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捞月亮一、 教材分析1本次听说训练是在学了听广播、看电视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听故事后复述故事大意的能力。2听说训练分三步进行:先粗知大意大意,再回忆故事的内容,最后讲故事的在概内容。二、 教学目标1能认真地听故事,记住故事的主要内容,能说出故事的大概内容。2懂得遇事要动用脑筋,对孩子不能宠爱。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讲述故事的大概内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边听边记的习惯及讲述时的表达能力。做到语句通顺、连贯,内容完整。四、 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好捞月亮的故事录音。五、 教学时间:1课时六、 教学过程1揭题,明确本次听说训练要求。指名读听说要求及听说内容。本次听说训练的要求是什么?(听故事,说出故
2、事的大概内容。)2导入新课,听故事,粗知内容。(1) 自由读听说提示,思考:要怎样把故事的大概内容说完整?除提示的三点要求外,强调边听边记的方法。(2) 指名计课文,进一步明确三个步骤: 粗知大意。回忆内容。讲述故事。3指导听说训练。(1) 听故事录音,边听边故事中的人物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故事主要讲一件什么事?(2) 指导学生讲故事。 自由轻声说。 四人小组交流。 指名一学生上台讲故事。(3) 讲后评议:故事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是否清楚? 讲述时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声音是否响亮,态度是否自然大方? 普通话是否标准?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动脑筋。看起来捞月亮
3、是可能的,但动了脑筋,居然也“捞”起来了。另一方面,外婆的话也很有道理,对孩子不能过分宠爱,不能事事顺从。春游 一、 教材分析1本次习作训练要求实地观察,把看到的景物有重占地写下来。来源:Z&xx&k来源:学+科+网2本次习作要求选好观察点,“定点观察”适宜于登高环视景点。“移动观察”适宜于边走边看。但都要注意抓住重点,不面面俱到。3抓住“春”字,写出春天的特征。二、 教学目标1学会选择观察点,有重点有顺序地观察景物。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2能有重点地把春游中看到的景物写下来。3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陶冶情操。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选好观察点,有顺序观察。教学难点:如何把重
4、要的景点写具体。四、 教学准备在春游的过程中,有意说地选择几个观察点,指导学生有重点有顺序地作“定点观察”及“移动观察”。五、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 教学目标 1明确本次习作训练的要求,能把看到的景物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来。2学会欣赏景点的观察方法,了解观察顺序即文章的写作顺序。(二) 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明确本次习作训练的内容和训练的要求。(1)出示课题春游 ,请学生根据本次春游的地点,把题目补充完整。(2)默读课文中的习作提示。 理解“定点观察”和“移动观察”。 明确观察顺序就是记叙顺序,这样才能把看到的景物质写清楚。2确定本次习作的内容及记叙顺序。(1) 春游中到了哪些景点?看到了哪些景物?(2) 看到了这么多景物,怎样抓住重点写具体?不能记流不账,要突出得点把看到的景物中印象较深的写下来,其余的可以简略。3学生开始习作。第2课时(一) 教学目标1学生继续作文2评议作文,指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记叙观察到的景物。(二) 教学过程1学生继续习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写得是否是有条理,有重点。2选择一、二篇作文,进行评议。(评议重点:写作顺序、写作重点。)3修改,誊清习作。来源:学。科。网Z。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