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桃花心木 (7)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3175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桃花心木 (7)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桃花心木 (7)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桃花心木 (7)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桃花心木教学设计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教学目标: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

2、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抓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

3、独立自主的心。并当堂积累这些重点句子。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2.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3.拓展阅读苦难后退,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教学重难点:一是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二是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

4、本单元的主要要求:抓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2.复习学奕两小儿辩日匆匆蕴含的道理。3.导入新课,看看桃花心木又将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二、检查预习。1.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桃花心木,师出示图片和文字介绍。2.介绍作者林清玄,师出示,回顾学过的课文和时间赛跑。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按要求,默读短文。(1)种树人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2)种树人为什么要这样做?(3)如果不这样做,结果又会怎样呢?(4)桃花心木给了作者什么启示?三、思考交流。1. 种树人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强调使作者感到奇怪

5、的三个层次。2.种树人为什么要样做?理解树木的“不确定”,强调种树的方法就是要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3.如果不这样做,结果又会怎样呢?强调“如果.就,一旦会”4.桃花心木给了作者什么启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联系生活重点理解人的“不确定”,并注重背诵积累。5.结合课文内容,引出本课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联系五年级学过的白杨,加深印象,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6.填空小练习,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无论树的成长,还是人的成长,都要学会在_中生活。树木要成长,就要自己学会_;人要成长,就要学会_。四、拓展阅读。1.花清渊的苦难后退, 说说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通过阅读,明白:人生难免有绝境,只要不放弃,就会有生的希望。2.用名言概括。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五、课后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1.读花清渊的做一粒咖啡豆,说说你明白了什么?2.读林清玄的生命的化妆,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六、板书设计。 桃花心木 借物喻人种树 育人不确定学会找水源 经得起考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