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芦叶船语文s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5295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芦叶船语文s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芦叶船语文s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芦叶船语文s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芦叶船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那里河道特别多,横(hnghng)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住在长江边的人们都特别和蔼,对人一点儿也不蛮横(hnghng)。(2)我们就用芦叶卷(junjun)起喇叭,呜啦呜啦地吹奏着,欢送它们远航。看着芦叶船越开越远,我们特别开心,但一想起考试的时候,还要答卷子(junjun),我们的心情就不再那么愉快了。2.比一比,组词语。竖()喇()航()蛛()浩()坚()刺()抗()珠()造()3.词语积累与综合运用。从我家出发,沿竖河一直往北走,约二里多路,就能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了。“浩浩荡荡”的意思是,与“浩浩荡荡”相同形式的词语:、 。1.一开春,河

2、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的桅杆。(1)这句话采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直立”的近义词是“”。(2)运用与这句话相同的修辞手法再写一句话。2.读句子,体会加上带点部分后有什么好处。(1)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2)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课文主要围绕芦叶船写了哪些内容?()(多项选择)A.“我们”做芦叶船B.“我们”放芦叶船C.由芦叶船产生的联想巧填与船有关的词语。帆船舟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孤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岸猿声啼不住,轻已过万重山。2芦叶船字词训练营1.(1)hnghn(2)junju

3、n2.示例:竖立喇叭航行蜘蛛浩荡坚强尖刺抗战水珠制造3.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句子七彩虹1.(1)比喻芦苇小船上的桅杆竖立(2)示例:圆圆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挂在天空中。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2.“顺着风,顶着浪”不仅描绘出芦叶船开走时的状态,还能使人想到表哥的确更会做芦叶船,进而理解了“我”那“又惊又喜”的心情。“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

4、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重点突破吧ABC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素养提升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