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面分值:100分 时长:120分钟 适用范围:高一年级一、选择题(本题6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赍发(j) 平仄(zh) 拊掌( f) 束之高阁(sh)B潜心(qin) 相勖(x) 舳舻(zh) 悄然(qio)C咎言(ji) 梵文( fn )商榷( qu) 蕈菌(xn)D敛裾(j) 訾詈(l ) 瞥见(pi) 造诣(y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不加思索 沧海一栗 冯虚御风 浅尝辄止B衷心喜悦 豁然开朗 推祟备至 责无旁贷C书生意气 星辉斑斓 天伦之乐
2、以身作则D黯然泪下 阴谋鬼计 开诚布公 坚忍不拔3.下列句中黑体字的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 )A.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见:看见B.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危:严肃C.唯昭质其犹未亏 昭质:光明纯洁的本质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愉快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今天参观的石窟造像群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堪称当时的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B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人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C在那些父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的孩子身上,往往笑容更多,幸福感更强,抗挫折能力更突出,看待世界也更加宽容。D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中国的
3、航天事业开创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红楼这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经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八十回。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着大址的石窟群,大小石窟俯拾即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在对待利比亚局势的态度上,英国又一次紧跟美国顺风吹火,这纯系英美关系的惯性使然,尤其显示了它们当前特别需要相互借重的一面。王校长的一席话果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与会的人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写
4、手逐渐作为一个职业发展起来。一时间网络平台的文坛泥沙俱下,多数作品难称文学之名。读古代典籍,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否定古代的一些人士,其实我们没有资格对古人嗤之以鼻,因为我们现在自以为是的观念意识又有多少不属于发昏之列呢?A. B. C. D. 6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B诗经从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500年间的社会生活。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诗经以五言诗为主,间有杂言。普遍采用“赋”、“比”、“
5、兴”的艺术手法。“C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楚辞收集了屈原、宋玉、贾谊等人的诗赋,由西汉刘向编辑。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D游褒禅山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人称王荆公、王文公。二、背诵默写(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7、完成下列名句默写(1)开荒南野际,。 (2),悠悠我心。(3) ,虽九死其犹未悔。 (4)总角之宴, 。(5)舞幽壑之潜蛟,。 (6)纵一苇之所如,。(7)在涉江采芙蓉中,“ ,”两句,运用比兴的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的意境。(8)我们经
6、常说:只要尽力了,就不遗憾,游褒禅山记中揭示这个道理的句子是:_,_。三、古诗鉴赏(本题2小题,共计6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送杨山人归嵩阳 高适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注】动:近。传说尧时有老人击壤于道,歌曰:“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老人所唱的歌,后人称击壤歌。山人:一般指隐士高人或与世无争的高人;又指山野之人或山里之人,谦称;旧时以修身,悟道,一般不与世俗人来往,选择在山水美好之地参悟自然、宇宙规律之人
7、。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诗人近十年未到嵩阳,人事变迁老友难相见,诗人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B.五、六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地点,景象凄凉残败,使诗人不由得泪下沾衣。 C.诗歌中说的“不我招”,体现出诗人对杨山人自在超然的田园隐居生活的欣羡。 D.本诗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祝友人前路顺利,并深切地表达了别后相忆之情。9.直抒胸臆是高适诗歌的主要特点,除此之外,本诗还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四、文言文阅读(本题4小题,共计14分)兰亭集序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8、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
9、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10.对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俯察品类之盛盛:热闹B.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此,这 C.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D.列坐其次 次:序次11对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引以为流觞曲水亦足以畅叙幽情及其所之既倦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相同B.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不同C.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不同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相同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
10、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B.第二段先叙事,说的是“人之相与”之“乐”,本段即由此生发议论,从“欣于所遇”说到“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再到“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归结为“死生亦大矣”。C.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D.作者感慨时光易逝,往昔不再,人的生命的长短都由造化的安排,最后都会消失。所以作者才发出“岂不痛哉”的感叹。1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8分)(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4分)(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4分)五、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8分)(一)
11、阅读下面两段话,回答416题(10分)故都的秋节选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
12、家虫。4这两段写槐树的落蕊和秋蝉的残声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15 第一段画线句子描写了怎样的景色?突出了故都之秋怎样的特点?(4分)答:16 第二段主要采用什么手法来写?写秋蝉就“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的意图是什么?(4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8分) 哭佩弦 郑振铎从抗战以来,接连的有好几位少年时候的朋友去世了。 哭地山、哭六逸、哭济之,想不到如今又哭佩弦了。在朋友们中,佩弦的身体算是很结实的。矮矮的个子,方而微圆的脸,不怎么肥胖,但也决不瘦。一眼望过去,便是结结实实的一位学者。说话的声音,徐缓而有力。不多说废话,从不开玩笑;纯然是忠厚而笃实
13、的君子。 他教了三十多年的书,从来不肯马马虎虎的教过去。每上一堂课,在他是一件大事。尽管教得很熟的教材,但他在上课之前,还须仔细的预备着。象这样负责的教员,恐怕是不多见的。他写文章时,也是以这样的态度来写。我上半年为文艺复兴的“中国文学研究”号向他要稿子,他寄了一篇好与巧来;这是一篇结实而用力之作。但过了几天,他又来了一封快信,说,还要修改一下,要我把原稿寄回给他。我寄了回去。不久,修改的稿子来了,增加了不少有力的例证。他就是那末不肯马马虎虎的过下去的! 他的主张,向来是老成持重的。 有一天,在燕京大学一位友人处晚餐,我们热烈的辩论着“中国字”是不是艺术的问题。向来总是“书画”同称,我却反对这
14、个传统的观念。大家提出了许多意见。有的说,艺术是有个性的;中国字有个性,所以是艺术。又有的说,中国字有组织,有变化,极富于美术的标准。我却极力的反对着他们的主张。我说,中国字有个性,难道别国的字便表现不出个性了么?要说写得美,那末,梵文和蒙古文写得也是十分匀美的。 当时,有十二个人在座。九个人都反对我的意见,只有冯芝生和我意见全同。佩弦一声也不言语。我问道: “佩弦,你的主张怎么样呢?” 他郑重的说道:“我算是半个赞成的吧。说起来,字的确是不应该成为美术。不过,中国的书法,也有他长久的传统的历史。” 这场辩论,我至今还鲜明的在眼前。但老成持重,一半和我同调的佩弦却已不在人间,不能再参加那末热烈
15、的争论了。 这样的一位结结实实的人,怎么会刚过五十便去世了昵? -我说“结结实实”,这是我十多年前的印 象。在抗战中,我们便没有见过。在抗战中,他从北平随了学校撤退到后方。他跟着学生徒步跑,跑到长沙,又跑到昆明。还照料着学校图书馆里搬出来的几千箱的书籍。这一次的长征,也许使他结结实实的身体开始受了伤。 在昆明联大的时候,他的生活很苦。他的夫人和孩子们都不能在身边,为了经济的拮据,只能让他们住在成都。听说,食米的恶劣,使他开始有了胃病。他是一位有名的衣履不周的教授之一。冬天,没有大衣,把马伕用的毡子裹在身上,就作为大衣;而在夜里,这一条毡子便又作为棉被用。 有人来说,佩弦瘦了,头上也有了白发。我
16、没有想象到佩弦瘦到什么样子;我的印象中,他始终是一位结结实实的矮个子。 胜利以后,在北平,他还是过得很苦。他并没有松下一口气来。 暑假后,是他应该休假的一年。我们都盼望他能够到南边来游一趟。谁知道在假期里他便一瞑不视了呢?我永远不会再有机会见到瘦了后的佩弦了! 佩弦虽然在胜利三年后去世, 其实他是为抗战而牺牲者之一。那末结结实实的身体,如果不经过抗战的这一个阶段的至窘极苦的生活,他怎么会瘦弱了下去而死了呢?尽管有许多人发了国难财,胜利财,乃至汉奸们也发了财而逍遥法外,许多瘦子都变成了肥头大脸的胖子,但象佩弦那样的文人、学者与教授,却只是天天的瘦下去,以至于病倒而死。就在胜利后,他们过的还是那末
17、苦难的日子,与可悲愤的生活。 在这个悲愤苦难的时代,连老成持重的佩弦,也会是充满了悲愤的。在报纸上,见到有佩弦签名的有意义的宣言不少。他曾经对他的学生们说,“给我以时间,我要慢慢的学”。他在走上一条新的路上来了。可惜的是,他正在走着,他的旧伤痕却使他倒了下去。 他花了整整一年工夫,编成闻一多全集。他既担任着这一个工作,他便勤勤恳总的专心一志的负责到底的做着。闻一多全集的能够出版,他的力量是最大的;他所费的时间也最多。我们读到他的闻一多全集的序,时于他的“不负死友”的精神,该怎样的感动。 一多刚刚走上一条新的路,便死了;如今佩弦又是这样。过了中年的人要蜕变是不容易的。而过了中年的人经过了这十多年
18、的折磨之后,又是多末脆弱啊!佩弦的死,不仅是朋友们该失声痛哭,哭这位忠厚茑实的好友的损失,而且也是中国的一个重大的损失! 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七日写于上海(有删改)【注】佩弦,即朱自清。1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文章开篇连用四个“哭”字,突出去世的朋友之多;再用“想不到”“又”,进一步表现出对朱自清去世的惊讶和痛惜之情。 B 朱自清的性格老成持重,关于“中国字”是不是艺术的问题他并不完全认同作者的观点,但碍于朋友情面,“一声也不言语”。 C 结尾用“蜕变”一词,强调中年人负重前行,走上新的人生道路实属不易,感叹中蕴含着对朱自清、闻一多勇于改变的敬
19、意。 D 本文以朋友的身份追忆了与朱自清交往的点点滴滴,叙述描写与抒情议论有机融合,传神地勾画出朱自清学者文人的形象。18.作者为什么说“其实他是为抗战而牺牲者之一”?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19.文章反复提到佩弦“结结实实”,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六、名著导读(5分)20. 请用一个情节或事情简述觉新逆来顺受的性情特点七、语言文字运用(5分)21.华明中学高一三班张峰拾到一个钱包,写了一则招领启事,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招领启事本人于4月5日上午在学校体育馆拾得钱包一个,内有手机、手表、人民币305元、钥匙,请大家两日内前来认领,过时不候,深表感谢。 张峰 2018年4
20、月10日八、作文(30分)22.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不得套作,字数700字左右。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模块考试试卷答案1、B 2.c 3.c 4.A 5. B 6. B 8.B 10. D 11.c 12.A 17、B7. (1)守拙归园田 (2)青青子衿 (3)亦余心之所善兮 (4)言笑晏晏(5) 泣孤舟之嫠妇 (6)凌万顷之茫然 (7)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21、8)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诗歌鉴赏答案9.对比:三、四句故人“不复见”与三十六峰“犹眼前”对比,诗人慨叹青山依旧,故人难见,传达出物是人非之感。以乐景抒哀情(反衬):五、六句描写二月柳色飞莺报春的迷人景色,却惹动诗人离情,更显悲哀。用典:七、八句化用击壤歌,描写朋友杨山人凿井耕田的隐居生活,赞叹其超然世外的恬淡隐居生活。 13.翻译(1) 借以放眼纵观,舒展胸怀,足以尽享视和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2)我一向认为把生和死看作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虚妄的。14、流露了作者眷恋故都之秋自然风物的真情。15、写出故都之秋清、静的景色,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之情。16、用南
22、国秋天的蝉鸣反衬北国秋蝉啼唱的特点,“像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亲切向往、眷恋之情。18、抗战时国家动荡,颠沛流离的生活损害了健康;抗战时亲人被迫离别,生活清苦而身染重病;抗战时坚持学者本分,心中悲愤而承受苦难。 19、突出朱自清“结结实实”的外貌特征;强调朱自清忠厚笃实、认真负责的个性特质;对比突出朱自清形象的变化,表达作者对朱自清早逝的痛惜和悲愤。20、成家前的觉新是一个积极接受新思想的青年。他认真地吸取知识,并期待着朦胧的爱情。可是父辈用拈阄的方法为他定了门亲事,匆匆完婚,他只能顺从。高老太爷死后,瑞珏的产期到了。陈姨太借口“血光之灾”,要瑞珏去城外生育。觉新送瑞珏到城外一间久已没人住过的小屋去。四天后,觉新来看瑞珏,听到她在屋里凄惨的叫声,陈姨太却吩咐不许觉新进产房,没有人敢来为他开门。瑞珏叫着觉新的名字苦楚地死去了,两人未能见上最后一面21、招领启事中的钱数不能具体,以防有人冒领,应将“305元”去掉; 招领的对象是失主,不是大家,改为“失主”; 缺少认领的地点、对象,应写具体:到高一三班找张峰接洽; “过时不候”,不够礼貌,应改为:敬请及时; “深表感谢”,不合招领启事的语境,应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