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口语交际.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8346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口语交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口语交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口语交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口语交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口语交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口语交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口语交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口语交际习作三来源:ZXXK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劝说”,这里有规劝的意思,劝说别人改掉不良的习惯。安排这次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习作本次习作是写常用应用文发言稿。发言稿是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安排此次习作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二是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3.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难点】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口语交际来源:学.科.网1.劝说是为达到某种目的的语言行为,所以怎样达到劝说的目的是这次交际的关键。教学时,要充分创设情境,让学生练习劝说,了解劝说时所使用的语言的特点,在互相交流中学会劝说。使学生明白,在劝说别人时,以理压人、说软话求人都不大可能奏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对方心服口服。另外,劝说还要注意对象、场合、方式方法。2.可以根据一个话题,请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劝说。

3、把每个小组的方法进行交流、比较,说说哪种说法更容易奏效,体会劝说的艺术。3.劝说别人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可以把这个交际话题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根据家庭和班级的实际,真正去尝试劝说别人,在语言实践中,学会劝说。当然,学生也常常遇到被人劝说的事情,可以请他们留意自己是怎样接受别人意见的,体会别人劝说的艺术。习作1.教学伊始,可以给学生读几篇发言稿,如,开学典礼上校长的发言,新生入队时新生代表的发言,教师节表彰的先进教师的发言,厂长任职时的任职演说。以此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发言稿,体会到发言稿的作用。2.可以结合习作提示,使学生明白,发言稿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风格和内容要有所区别。

4、3.由于习作时还需想象当时情境,所以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现场来写发言稿。写完后,组织学生交流和修改,不必拘泥于字数多少,以符合当时的发言要求为评价标准,以发言稿内容是否具体、语言是否通顺为评价重点。4.要在生活中积极创设写发言稿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实际运用中学会写情真意切、言辞恰当的发言稿。 【教师准备】1.制作课文插图等相关课件。2.影视片中的“劝说”片段录像。3.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注意身边发生的事。 【学生准备】1.有目的地注意身边发生的事。 2.辅导资料小学教材完全解读。2课时第课时来源:1.与人交往要有礼貌,语气要委婉,态度要真诚,劝说要有针对性,做到以理

5、服人、以情感人,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地劝说他人。来源:ZXXK【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难点】劝说要有针对性,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方法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1.同学们,今天早上老师在街上看到这么一幅画面:多媒体出示画面:(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老师讲述)明明背着书包走在洁净的大街上,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草地上,开着几朵鲜艳的花朵。明明边走边吃香蕉,吃完后,就把香蕉皮随手一扔。不远处,就是果皮箱。这时兰兰刚好经过这里2.如果你就是兰兰,亲眼看到这一幕,你会怎么办?3.学生交流、汇报。4.同学们,像你

6、们这样指出他人的错误,并且劝人改正做某种事情或使人对某种事情表示同意就叫劝说。板书课题:劝说5.听了兰兰的劝说,你猜明明会怎么做呢? 过渡:是的,在兰兰的劝说下,明明捡起香蕉皮扔进了果皮箱,可见,劝说的确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如何劝说别人。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增强了学生说话的自信心,有助于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他们进入生动学习的状态。 方法二揭示课题,了解意义。1.播放影视片中的“劝说”片段录像。要求学生认真看,仔细听。(1)片段一:汉武大帝中张骞劝说月氏国出兵攻打匈奴的场面。(2)片段二:成长的故事

7、中父母劝说杰克不要撒谎的场面。播放录像前,先说明当时的具体情况。2.在这两个录像片段中,你看到了、听到了什么?来源:(1)张骞劝说月氏国出兵攻打匈奴。(2)父母劝说杰克不要撒谎。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劝说”,劝说和鼓励是相对的,劝说往往要求对方改变某一种做法或想法,劝说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劝说是否真诚,是否讲究策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设计意图用影视片段导入,能够很快地调动学生的情感,被影视片段中所描述的情景打动,感受到劝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联系生活,丰富内容1.在生活中,我们一定劝说过别人或听过别人的劝说,请联系生活想

8、一想,哪些情况下需要劝说。2.学生个别发言,老师随时帮助他们疏通语言障碍。预设:(1)爸爸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 (2)小颖正复习备考,可楼下的大妈们广场舞跳得没完没了,音响的音量飙得老高。(3)邻居大哥哥整天上网玩游戏,既影响了学习,又伤害了身体。(4)要推销商品,就要劝说别人。3.小结:你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联系生活我们发现:要推销一批商品需要劝说,求人办事需要劝说,远离不良习惯更需要劝说。总之,生活离不开劝说。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实际,再现生活情境,触发学生灵感,激发兴趣,将外在的教学行为转化为内在的需要。二、合作交流,渗透方法1.在生活中,劝说是如此重要,可劝说也是一

9、门艺术。怎样劝说别人才有效呢? 2.看下面的例子,想一想这个孩子劝说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PPT出示: 爷:(坐在椅子上,抽出一支烟点着)饭后一支烟,胜过活神仙!(吸了一口,咳嗽。)颖:爷爷,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爷:什么日子?颖: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这一天,全世界的人都不能吸烟。爷:谁规定的?谁能管了全世界?颖:联合国规定的。爷:联合国能管了咱们中国?颖:爷爷,抽烟的害处很大,我求您别抽了!爷:没事!我抽了几十年了,身体不照样好好的?咳,咳就是有点小咳嗽。颖:反正抽烟没一点好处。爷:颖颖,天不早了,你该上学了;我呢,到公园溜达溜达。 3.学生讨论劝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4.老师总结:在劝

10、说别人时,以理压人、说软话求人都不大可能奏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对方心服口服。另外,劝说还要注意对象、场合、方式方法等。5.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说服爷爷呢?劝说时要注意什么呢? 预设:(1)说话要委婉些,以免伤害别人的自尊心。板书:语气委婉。(2)注意礼貌用语,以礼待人是我们与人交往的敲门砖。板书:以礼待人。(3)要讲出道理,以理服人。板书:以理服人。(4)提出意见,态度要诚恳。板书:以情动人。6.小结:同学们已经说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如何劝说才能让别人心悦诚服呢?我们现在来现场体验体验。设计意图口语交际有“法”可循,但无定法,三言两语无法道明,教师只能将学生理解和感知

11、的方法进行概括、总结,帮助学生将生活经验进行理性的归纳,提醒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要讲究艺术。三、真情劝说,积极评价1.刚才大家选择一个话题展开讨论,现在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展示,与大家分享劝说带给人的快乐?提示:同学在展示的时候,说的同学要注意什么?听的同学有什么任务呢?劝说者:举止大方、尊重对方、注意语言美。被劝者:认真听,作出思考与反应。2.个别小组学生上台模拟劝说。3.对他们的模拟劝说,大家评一评,看他们说得怎么样?4.交流听后的感受。预设:(1)演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对方,还要注意自己的身份。(2)说的时候要以理服人。(3)能抓住对方的心理。(4)应变能力要比较强。(5)说话要流利,不能结结巴

12、巴。(6)说话要真诚,能以情动人。5.小结:刚才我们对台上的同学从演和说的角度进行了评价,台上的同学都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大家的意见,相信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们会取得更大的进步。设计意图学会听,更重要的是乐于参与讨论,对一件事或一个人能作出反应,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互评,更是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观照和自觉审视。教师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引导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教师随时提醒学生从说的角度去评,真正让评价为教学主旨服务。1.通过展示活动,同学们学到了许多劝说的方法,下面请你用喜欢的方式,向周围的同学发出你内心真诚的劝说。预设: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

13、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1)我想劝说那些抄袭作业的同学。宋以后,京师

14、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2)我想劝说那些喜欢吃零食的同学。(3)我要劝说不爱锻炼身体的同学。2.总结:同学们,这是你们真诚的告白,尽管这节课已接近尾声,但我们的生活

15、还继续需要这样真诚的劝说。留心身边的事,留心身边的人,我们会发现,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劝说如同这明媚的春光一样,是受大家欢迎的。设计意图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这还不够。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巧妙延伸,就是让我们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拓展学生语言实践的领域,使开放式的口语交际训练真正落到实处。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

16、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学会劝说以礼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