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分析中国农业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84566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分析中国农业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分析中国农业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分析中国农业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分析中国农业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分析中国农业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浅谈分析中国农业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了实现我国经济腾飞及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国一直在探索农业发展道路,并在农业科技、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现代中国农业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等方面存在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发展必须确定明确的目标,选择适合我国实情的农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自 1978 年中国率先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已基本摆脱了短缺状况。粮食产量由 1978 年的 3.05 亿吨增加

2、到了目前的 5 亿吨以上,已经实现了总量大体平衡,丰年略有节余。(2)农村废除了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人民公社制度,普遍实行了以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经营体制和村民自治的社会体制。(3)基本上废除了由政府统一定价、实行国家计划收购、配给性销售的农产品流通体制。除粮食外,其余的农产品目前都已实行由市场定价、自主流通的体制。(4)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农村已有 1.2 亿劳动者在乡镇企业中就业,乡镇企业的生产总值已占农村社会生产总值的 65%以上。(5)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绝大多数农民摆脱贫困。50 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科学技

3、术的巨大进步和物质投入的增加,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用世界上 7%的土地养活了 22%的人口,而且使农民生活从温饱迈向了小康,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但我国目前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 1.2 亩,同世界各国相比,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及世界人均耕地的 32%、美国的 10%、法国的 28.5%、加拿大的 4.8%、澳大利亚的 3%。今后 15 年,我国的耕地还要继续减少。耕地不断减少将把我国粮食生产推到越来越狭窄的空间中,这给农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2)耕地质量退化。

4、耕地质量退化是影响粮食产出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料表明.我国 21%的耕地缺少有机质,51.5%缺磷,24%缺钾,14%磷钾俱缺,土壤有机质小于0.6%的农田达 11%;在微量元素方面,钾、锰缺乏的耕地面积已占 70%左右。此外,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灌溉水污染、酸雨等已开始对粮食产量增长构成威胁。(3)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农业很难实现规模经营,直接影响农产品商品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收益持续下降,农业的比较优势弱。据统计,1978 年一 1992 年,我国主要农产晶收购价格上涨速度都大大快于国际市场,上涨幅度均超过 1 倍以上,最高达到

5、 10 倍。这就使国内市场的几种主要农产晶价格与国际市场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农业的收益急剧下降,农业比较优势减弱。(5)资源及生产技术的制约。我国人多地少是显而易见的基本国情,小规模家庭经营格局有继续长期存在的客观基础,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各种技术手段的运用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在整体上仍相当落后,大多数地区仍然沿用传统精耕细作技术,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化肥使用品种及数量不当,优良品种推广面积有限。(6)水资源缺乏及污染严重问题,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人口与环境配置不协调,造成对环境的巨大压力,也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随着中国式的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农业和农业

6、经济与非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业的比较效益开始滑坡,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也开始下降。因此,解决农业发展的瓶颈、寻找新的农业增长点、实现三个方面突破是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趋势。一、建立规模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经营体制的突破,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现行的农业经营体制是建立在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的经营基础之上的小规模经营方式,这种农业生产的小规模分户经营模式在改革初期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这种小规模的农业经营体制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种矛盾不仅从客观上阻断了农业产业链的有效连接,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抑制了农业增收潜力。而且还阻碍农

7、村土地的适度规模化流转,使目前的农业生产工具仍处于一种人畜犁耕的原始状态,迟缓了农业机械化的研发与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仍停留在农产品总量的增加和化学肥料与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上,阻碍了优质化、无公害化生产技术的使用与研发;使农村土地的价值仍处于一种单一的原始的农产品产出效益上,而无法转化进行交易,用来从事农业扩大再生产并从其中获取更多利润的资本。因此,建立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模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二、建立专业化的农业分工模式,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突破,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农业生产成本过高是导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影响农业成本过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业专业化分工的缺

8、乏,应该说在农村绝大多数地方还没有专业化分工的概念。现实的情况是一个家庭独自承担。这种缺乏农业分工的经营模式,一方面增大了农业劳动者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增大了农业生产者的农业的风险。如因缺乏专业化种性识别能力,农户在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选购与识别上,容易购买到假货或质价不符的农资产品而上当受骗,导致损失惨重;在农业品种和产业结构上,因缺乏专业化的市场调查和专业化信息分析,容易盲目模仿而造成农业品种和产业结构的雷同,导致农业产品的积压或腐烂,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尴尬局面。因此,建立专业化的农业分工经营模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长期目标。三、建立企业化的法人治理模式,实现农业组织形式的突

9、破,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最终选择。目前中国农业发展的弊端不仅表现在农业经营规模小、农业经营主体分散,而更突出地表现在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和农业的合作体系不健全。而一个规范、有效的农业组织形式和农业合作体系的形成和建立,对加速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在农村的不少地方现在也成立了一些农业中介组织,但由于这些中介组织是独立于农业生产者之外的利益团体,相互间没有利益关联。在缺乏规范的经营管理和基本的商业道德的经营环境下,面临利益冲突时,最先受到利益伤害的总是农业生产者。所以,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在农业中介组织很难得到保障。农民也很难从中得到利益和实惠。因此,加快建立农民自己的农业组织形式和农业合作体系,是中国农业未来的最终选择。当然,要实现上述三个方面的突破会面临很大的难度,因为它不仅需要人们观念的改变,而且更需要体制的创新和政策的保证。因此,它的形成、产生和发展也许还需要一个艰难的历史过程,但无论怎样,它终将成为中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未来的农业是真正的高科技行业。我国农业的先天不足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农业靠天吃饭,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极度低下;集约化、可持续发展进度缓慢,种种压力日积月累,使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