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6.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61301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6.47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新题快训强技提能1.(2020潍坊模拟)(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让其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同时取消了少数民族首领原有的“可汗”称号。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如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羁縻府州。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唐王朝设置的羁縻府

2、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多个。后来宋代在西南地区设置羁縻州、县,明代在边境部分地区设置羁縻卫所。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影响。(7分)【解析】第(1)题据材料“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让其继续统辖本族人民”“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等信息归纳。

3、第(2)题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内地与边疆交流、边疆发展、对后世影响等角度作答。答案:(1)特点:吸取前代经验与教训;先试点后推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大自主权;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控制。(8分)(2)影响: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为后世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借鉴。(7分)2.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宋初,朝廷对百官实行月俸制。自咸平年间(998-1003年)开始,官吏队伍日渐庞大,而且物价上涨,官俸未增,于是出现了“俸禄不继,士人家鲜不穷窘”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官吏或“不守名

4、节”“冒法受赃”,或“不耻贾贩,与民争利”,进而致使“吏有奸赃而不敢发,民有豪滑而不敢制,奸吏豪民得以侵暴”“贫弱百姓理不得直,冤不得诉,徭役不均,刑罚不正,比屋受弊,无可奈何”。真宗时便在月俸之外恢复了前代的职田制度。范仲淹认为,职田是在国家财用匮乏、无力增加官俸的情况下实行的一项制度,其目的是养廉,以“督其善政”,不应废除,而应“不均者均之”“未给者给之”,至于有些官吏虽有职田仍然“侵民”“枉法”,那不是职田制度本身的问题。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恢复职田制度的背景。(9分)(2)结合材料,简评宋代职田制度。(6分)【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社会改革,第(1)题根据“官吏队

5、伍日渐庞大”可知是宋初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官吏队伍庞大,财政负担加重;由“物价上涨,官俸未增,于是出现了俸禄不继,士人家鲜不穷窘的状况”可知是官员俸禄未随物价上涨,生活困难;“不守名节”“冒法受赃” “不耻贾贩,与民争利”说明部分官吏贪赃枉法,与民争利;“吏有奸赃而不敢发,民有豪滑而不敢制,奸吏豪民得以侵暴”说明激化社会矛盾,危害统治。第(2)题评价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增加了官俸,有利于宫员廉洁从政,另一方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答案:(1)官吏队伍日渐庞大,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官员俸禄未随物价上涨;部分官员贪赃枉法,与民争利;社会矛盾加剧,威胁封建专制统治。(9分)(2)评价:通过给

6、予职田增加官俸,促使官吏廉洁从政,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这种办法难以根除官吏贪赃枉法的弊端。(6分)【备选习题】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时至(明)嘉、隆之际,当时用人“不论其才,只取无过”“不论其大,每以一眚(过失)弃之”。“考察之时,不肖者造作言语,鼓弄风波,倾陷善人”。“今人做官奔趋巧媚,以为善官”,致使“朝廷诏旨多废格不行禁之不止,令之不从”,使明王朝陷入边事废弛,财政困难,民众困穷,社会动乱的窘境。隆庆三年十二月,高拱被授任吏部尚书,提出:“非大破格整顿,必不能易乱以为治。”他责成吏部在甄别人才时,“但系贤能,一例升取,不得复有所低昂”,并“廉(察)访

7、贤才”;用人上“俟其成而用之”,让初选出来的人才,先到有关部门或下属机构任属官,使其取得实际工作的经验,然后再根据需要及本人特点,委以重任。鉴于明中期以来考核中弊端丛生,高拱强调必须严格考核制度和办法,“惟考其政绩,而不必问其出身”,以治效为准,进行赏罚,对贪污官员不仅要罢官削职,还要提问追赃,“以后凡遇有却贿之官,便当记之善薄”。在高拱署吏部事期间,选拔了一批贤能,充实到各级机构,使得诸事废弛的局面有所好转。摘编自王兴亚高拱的吏治思想及其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朝高拱推行吏治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简要说明高拱吏治改革的主要举措。(9分)【解析】本题考查明代中期吏治改革。第

8、(1)题根据材料“时至(明)嘉、隆之际,当时用人不论其才,只取无过”可知改革之前选官用人不重才能,从材料“鉴于明中期以来考核中弊端丛生”可得出当时考核赏罚机制不当;根据材料“考察之时,不肖者造作言语,鼓弄风波边事废弛,财政困难,民众困穷,社会动乱的窘境”可知当时吏治腐败,政事废弛;民众困穷,社会矛盾尖锐。第(2)题措施:根据材料“但系贤能,一例升取,不得复有所低昂”,并“廉(察)访贤才”;用人上“俟其成而用之”中可得出惟才是举,改革选拔官吏的方法;从材料“让初选出来的人才,先到有关部门或下属机构任属官,使其取得实际工作的经验”可得出注重人才的培养;依据材料“鉴于明中期以来考核中弊端丛生以后凡遇有却贿之官,便当记之善薄”可得出奖廉惩贪,加强对官吏的考核与监督。答案:(1)背景:选官用人不重才能,考核赏罚机制不当;吏治腐败,政事废弛;民众困穷,社会矛盾尖锐。(6分)(2)措施:惟才是举,改革选拔官吏的方法;注重人才的培养;奖廉惩贪,加强对官吏的考核与监督。(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