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轻巧夺冠33715-16苏教版(无)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
2、添辉。 一、积累与运用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给下面加粗词注音。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
3、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何侍而往( )猝然( )环谒( )厄运( )2根据注音填写词语。白j_过隙 tio_望出 ch_痛 tn_塌3运用下面词语各写一句或几句话。徜徉: 兴致勃勃: 4根据提示默写。(1)故园东望漫漫,_。(2)_,何人不起故园情。(3)深林人不知,_。(4)_,思君不见下渝州。(5)山际见来烟,_。(6)_,长河落日圆。(7)是故聪与敏,_;_,自败者也。5填空题。(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
4、自鲁迅的_,这部集子收录的是他回忆_生活的文章。(2)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_,如_。(3)最后一课的作者是_国作家_。在这篇小说里,作者充分利用了短篇小说的特点,运用了_的艺术手法,选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表现的历史事件和人民的悲痛的感情。(4)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作者是_,他不仅是伟大的_,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史上的”。6名著阅读。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怎么啦孙?”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认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那你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
5、又马上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一样都是分开的”这段文字选自_,作者是_。7口语交际50年代,有一次周总理批阅完文件,顺手把钢笔放在桌上,就接受一个美国记者的采访。那个记者看到桌上放的是一支美国派克钢笔,便问:“请问总理,你们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完说:“提起这支笔啊,那可说来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1)美国记者的提问想说明什么?(2)周总理的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8综合性学习。某社区开展社区文化创建活动。假如你是该社区的请参与建立文化长
6、廊的主题活动。社区新建的文化长廊,用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展示社区在“创文明,建和谐”活动中取得的。现在设置了“邻里剪影”和“爱心快递”两个栏目,请你根据主题,仿照已有栏目名称,再设置两个栏目。(不要与已有的栏目名称重复)栏目一:_栏目二:_二、阅读理解 十三岁的际遇(选文)才进校门,高年级同学就带着我们参观北大图书馆。当时,好像还看了一个介绍图书馆的纪录片。入学之初那句颇为雄壮的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在图书馆大楼的映衬下骤然显得苍白无力。我紧闭着嘴,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的感觉:四百万册图书!实在难以想象。而其中我所读过的,大概连这个数字的最小的零头都不到吧!不知怎么
7、,我回忆起了1983年在青岛过夏令营时发生的一件事情:记得那时灯已熄了,我们躺在床上,随意聊着天儿。我和领队的那个小小的女老师正说得津津有味,我上铺的女孩却忽然哭了起来。我们惊讶地问她怎么了,她呜咽着答道:“你们知道得那么多,可我什么也不懂”如今,我和女老师的谈话早忘得一干二净了。可那女孩子的呜咽反倒长久而清晰地留存在心中。当我随着面孔尚未记熟的新同学一起走出图书馆的时候,我似乎刚刚理解了那因为自己的而抽泣的女孩1请用一句话概括出这段文字的内容。2 读了选文你获得了北大图书馆的什么信息?3作者为什么感到自己入学之初的雄壮的誓言“在图书馆大楼的映衬下显得苍白无力”?4作者为什么此时想起了夏令营中的小女孩哭泣这件事?5回顾全文想一下:这篇文章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三、作文(50分)题目:记一件有趣的事提示与要求:写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