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掩耳盗钟∣语文A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8194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掩耳盗钟∣语文A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掩耳盗钟∣语文A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掩耳盗钟∣语文A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掩耳盗钟∣语文A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掩耳盗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掩耳盗钟这则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当场被人发觉。故事只有5句话。先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说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觉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这种人是极可笑的,讽刺做了不该做的事,自己欺骗自己的人。 来源:学。科。网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意思。【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正确

2、处理类似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懂得寓言的寓意。来源:ZXXK【教学难点】理解成语的意思。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解题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掩耳盗钟”这则寓言。吕氏春秋简介:来源:学&科&网Z&X&X&K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贯穿全书始终,融合各家学说。二、出示生字,学习理解。(1)拼拼音读生字(2)组词三、分析课文1、

3、有得钟者,欲负而走。译文:有个人偷了一口钟,准备背着它逃跑。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怳然有音。译文: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译文: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 2、他知道偷铃铛的后果了吗?从文中哪句话看出?请画出来。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3、 你们读了寓言后知道了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了坏事又想让别人不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了自己。“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四、读课文,理解内容1、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

4、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但没有就此打消偷铃的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办法,想了什么办法呢?2、面对他这种想法,你想告诉他什么?(你是个愚蠢的人,你不要自作聪明,你能捂住自己的耳朵,但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指导朗读,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3、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被人发觉)五、全文总结1、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人。2、再读课,说说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不能自欺欺人,要踏踏实实做人)3、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六、作业续写掩耳盗钟写作提示:1、偷铃铛的人被发觉后会发生

5、什么样的事情呢? 2、偷铃铛的人会知道错吗? 来源:学+科+网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3、我们要怎样做人呢?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6、。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板书设计掩耳盗铃想偷铃铛掩住耳朵被人发觉来源:学|科|网Z|X|X|K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自作聪明自欺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