的宴饮不是虚写。15

50、. 试题分析:注意答出对比的手法,明确对比的对象,再分析“对豪贵家的愤怒痛恨和对饥寒人的深切同情”的情感。点睛: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还有借助特殊的方式抒情如用典、对比、细节描写等,答题时根据具体的诗歌具体的分析,此题主要是对比。答题时要结合诗歌做具体的解释。(三)名篇名句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氓反映出女主人公内心孤立无助,即使在夫家被虐待,回娘家也无法跟兄弟叙说的处境的两句是“_,_?”(2)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屈原在离骚中用“_,_?”两句再次强调“道不同不能相安”的处世原则。(3)念奴娇赤壁怀古

51、中,表达词人旷达之情的一句是“_”。【答案】 (1). 兄弟不知 (2). 咥其笑矣 (3). 何方圜之能周兮 (4). 夫孰异道而相安 (5). 一尊还酹江月.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错误。三、语言文字运用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一带一路”的提出虽然到现在只有短短的 3 年时光,但它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史册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分析称:从数据看来,外贸企业整体积重难返,出口跌幅太大,短期内难有实质性好

52、转。 一直以来,市立中学高度注重学生品德养成与成才教育的紧密结合,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效果显著,典型事例罄竹难书。公安部呼吁全社会共同抵制包括网络赌博在内的各类赌博活动,踊跃举报,无疑是“斩草除根”,让网上赌博韬光养晦。这里大型百货店、百年老铺、各种小店铺鳞次栉比,流行时装、药妆、首饰、箱包、食品等应有尽有,很适合旅游购物。作者笔下的文字靓丽挺拔,在不同题材的文字中,我们总能读到他对美轮美奂事物的捍卫、对美好未来的追求。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形容着力描写,也形容醒目突出,分量重,符合语境。(2)积重难返,

53、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也指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积重,积习深重),符合语境。(3)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是一个贬义词,根据语境应用“层出不穷”。这里褒贬不当。(4)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根据语境应用“销声匿迹”,这里理解有误。(5)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符合语境。(6)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美丽,不能用来形容美好事物,这里对象不当。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朗读者采用“明星结合素人”的嘉宾阵容,知名人士或普通百姓的人生故事与文学佳作相结

54、合,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B.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将在优化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布局 和京津冀空间结构中起到关键作用。C. 水下滑翔机这种新型的水下机器人可以对特定海域进行高精度大范围的水体观测,能够有效扩 大海洋环境的空间和时间测量密度。D. 除了要在食品安全方面继续细化监管,还要保证网上订餐平台所掌握的大量用户信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中途易辙,应改为“将知名人士或普通百姓的人生故事与文学佳作相结合”。C项搭配不当,应改为“能够有效增加海洋环境的空间和时间测量密度”。D项成分残缺,应改为“保证网上订餐平台所掌握的大量用户信息的安全”。19

55、.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B.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C. 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D. “我这法行不行?”李老汉着急地说,“不对,你给雅正,大叔请你喝酒。”【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项,“笑纳”是敬称;C项,“责成”是上对下发出的;D项,“雅正”是书面语,此处应为口头语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15 个字。地铁是以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

56、轨道交通系统。大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地铁建于地底,。地铁运量大,使用电能,节约能源,减少城市污染。地铁速度快,准点率高, ,既快捷又经济,民众乐于搭乘。总之,与其他城市交通工具相比,。【答案】可以节省地面空间.票价实惠.地铁是最佳公共交通工具(紧扣“地铁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进行总结,如“地铁出行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等,言之成理亦可。)【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题,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

57、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紧扣“地铁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进行总结,如“地铁出行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等,言之成理即可。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

58、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21. 在下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要求:语意连贯,合乎逻辑。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时期, 我们只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而忽视质量的改善,对自然资源盲目开发, 竭泽而渔,势必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 断送可持

59、续发展的前景。,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是确保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将难以实现。【答案】如果 甚至 从而 因此 否则【解析】试题分析:该段文字由两句话构成,前一句讲错误的做法及可能带来的后果,后一句是从前一句的错误做法中的总结。由“只注重”“而”“势必”“从而”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1处表示假设关系,故应该填写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倘若”“如果”等;而2处,前后两分句是递进的关系,所以填“甚至”;3处后面就是对上文错误做法的总结和以及不这样做的反思,所以填“因此”和“否则”。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四、写作22. 阅读

60、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在中国体坛,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以鲜明的个性成为一个独特的且颇有争议的存在。赞赏者称 他为“藏獒”,对他追求时尚流行、出语惊人、桀骜不驯的张扬的个性推崇备至。他们认为正是这种个 性使他在赛场上充满了血性和“舍我其谁”的霸气,才能在关键比赛中勇于搏杀,力挽狂澜,并取得了 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个人大满贯等骄人战绩。而质疑者则对其夺冠后脚踢广告牌、激情撕球衣等个性 化行为加以否定,并认为正是过于张扬的个性阻碍了他的成绩他是中国乒乓球队近年来对外“作 战”输球最多的队员,还留下了里约奥运会上与双料大满贯失之交臂的遗憾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和他的个性有必然的联系吗

61、?人的个性对他的成就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人生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答案】彰显个性成就自我什么叫个性?该说就说,该做就做,不拐弯抹角,不卖弄,不说大话,不偷工减料,从心出发,不忘本初,保持童真,这叫有个性!当然,这样的人才更有机会成就自我,绽放自己的光彩!作为一个渴望成就自我的人,第一步自然就是彰显自己个性。偶然看到“轼”这个字,想到那苏轼,直来直往,有话就说,有忧愁就挥洒,有酒就喝,从不学那贪官小人,在世俗中独善其身。痛快时,一挥而就,不痛快时,就把酒问明月。“明月清风范赤壁

62、,大江东去流千年”这样的人生岂不痛快?几千年后的我们不依然将他视为诗词界的一颗新星。他就是因为彰显了个性,才成就了自我的辉煌小泽征尔作为日本著名音乐指挥家,他有什作文么与当初一同进入决赛的选手所不同的呢?其实,也没有什么。他就是有个性,敢创新!回顾当时在决赛时,评委们为选出真正的指挥家大师,他们设了一个小圈套。在给选手门阀的指挥乐谱中有一个音调换了,这不仅在考察选手的敏锐程度,还考察他们的怀疑精神。小泽征尔是最后进入厅台的,而他之前的选手多没发现或发现而不敢质疑,连音乐大事都没觉得有问题,他们不敢得罪人。唯独小泽征尔,他大干指出错误,也没有被大师这个职位吓到。因此成为中外远驰的指挥。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也该做个有个性的人,将所有的蝇营狗苟,都忘却吧。学会去说有用的话,做有用的功,成就自我!这才是我们回报社会的最好方式。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主要参考立意:鲜明的个性能促使人取得更大的成就;过于个性化会成为人生成就的阻碍;要有个性,但应适度。(如有其他立意,只要与材料切合,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