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语文(河南)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周周清十.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9770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河南)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周周清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河南)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周周清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河南)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周周清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河南)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周周清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河南)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周周清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得分_卷后分_评价_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翘起/翘首锐利/睿智跳蚤/搔首弄姿B秘密/秘鲁 纤夫/纤弱 手卷/卷土重来C坚韧/忍耐 喧嚣/宣传 遒劲/劲头十足D沉檀/擅长 田畴/踌躇 题跋/拔苗助长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徘徊一刹那磨肩接踵细致入微B隧道储藏室络绎不决别具匠心C抵御懒洋洋毫无顾忌长途拔涉D臃肿风俗画无动于衷车水马龙3(2019镇江)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古人写信,内容包罗万象,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

2、。在书信中,人们议论时政、品尝诗文、训诫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讨论物价等等。所以,书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1)第处语序不当,应将_与_互换位置。(2)第处结构混乱,应将_删去。(3)第处搭配不当,应把_改为_。(4)第处成分赘余,应删去_。4(2019郑州五中月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_,_。_。_,_,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

3、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文”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A BC D5古诗文默写。(6分)(1)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2)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3)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净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诗句是:_?_。(4)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描绘山高水清的句子是:_,_。6(2019焦作期末)下列关于昆虫记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B作者通过仔

4、细观察后,深刻地描绘了多种昆虫的生活,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习性、活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种种描写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睿智和哲思跃然纸上。C昆虫记行文生动活泼,语言诙谐,读来充满了盎然的情趣。D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郭沫若评价它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共7分)材料一近年来,学前教育成为教育热点话题之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能输,不能等,教与不教,就是不一样”等观念,成为许多家长的共识。许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更注重教育的即时效应。幼儿园“

5、小学化”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材料二当前学前教育的问题一方面是供不应求,另一个方面就是应试倾向,幼儿园“小学化”。群众对此反应强烈。发展学前教育,一要政府重视,加大投入;二要向公众普及对学前教育的正确理解,避免再走弯路。材料三漫画拔苗助长(1)请概括出材料一、材料二两则材料所反映出的共同的问题。(3分)(2)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材料三中图画的内容,并谈一谈自己的感悟。(4分)二、古诗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共5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8“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6、?(50字以内)(2分)9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请品味尾联中“送”字的妙处。(3分)(2019洛阳洛宁县期末)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013题。(共10分)(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二)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

7、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节选自苏轼赤壁赋)【注释】既望:农历十六日。属:致意,引申为劝酒。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冯(png)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冯:通“凭”,乘。虚:太空。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2)水中藻、荇交横()(3)盖竹柏影也()(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12语段(一)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2分)句子:_理由:13作者在语段(一)中说自己是“闲人”,请说一说其中隐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并结合语段(二)的内容说说“闲人”在夜游赤壁时是怎样表现的。(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