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无论是解读它还是教学,都要依照文体进行。大凡说理性文章,解读多从结构和语言入手。这篇课文第一节提出本课说理的话题礼貌,然后通过三个例子说明礼貌待人的好处,最后对所谈礼貌问题进行总结。层次非常清晰,这恰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符合人的认识规律:提出问题寻找事例加以说明,最后得出结论。本单元第一篇爱如茉莉的结构也是如此:“我”提出爱如茉莉的话题,继而作者通过两个父母相互关爱的场面,向读者证明父母之爱虽像茉莉平淡无奇但很深厚,最后一节呼出“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的结论。这就告诉我们,作者的行文有着严密的逻辑顺序,并不是随意而为。就像朱光潜先生的一个比喻,写作就像排兵布阵,一兵一卒
2、摆在何处都要进行严密的安排。说理性文章的语言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准确、恰当,不拖泥带水。这篇课文也是如此。不过这篇课文的语言在拥有以上特点的同时,还鲜活、生动、有趣,读来感到亲切动人,如在眼前。比如第一个例子中对牛皋和岳飞问路的描写,很好的反映出两个人的不同性格。牛皋面对老人是在马上“吼道”,极为不礼貌,且出言不逊。而岳飞则有明显不同。他问路时先离镫下马,然后向前施礼”,且彬彬有礼。为达到同样的目的,两人的言行举止迥然不同,必然带来与人交往中的不同结果。正如书中所言:“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形象化的语言,所举例子生动,从而更好说明了文章所谈之理。其余两个例子的语言也是如此,不再赘述。教参中
3、列举了文章从正反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不可否认课文的主体是三个例子,如果仅仅从正反来认识三个例子远远不够。它们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为结构的相似性。三个例子,都是在例子后缀取一个礼貌待人的好处。二为例子选取的典型性。三个例子的选取非常典型,非常能够说明礼貌待人的好处。比如第二个例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却非常有说服力。三为例子排列的特殊性。三个例子的排列,并非随意而为,而是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体现作者构思的精巧。前两个例子是礼貌待人产生的好处,有古有今,而第三个例子别有深意。它意在通过周总理的例子告诉我们,礼貌待人的基础是人要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很高的文化修养。舍它,其余都是空中楼阁。例子的选择,为本单元习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要想表现小能人的特点,例子的选择一定要精到,而且要有次序,逐层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