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循框图理清主要史实1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2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背术语规范答题用语1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先进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基本上未实践;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秉持“中体西用”的思想, “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发起洋务运动。 2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起辛亥革命。3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4“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推动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双百”方针在改革开放后大
2、放异彩,科学研究与文艺事业迎来春天。5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在困难的条件下艰难起步,科技人员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标志性成果。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课题三十九从“师夷长技”到“托古改制”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1背景(1)必要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深重;为了解西方,挽救民族危亡。(2)可能性:中国与西方的联系日益扩大;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2代表人物(1)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等,介绍世界地理、历史和政情。(2)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3评价(1)学习西方从此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
3、进步思潮。(2)局限: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未进行实践。补“师夷长技”之论,既有“开眼看世界”的宽阔胸怀,更有贯通古今、察时知变的学术底蕴。唯其如此,“师夷长技”才不仅从一般的时论层面,而是从深刻得多的社会文化变革层面,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巨大的影响。梁启超称其“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注“经世”即治理世事,“致用”即尽其所用。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晚清时期,由于西方国家的压迫,也由于西方文化
4、和政治思想的渗透,开明地主阶级和先进的知识分子们重新宣扬“经世致用”的口号,而其政治理想,则已与传统儒家有了极大差别。这时的“经世致用”实质上是试图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寻找一条救国自强之路。二、“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代表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主张(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2)“师夷长技以自强”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学堂,筹划建设近代海军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三、早期维新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背景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认识了解逐步深入;
5、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洋务派失败的教训代表王韬、郑观应等主张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评价积极: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束缚,使“西学东渐”的内涵从器物方面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局限: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未进行实践活动四、维新变法思想1背景(1)必要性: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严重阻碍。(2)可能性: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维新思想与救亡图存的社会主题产生强烈共鸣。2代表(1)康有为:著有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借助经学的外衣移花接木,托古改
6、制,动摇了封建顽固派的思想基础。(2)梁启超:撰写变法通议;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的必然性;提出变革科举。(3)谭嗣同:著有仁学;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批判封建纲常礼教和专制君权。(4)严复:系统介绍西方文化的第一人;翻译天演论等,用进化论原理阐明中国必须变法。3影响政治上维新思想在政治上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经济上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文化上促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敢于放眼世界,追求新思想,特别是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等学说的进一步传播,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辩史学家范文澜、翦伯赞认为李鸿章是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7、是“万恶的民贼”“反革命的魁首”“清政府的奴才”“永远的投降派”;而近代学者蒋廷黻则认为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补“中体西用”的内在矛盾“中体西用”是在充斥着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时代中提出来的,它在僵化的封建文化上打开了缺口,使中国人接触到了资本主义新文化。但是,西学是新学,中学是旧学,在实施中,旧学和新学、“中体”和“西用”势必产生冲突,西学、“西用”会逐渐冲击中学、“中体”的防线,从而促进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拓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是其创办近代工业、创办新式教育等活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挖封建制度墙角的作用。拓“披着传统的外衣”既是一种无奈
8、,也是一种策略。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点。拓维新派兴办西学,开始冲破“中体西用”的知识框架,提出全新的以“中西汇通”为特征的近代知识体系,实现了中国文化内在结构的更新。重难点一“师夷长技”思想解读在中西文化最初的碰撞中,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使中国士大夫开始认识到“夷狄”也有可取之处,要以夷之“长技”来弥补传统文化的不足。系统认知“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与“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的异同(1)相同: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都主张学习西方科技。(2)不同:具体目的不完全相同:前者突出抵抗侵略,后者首先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主张的实践程度不同:前者
9、几乎没有具体实践,后者则进行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实践活动。史料“师夷长技以制夷”很重要,因为本来认为中国是天下第一,老是天下第一,天下就是中国,中国就是天下,那时候中国没有世界的概念,中国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心,周边都是自己的属国。但是魏源能够看出中国已经不行了,要“师夷”,这个口号的提出就代表着一种叛逆性。摘编自复兴之路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出现变化的原因,并论证“要师夷,这个口号的提出就代表着一种叛逆性”这一观点。解读联系鸦片战争的背景,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对比分析。提示原因: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出现;西学东渐,使中国思想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晚
10、清时期“经世致用”思想进一步发展。论证: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奉行“闭关锁国”政策;魏源等人认识到西方在军事技术上的先进,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极大冲击,体现出一种叛逆性。系统认知近代中国对西方认识的变化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一方面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迫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不断努力抗争;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冲击了中国落后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近代化。1从被动到主动鸦片战争后,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再到“民主”与“科学”,对西方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古今、中
11、西、新旧之争。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2从“天朝上国”到平等交往在古代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为“夷”,和外国有关的事务为“夷务”。而从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逐渐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逐渐演变为“洋务”。这反映出统治者逐渐形成国家平等(近代国家)的世界意识和平等交往的理念。史料“中体西用”后来就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
12、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探究概括史料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解读要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辩证认识“中体西用”思想。提示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系统认知多角度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1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的本能,其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2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国防和军队、教育和外交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它
13、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4“中体西用”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重难点二维新变法思想史料一他宣称古文经都是伪经,今文经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这种说法过于武断,缺乏历史根据。他竟把孔子美化为“民主圣人”,十分荒唐。由这两部书所引起的今古文经之争几乎淹没了变法的主题,干扰和阻碍了变法运动。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史料二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
14、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摘编自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探究(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的特点,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2)根据史料二,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并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解读两则史料的结尾句均为其核心,抓住这两句核心语句分析是关键。提示(1)特点:康有为利用孔子宣传变法思想。问题:康有为的变法理论过于武断,反而使变法陷于被动,阻碍了变法。(2)看法:科举制层层精选人
15、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目的: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系统认知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1特点(1)中西融合: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如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2)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现。(3)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严重的现实,蕴含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2成因(1)主观原因:康梁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有局限性,幻
16、想“中西结合”。(2)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在中国影响有限。1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关系(1)联系: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都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和进步的。(2)区别: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和付诸行动,而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改革方案,使变法思想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且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2对康梁维新思想的评价(1)进步性:变法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深刻地触及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社会问题,反映了正在发展
17、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也代表了当时一些爱国者的心声,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也动摇了封建顽固势力反对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2)局限性:反对封建制度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找根据,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就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走向失败。随堂巩固训练一、高考题变客观为主观,思维更广更透1(2018全国卷)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
18、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读懂严复“煞费苦心”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联系起来,是在19世纪末民族(民族/经济)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促进国人救亡(救亡/人权)意识的觉醒。做对选D2(2018天津高考)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D中国古典小说
19、具有强大影响力读懂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期间,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是晚清翻译西方著作数量最多、成绩最著的机构。戊戌变法时期也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18401899年,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主要学习西方的器物和制度,这是造成当时翻译的外国小说数量很少的原因。做对选C3(2017全国卷)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 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20、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读懂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列强侵华的加剧,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遭受侵略最为严重,进而该地区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也最高,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对外交通便利,开放程度高,所以其留学人数多。做对选A4(2016全国卷)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读懂甲午战败后,中国社会变革风潮涌动,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除宣传变法理论
21、外,还进一步寻求将理论普及化和日常化,以扩大其影响,这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做对选C5(2015全国卷)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读懂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在政治上打击了顽固派“笃守旧法而不变”的思想,目的是宣传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做对选C6(2014全国卷)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22、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读懂梁启超等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遭到近万名举人的反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戊戌变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做对选B二、模拟题抓题眼抓关键,解题更快更准1鸦片战争后,姚莹写下康纪行,“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该书的意义在于( )点拨: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影响。解析:选C材料并未体现该书引起了清政府对边防问题足够的重视,故A项错误;清政府大规模近代化的实践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B项错误;该书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其意义
23、在于引导国人瞩目世界,对思想起到了启迪作用,开启了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故C项正确;“主动融入世界”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2魏源主张:“奏仿钦天监用西洋历官之例,行取弥利坚、佛兰西、葡萄亚三国各遣头目一二人,赴粤司造船局,而择内地巧匠精兵以传习之”“并延西洋陀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工匠习其铸造,精兵习其驾驶攻击。”据此可知魏源( )解析:选D魏源主要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后来洋务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故D项正确。3(2018临沂二模)梁启超为李鸿章作传,说:“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下列材料体现“惜李之识”的是( )A“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
24、身”B“是役也,李鸿章之事,记者不多,即不失机,而亦必无可以兴盛之理”点拨:李鸿章认识上的局限。C“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D“以中国今日之国势,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外之策,故不得不隐忍迁就于一时也”解析:选C结合史实可知“惜李之识”主要是指惋惜李鸿章对中西认识上的不足。A项是将晚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责任归结于李鸿章,这应该属于“悲李之遇”,故A项错误;B项是对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认为在甲午战争中李鸿章失去机遇较多,如“避战保船”等,但就算不失这些机遇,也不会取胜,这符合“悲李之遇”,故B项错误;C项指责李鸿章不知世界民主政治的大势,不了解
25、西方民主政治及民主思想,仅学习西方技术层面,这体现李鸿章对中西认识的不同,符合“惜李之识”,故C项正确;D项意在说明因为中国落后的国力,就算才能高于李鸿章,也不得不屈辱求和,这符合“悲李之遇”,故D项错误。4有学者认为,早期维新派主张设立议院,基本都是从得民心、通上下之情、集思广益、办事公平的考虑出发的,并未将议院视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也没有提出制定宪法。这一叙述意在论证( )点拨:早期维新思想的不足之处。解析:选C题干中“早期维新派主张设立议院,基本都是从得民心”,体现了一定的民本思想,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体现早期维新派向哪一国政体学习的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反映了早期维新派设立议院的侧重点
26、是得民心,还没有主张以君主立宪取代专制,故C项正确;早期维新派此时还处于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学习阶段,还没有看到其弊端,故D项错误。5“时代词汇”是记录社会前行的路标。“自强、自立、自存、自治、竞存、适存、进化、进步等,有些人的姓名或字号中大量出现适之、竞存、演存、演生”等词汇。这批新词汇开始广为流行的时代最有可能是( )解析:选C据材料“自强、自立”可知是对外的口号,而太平天国反对的是清政府,故A项错误;材料“适存、进化”说明提倡体制的改变,与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主张不符,故B项错误;维新变法是挽救民族危机的“自强、自立”,也是主张君主立宪的“适存、进化”,且材料“适之、竞存、演存、演生”是维
27、新派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的主张,故C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是国共联合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不是“自强、自立”,故D项错误。课时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D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解析:选B抓住题干中“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进行分析,并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
28、第一步,故B项正确。2“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在19世纪后期的中国风头甚健,洋务派以“体用”“本末”的关系来努力论证中西文化可以相容,能够互补,极力证明中国固有文化可以通过采纳西学而增益新知、焕发生机。洋务派极力宣扬“中体西用”文化观的根本目的是()A调和中西文化冲突B维护清朝封建统治C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D遏制革命形势发展解析:选B19世纪60年代由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机,为了挽救清政府危局,洋务派开展了学习西方器物以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洋务运动,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并不是调和中西文化冲突,故A项错误;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是洋务运动的客观影响,故C项错误;遏制革命形势发展是洋
29、务运动直接目的,不是根本目的,故D项错误。3曾国藩说:“余以为欲制(夷)人,不宜在关税之多寡、礼节之恭倨上着眼。吾辈着眼之地,前乎此者,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伤毁我宗庙社稷,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为下手工夫。”曾国藩这段话旨在( )A用外交的挫败来宣扬内政改革的必要性B主张处理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C宣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D要求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解析:选A材料“余以为欲制(夷)人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反映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地主阶级
30、洋务派代表曾国藩主张改革,故A项正确。41896年8月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每期仅销售4 000份左右,半年后增加至7 000余份,一年后达到13 000余份,最多时曾销售17 000多份,缔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反映了()A维新派利用报纸启迪民众B上海成为思想解放的中心C清政府重视舆论宣传工作D白话文刊物受到民众欢迎解析:选A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务报发行量在逐步增加,维新派充分利用报纸宣传维新思想,启迪民智,有利于为维新变法营造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故选A项。B项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排除;梁启超等人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此时尚未受到清政府重视,故C项错误;
31、时务报为文言文刊物,白话文刊物的兴起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故D项错误。51895年,康有为发表孔子纪年说一文,仿照西洋的“公元纪年”,正式提出孔子纪年。1903年,出身经学世家的刘师培发表黄帝纪年说,指出:“若康梁辈借保教为口实,故用孔子降生为纪年;吾辈以保种为宗旨,故用黄帝降生为纪年。”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维新变法促进了新学旧学之争B民主革命受制于传统意识形态C国人的民族主义观念逐渐发展D西学传播遭到知识分子的抵制解析:选C刘师培和康有为很明显并不是新旧学之争,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康有为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而非革命派,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从“保教”到“保种”,这从侧面折射
32、出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民族主义在不断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中西文化冲突的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6鸦片战争前后对西方国名的翻译,基本是带“口”旁的音译名,如英咭咧、咪唎、咈囒哂,提到西方各国时译名通常加上:“夷”“逆”或“酋”,如“米夷”“咈囒哂夷”“法夷”;近代后期,对各国国名的翻译多用褒义词,如“美”“英”“德”“法”。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 )A对西方认识的不断深入 B摆脱了天朝上国观念C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D实现了外交的近代化解析:选A由材料信息可知国人对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排斥到认同的过程,故A项正确。7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一个影响较大的报纸,梁启超曾说,他在主笔该报时“
33、记事则西多而中少,译报则政详而艺略”。这说明梁启超()A反对学习西方器物技艺 B热衷于报道西方的政闻C注重营造维新舆论环境 D借报刊批驳洋务派主张解析:选C材料中“艺略”不等于反对学习西方器物技艺,故A项错误;B项忽视了材料中“记事则西多而中少”,故B项错误;维新派创办时务报的目的是宣传维新思想,是为了营造维新舆论环境,故C项正确;维新派重在批驳反对维新变法的顽固势力而非仅是洋务派,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15分)8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一个国家独立自强的重要前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
34、也。据英人地理全志稽之,我中华幅员八倍于俄,十倍于米,百倍于法,二百倍于英,地之大如是。五洲之内,日用百需,无求于他国而自足者,独有一中华。而今顾腼然屈于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摘编自冯桂芬校邠庐抗议(1861年)材料二晚清时期的中国所匮乏的是现代的民族国家意识和政治形式,因此梁启超所致力建构的是一种以国民共同体为核心的民族主义,“国家者,以国为一家私产之称也。国民者,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也。国者积民而成,舍民之外,则无有国。”因为国民的独立自由是国家独立自由的前提,所以梁氏的民族主义既是自由民主的,肯定人的基本权利和法律自由,也是共和主义的,强调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
35、权利,“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其民不可得而侮,其国不可得而亡”。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1)据材料一,作者所说“奇愤”因何事件而起?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产生的原因。(8分)(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梁启超的思想有何进步之处。(3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族意识在近代中国发展中的作用。(4分)解析:第(1)问,根据“1861年”可知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由两个省略号分层,概括每层层意即观点所在;结合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以及外交领域的变化分析。第(2)问,从民族意识和国家独立等方面分析。第(3)问,结合所学中国的近代化相关知识从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答案:(1)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特点:天朝上国观念依旧存在;初步了解西方;认识到中国人自身存在不足。原因:传统夷夏观念的影响;民族危机的加深;西学的传播。(2)进步:民族国家意识觉醒;开始具有民权的认识;将民族意识与国家独立自由联系在一起。(3)简析:有利于中国向西方学习,促进了思想启蒙;推动了反专制求民主的斗争;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