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标要求素养解读1.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2.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3.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认识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就。2.结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和外交成就,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时空坐标知识点1全面建
2、设社会主义和“文化大革命” 明历史时空记牢客观史实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中共八大:1956年。(1)内容大会宣布: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意义: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1)内容: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2)影响:这个论述为认识中国基本
3、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开展起来,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3探索中的失误(1)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2)危害:1959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4调整国民经济(1)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2)意义: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5建设“四个现代化”(1)时间: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2)意义: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
4、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辨析比较“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的特点是高指标、瞎指挥和浮夸风;突出表现为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高速度;错误实质在于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忽视了中国经济落后的国情,与生产关系无关。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共产风”;突出表现为追求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错误实质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二、“文化大革命”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2过程(1)开始:1966年,全面发动。(2)“全面夺权”:1967年初,“全面夺权”的“一月风暴”发生,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的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
5、,工厂停工,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3)1971年,党中央成功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4)1972年和1975年,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领导进行了各方面的整顿,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5)1976年,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3性质:“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误区警示“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是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历史时期,这一
6、时期我国的国家性质没有变,在军事、外交、科技等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否定“文化大革命”,但不能否定“文化大革命时期”。研史料实证探究历史本质探究点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探索史料一有可能调整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也必须估计到当前经济上、财政上、技术上和力量上的客观限制,估计到保持后备力量的必要性,而不应当脱离经济发展和正常比例就是要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积极而又稳妥可靠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探究根据史料一,分析中共八大提出了怎样的经济发展主张。你怎样认识?提示主张: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或“左”倾冒险的倾向,坚持实事求是,积
7、极稳妥地发展国民经济。认识:为我国经济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史料二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 000斤和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探究史料二涉及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试作简要评价。提示历史事件:“大跃进”。评价:是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使社会生产力遭到重大破坏。通历史解释形成正确认识19571976年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失误的原因及经验教训(1)原因历史传统的影响。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存在时间长,封建思想很容易侵蚀党的机体,致使民主法治观念淡薄,容易出现盲目服从。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用阶级斗争学说指导中国革命的发展,用
8、群众运动的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难以短期内实现观念转变。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很高,迫切要求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从而出现了主观愿望与经济发展实际严重脱节的弊端。就国际环境而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尖锐对峙。(2)经验教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
9、众路线。活学活用针对训练11959年7月,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工作中所面临的突出矛盾,是由于比例失调而引起各方面的紧张。”他所说的“比例失调”主要是指在国民经济中()A工业成分所占的比例过高B农业所占的比例过高C个体经济所占的比例过高D商业所占的比例过高解析:选A由于优先发展重工业,再加上工业领域的“大跃进”,工业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过高,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这也是导致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出现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故A项正确。2周恩来在1957年4月的国务院会议上说:“主流是社会主义,小的给些自由,这样可以帮助社会主义的发展。工业、农业、手工业都可以采取这个办法。”这
10、表明当时中国()A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尝试突破苏联模式束缚C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D违背了中共八大的精神解析:选B“主流是社会主义,小的给些自由,这样可以帮助社会主义的发展”说明中国没有照搬苏联的单一公有制的发展模式,而是尝试突破苏联模式,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故选B项;1957年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C项始于1959年,排除;周恩来的论述是对中国八大精神的贯彻执行,而非违背,排除D项。知识点2伟大的建设成就 明历史时空记牢客观史实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1工业领域(1)基础工业建设: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涉及诸多领域,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1、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三线建设: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2国防高科技领域: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3农业领域: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我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4社会生活(1)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2)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5外交领域(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2)1971年,中华人民
12、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3)1972年,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误区警示(1)1971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国际法,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接替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资格,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2)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中美建交。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而不是中美正式建交的标志。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但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二、取得成就的重大意义
13、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研史料实证探究历史本质探究点跨越大洋的握手中美关系正常化史料一美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亚历克西斯约翰逊在1984年出版的回忆录大权之所在中这样写道:(日内瓦会议之后)周恩来从屋子那边走来,像往常那样温文尔雅地带着笑意打算和杜勒斯握手杜勒斯看了一眼旁边等着拍摄这个带有和解象征意义照片的摄影记者们,很快背过身去,不理会周恩来伸出的手。探究为什么杜勒斯当年拒绝与周恩来握手?提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抗美援朝的胜利;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史料二尼克松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回忆道:“(1
14、972年访问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探究尼克松为什么“决心伸出我的手”?如何理解“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提示原因: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理解:尼克松访华结束了中美两国长期的敌对状态,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通历史解释形成正确认识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及影响(1)原因从美国一方讲: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美国经济发展缓慢
15、,被西欧和日本赶上;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从中国一方讲:一是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需要;二是牵制和对付苏联威胁的需要;三是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需要。因此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美两国共同的需要。(2)影响中美关系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接着在国际上出现了同新中国建交的第二次高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活学活用针对训练31970年1月,中国驻波兰临时代办雷阳会见美国驻波兰大使斯托塞尔,表示奉命原则上同意恢复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同日,美国国务院在宣布该消息时,首次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称。1月和2月,雷阳与斯托塞尔先后进行
16、了两次中美大使级会谈。上述材料主要表明()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缓和B中美共同谋求两国关系改善C中国对美采取灵活外交原则D美国承认了新中国合法地位解析:选B根据中国驻波兰临时代办雷阳“表示奉命原则上同意恢复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美国国务院“首次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称”可知,谋求两国关系的改善是中美共同的愿望,故选B项;1971年4月的“乒乓外交”,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缓和,排除A项;1970年中国与美国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排除C项;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标志着美国承认了新中国的合法地位,排除D项。4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解冻成为中国外交的
17、重大成就,对国际形势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B推动了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C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D促成了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解析:选D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解冻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美关系的解冻成为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表明中美关系的解冻推动了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对国际形势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并结合所学可知,中美关系的解冻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学史明智展情怀材料展示 “
18、向雷锋同志学习”材料1963年的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一个亿万人民学习雷锋的高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从此,雷锋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3月5日也成了学雷锋纪念日。学雷锋活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深入持久并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涌现出许多学雷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思维升华雷锋精神雷锋精神虽然产生于特定的时代,但它超越了特定的时代而成为每个时代人们汲取养分的精神高地。时代在变,观念在变,但先进精神永远不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日益强烈,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全面
19、从严治党任重道远。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对于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雷锋精神以团结友爱、与人为善的核心意旨映现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助推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针对训练11963年7月,雷锋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报道的标题是红色中国:成为那颗螺丝钉。报道内容有:一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士兵。在他去世后,人们才通过日记发现,他是一个谦卑且令人敬佩的“毛主席的学生”,他立志做机器上的一个小齿轮,为党和主席工作。美国报道雷锋的目的是()A通过雷锋以了解红色中国B钉子精神有利于培养美国人的工作责任心C美国意图通
20、过宣传雷锋精神,提高社会道德D借机示好中国以联合对抗苏联解析:选A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前两国处于敌对状态,因此题干中通过介绍雷锋来宣传中国,其目的是了解中国,A项正确。2“钉子精神”是雷锋精神的写照。1963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适应了()A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B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C“科教兴国”的需要D完成“一五”计划建设目标的需要解析:选B根据所学可知,1963年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的号召适应了这一时期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B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底完成,故排除A项;“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故排除C项;19531957年中国进行第一个五
21、年计划,故排除D项。教材问题再思辨1读教材P166“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图:设问这次会见在中国外交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这次会见之后,中美签订了上海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读教材P167“问题探究”:设问邓小平说“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这些错误的主要表现有哪些?错误的实质是什么?提示表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实质:属于“左”倾错误,经济上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片面追求高速度和高指标;政治上把阶级斗争扩大化。思维脑图要旨聚焦1.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重大的曲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步入良性
22、发展的轨道。2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根本原因在于“左”倾错误在经济建设中的恶性膨胀。3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是影响外交的重要因素。课程延伸 关注学习的广度中共八大路线未能坚持贯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共八大虽然提出了很多正确的路线,但是在中国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并没有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去保证路线的贯彻落实。具体而言,中共八大路线是在历史巨变中仓促形成的,路线的制定者本身对这条路线的正确性缺乏深刻的认识,缺乏将其贯彻到底的坚定信念;加之传统的思想方式、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惯性冲击力、客观形势的变化都使得中共八大的路线未能坚持下去。简而言之,
23、中共八大路线未能坚持下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缺乏具体措施的保障是重要原因。课程深化 提升学习的高度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的主题是调整20世纪70年代,在严峻的政治现实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国内国际形势双重影响下,我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调整。在这个阶段,我国的外交由革命主义向现实主义调整转变,外交政策的调整与国内政治变化高度一致。而国内的中央人事变动,邓小平重新回归中央等有利条件推动了当时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我国有选择地加入了一些国际组织,通过学习和借鉴一些先进的国际制度和机制,使得我国的外交方式和国际接轨。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观念、外交战略方面出现了明显的调整。由孤立于国际社会转向积极参与国际
24、组织,由人民外交转向国家外交。由此可知,我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的主题是调整。迁移应用1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1956年中共八大认为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2017年中共十九大认为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A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到贯彻实施C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D都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解析:选C结合所学,中共八大和十九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都是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的,表明中国共产党会根据中国社会实际的
25、变化合理分析社会主要矛盾,适时进行调整,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故选C项;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根据我国国内的实际情况而定的,不能说明中国国际地位是否提高,排除A项;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并未得到贯彻执行,排除B项;根据所学,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符合实践的需要,但是不久这一认识就被推翻,并被阶级矛盾取代,排除D项。2邓小平在1980年谈到:“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文化大革命”),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治。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此言论意在()A说明“文化大革命”破坏了民主与法治B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C强调民主与法治是社会发展的保障D为改革开放做政策准备解析:选C由材料“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治。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可知只有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治才能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故选C项;材料的主旨是强调民主与法治的重要性,排除A项;材料强调只有健全民主法治才能避免重复“文化大革命”,排除B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