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北京的春节(11)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3124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北京的春节(11)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北京的春节(11)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北京的春节(11)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北京的春节(11)_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北京的春节(11)_人教新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教学设计“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

2、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学目标: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

3、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杂拌儿、榛子、栗子、爆竹、风筝、逛庙会、走马灯、零七八碎、万象更新、张灯结彩”等词语。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

4、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恭喜,创设春节的喜庆气氛,

5、引导:听到这首歌,我们就想起了热闹的春节。2.出示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1)全班同学拍手打节奏吟唱歌谣。(2)这首童谣说的是什么内容?3.揭示课题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先生,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板书:6 北京的春节)齐读课题。4.简介作家老舍先生二 检查生字词1.生字:指三名同学读生字,然后齐读一遍,再分析难读、难写字。2.词语:开火车读词语一遍

6、,纠正字音。3.指导读轻声、儿化、多音字三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快速浏览课文。2.思考:(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叙述的?(明确:时间)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2)本文中春节的重要日子有哪些?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红火、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四 分清详略,合作研读.引导学生找出详

7、写的部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分成“腊八”队、“除夕”队、“正月初一”队、“正月十五”队四个小队,各小队选一个高潮部分,在小组内自学、研讨:(1)详细写了什么,说给大家听。(2)哪里写得好,读给大家听。(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五 小队竞赛,交流研讨(一)交流形式1.分为“腊八”队、“除夕”队、“正月初一”队、“正月十五”队展开竞赛。2.按小组所代表的时间先后确定发言顺序。3.每个小队一个小组代表发言,其他队员补充,其他小队也可以补充。(二)“腊八队”汇报1.“腊八”详细写了什么?2.在介绍“腊八粥”和“腊八蒜”时,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是用并列的方式来写的。3.哪里写得

8、好?读给大家听一听,说说感受。4.其他队员补充,教师指导、小结。(三)“除夕队”汇报1.“除夕”详细写了什么?2.这一部分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写的?(总分)3. 哪里写得好?读给大家听一听,说说感受。4.其他队员补充,教师指导、小结。(四)“正月初一队”汇报1.“正月初一”详细写了什么?2.这一部分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写的?(对比)3. 哪里写得好?读给大家听一听,说说感受。4.其他队员补充,教师指导、小结。(五)“正月十五队”汇报1.“正月十五”详细写了什么?2.这一部分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写的?(总分总)3. 哪里写得好?读给大家听一听,说说感受。4.其他队员补充,教师指导、小结。六 回顾全文,

9、学习表达1.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2.学生交流。3.教师小结:按一定顺序(时间顺序) 有详有略(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七 达标检测1.说一说:找出课文中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2.写一写:我的春节,详写一件事,略写一两件事八 布置作业 1.把小练笔我的春节写完。2. 阅读语文主题学习第二本走进民族村第一单元,了解一些节日习俗,感悟节日的情思。 九 板书设计 6 北京的春节 详 详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时间 有详顺序 详 详 有略 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热闹 喜庆 红火评测练习:1.说一说:找出课文中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2.写一写:我的春节,详写一件事,略写一两件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