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48).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9953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4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4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4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4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记念刘和珍君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清文章思路;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理 解记叙文中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表达中心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 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 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授课题目记念刘和珍君拟3课时第1课时明确目标1、介绍“三一八”惨案发生的时代背景。2、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

2、清刘和珍烈士的事迹。重点难点重点:理清刘和珍烈士的事迹难点:学会从具体事实中体会事件的意义, 从人物的具体言行中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课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 课文导入在我国文学史上,闪烁着一颗璀璨的巨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 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通过一件小事,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拿来主义。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这位巨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鲁迅先生。二、 解题和介绍时代背景今天学习的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选自华盖集续编。记念,我们现在一般写成“纪念”、“记”与“纪”在这里含义是相同的。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一篇

3、 文章?这就要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大家可以先读一下注释,看过后对其 中不懂的地方还可以提出来。教师着重介绍以下几点:学生阅读注释,了解背景(一)一九二六年,我国的北方还在军阀政府的统治下,掌握政权的是北洋军阀皖系头子段祺瑞。当时占据着东北的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关内进军,遇到了国民军将领冯玉祥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便公开出面,在三月十二日派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入天津附近的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三月十六日,日本帝国主义纠集英、美、法等八国公使,借口维护一九一年八国联军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并组织起新的“八国联军”,准备武力进攻。三月十八日,北京

4、人民在天安门集会抗议,后又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下令卫队开枪镇压群众,群众死四十七人,伤一百五十余人,造成“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烈士就是在这次惨案中遇难的。(二)“三一八”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一些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言,诬陷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被“民众领袖”(指李大钊同志等)盲目地引入“死地”。(三)当时鲁迅先生在北京任教并编辑新文学刊物。面对反动黑暗的统治,他无 比愤慨,对爱国的青年学生被残害,他万分哀痛。他不赞成搞徒手请愿,但是在烈 士的血痕中,他看到了希望。“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写了好几篇倬念文章,记 念刘和珍君是其中

5、影响最大的一篇。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要求:(一)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二) 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三)把记叙刘和珍烈士事迹的内容理出来,准备复述。(学生自读、议论,教师巡视。)四、学生复述刘和珍的事迹。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有一定的难度,一些词句不容易 理解,大家归纳的段意也不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我们将留到下一步讨论,现在先请 大家根据课文,简要地讲一讲刘和珍烈士的事迹。学生讲述后,教师归纳:文章中记叙刘和珍事迹主要在一、三、五段,记了三 件事,虽然写得简略,但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第一件事是“毅然预定”全年的莽原周刊(板书“毅然”)。从这个“毅然”的行动里能让我们了解

6、到什么呢?(对进步思想的追求,对鲁迅作品的热爱)。第二件事是参加女师大学潮斗争,“不为势利所屈”,对母校的前涂(同“途”) 学生阅读课文 “黯然至于泣下”(板书“黯然”)。在这里,“黯然”一词,表现了什么心情?(对学校的前途,对同学的未来深深地优伤)。第三件事是“欣然前往”执政府前请愿而遭残害(板书“欣然”)。从这个“欣 然”里又能显示出刘和珍的什么品质?(一片爱国的热忱)。因此,鲁迅先生把刘和珍等称作“真的猛士”是有这些事实为依据的。刘和珍 烈士与杨德群烈士等为国为民,爱憎分明,见义勇为,确实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 国的青年”。学生复述刘和珍的事迹五、布置作业:(一)进一步朗读全文,修改各自在作业本上写的各段的段意;(二)找出文章中议论和抒情的语句。因材施教: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