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课题9、和田的维吾尔教学目的1、读通课文,积累“铺天盖地”等词语和生动的句子2、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3、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难点关键教学重点:了解和田维吾尔人的特点以及维吾尔族的民族风俗教学难点:受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步骤师生双边活动个体设计一、导入新课1、请大家欣赏我们新疆好地方2、师:知道我们今天要去哪里吗?(新疆)对,今天我们要走进新疆的和田,走进和田的维吾尔族(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1)做到正确,流利,多读几遍(2)联系注释了解词语意思(3)画出
2、最能概述维吾尔人特点的语句2、检查自学情况三、加深感悟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1、刚才自读中你们都画了哪些最能概述维吾尔人特点的语句?2、根据上面句子的内容,填一填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3、。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的维吾尔()的维吾尔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的维吾尔3、再读,朗读中加深理解(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其他想像作者所描绘的景象(2)指名
4、反馈,你听到了什么?(3)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你读出了什么(4)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维吾尔人的其它特点板书设计9、和田的维吾尔豪气乐观(豁达乐观)酷爱土地爱美能歌善舞课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到以下几方面可以继续保持:1、解读教材、深入研读的基础上挖掘文本要点提炼成课堂内容。2、在文本教学的同时,比较巧妙地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3、教态比较自然大方,待生亲切,与学生关系默契。4、教学设计线索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围绕中心句“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组织教学,回环反复、逐层深入。5、多媒体运用恰当充分,图片、歌曲的插入不累缀,给人立体直观的感受。6、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能够及时到位地评价,并能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