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万载2017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一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单元检测试卷第I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各国宪法的制定伴随着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回答下题1.美籍华人、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和日本”一章曾这样写道:“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人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这场“兵变”带来的结果不包括A满清政府垮台B中华民国成立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D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2.“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首次写入这一重要内容的我国根本大法是A1949年制定的共同纲领 B
2、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9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世界史近代史编指出:“(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不能不说是保守派对民主派的胜利”该书的作者之所以得出这一论断是因为这都宪法:规定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 规定最高法官实行终身制 未规定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 实际承认奴隶制度的合法性:歧视黑人和印第安人A B C D4.1792年7月30日,马赛结盟军(义勇军)唱着献给吕克内元帅的军歌(后称马赛曲,)进入巴黎就政体而言,这时的法国: 国王掌握着统治大权 国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雅各宾派控制着国家权力 国家在宪政体制下运转A B C D
3、52015年8月13日,浙江省下达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通知,标志着该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对于上述事实,最恰当的表述A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有效形式B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的积极探索C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深刻实践D拓宽民意反映渠道的最新尝试6“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A60年代末 B70年代初C70年代末 D80年代初7在1954年的一次大会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4、。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A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B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8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处理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而提出的方针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求同存异”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9畲族,历史悠久,主要生活在我省的云和景宁一带,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景宁畲族自治县。由此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10 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
5、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完善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1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 )A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B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2当代学者朱兆华认为:“(新中国)这种体制内的监督, 既避免了多党竞
6、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文中“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写进宪法13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特作决议:撤销中发(68)152号文件中加给刘少奇同志的罪名和对他的处理决议,恢复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该决议( )A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C表明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的完成 D标志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开始14观察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A颁布于1912
7、年、1949年、1954年 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D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15中国的法治建设中指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对此材料中“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C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16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 “从诞生于上
8、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共整整奋斗了28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图文对应不确切的是 A. 星火燎原 B.力挽狂澜 C. 灯塔指引 D. 进京赶考 17.1955年10月23日毛泽东接见西藏参观团时谈话时说:“你们有自治权,各民族的事自己管,就像新疆维吾尔人的事情自己管一样。汉人只能帮助,不能代替他们管理。”这在以后政治生活中具体表现为A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签署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C成立西藏自治区 D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81955年,我国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包括10元、1元、l角、1分等11种。它的积极作用是A. 促进了新中国的诞生和国民经济的恢复B. 利于社会主义
9、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巩固C. 推动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展进程D. 适应了改革开放后人们对货币面额的多样化需要19毛泽东在1954年说:“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宪法草案就是经过协商讨论使得它更为完备的。”这段话在强调政治协商会议A仍为政权的执政机构 B与“人大”共同行使立法权C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性 D政协和人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同等地位201959年以来,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至今,西藏自治区人大已制定了150多个具有鲜明民族区域特色的法规和单行条例。这一事实表明A民族自
10、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B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的表现C制定地方性法规是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重要体现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第II卷 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1(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为了巩固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中央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愿望,决定“彻底平息叛乱,充分发动群众,实行民主改革”。经过两年多的斗争,取得了平息武装叛乱的全面胜利,为西藏民主改革铺平了道路。材料二 当时的民主改革把自下而上的充分发动群众同自上而下的协商结合起来,这一措施得到了西藏各阶层人民,首先是贫困农奴和奴隶的欢迎,也受到很多
11、的上层人士的理解和合作,保证了西藏民主改革顺利进行。第二步是进行土地改革。对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全部财产、土地、牲畜和其它生产资料采取没收政策,对未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牲畜和其它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并把这些财产、土地、牲畜等生产资料,全部分给了农奴和奴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藏实行民主改革的主要背景。 (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藏民主改革方式的特点,并说明其作用。(7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孙中山认为“吾国昔为君主专制国家,因人而治,所谓一正君而天下定。数千年来,只求正君之道,不思长治之方。而君之正,不可数见。故治常少,而乱常多,其弊极于清季。”为防止
12、人治,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临时约法通过立法程序,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权的组织形式,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死亡。材料二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人立宪探索简表宪法文献产生背景历史地位(1分)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954宪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全面展开(1分)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 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
13、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 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摘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1978年12月13日)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主张以法制取代人治的原因。(2分)为此,临时约法规定了哪些基本原则?(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的进步性。(4分)(2)根据材料二,完成“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人立宪探索简表”。(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部法律文献在政治建设方面有何共同作用?(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主要观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怎样突出成就。(2分)23(26分)民主政治是历史的必然趋势。2
14、0世纪的中国民主化进程艰难曲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作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新生的中华民国顺应世界潮流,仿照美国的政治制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功地将国会、选举、多党制、三权分立、言论自由以及共和精神一一引进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并在其后十三年的实践中建立了完整的民主政治运作的基本规则。民初的议会政治虽然屡遭挫折但它开创的民主政治迄今为止仍是中国人民努力追求的目标。 林炯如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
15、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总纲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四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6、(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立过程所体现出来的主要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该历史文件的年份,并简述该文件的历史意义。(7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宪法所体现的三个法律原则,并结合新时期国内形势,分析通过该宪法的历史必要性。(7分)(4)材料四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实现的?(6分)24(28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古今中外人类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它一直在拷问着人类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申丞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
17、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4分)据此简要评价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4分)材料二:“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它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罗马共和国还设立了监察制度.使保民官和野心家不能操纵选举,使甚至人民自己也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力”。摘编自孟德斯鸠罗
18、马盛衰原因论(2)根据材料二,从法律的角度概括指出孟德斯鸠认为罗马兴盛的原因?(4分)材料三: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行政监察的任务被分散在各个部门分别执行,没有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但是公职人员受到议会、法院、民众和舆论各方面强有力的监督,因而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等情况较少,工作效率较高。摘编自西方行政监察制度对中国的启示(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4分)材料四: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
19、中制。第17条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第18条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丛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为防止出现绝对的权力作了哪些规定?(8分)(5)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监察“独立”而又不“独裁”?(4分)参考答案12345678910DCBCBDAABC11121314151617181920CBADABCBCA21.(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确立;西藏上层反动集团的武装叛乱被平息;西藏人民强烈要求进行民主改革。(6分
20、)(2)特点:自上而下的充分发动群众同自下而上的协商结合;没收和赎买的手段相结合;对农奴主区别对待。(5分)作用:减少了民主改革的阻力,推动了民主改革的迅速进行,使西藏通过民主改革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2分)22.(1)人治导致国家治少乱多。(2分)主权在民、分权制衡(2分)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民主共和政体奠定了法律基础。(4分)(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分)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框架的建立奠定了宪法基础。(2分)(3)加强法治建设;(2分)初步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分)23.(1)主
21、要特点:借鉴性,较全面地借鉴了美国政治制度和西方政治理论;(2分)进展快速,不到一年就建立起来;(2分)曲折性和持久性,屡遭挫折,人民不断努力追求。(2分)(2)年份:1949年(1分)。历史意义: 是新中国的施政纲领(或:起临时宪法的作用)(2分);体现了人民民主(或新民主主义)原则(2分);推动了中国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2分)(3)三个法律原则: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宪法(法律)至上。(3分) 必要性: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2分)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良好的政治环境。(2分)(4)实现:召开政协,通过共同纲领,成立新中国,实行人民民
22、主专政;(2分)召开一届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分)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大政治制度。(2分)24.(1)变化趋势:全面监察皇帝、宫廷、政府到只监察宰相与政府;制度发展逐渐严密,监察制、谏官制相配合。(4分)评价:积极:有利于反贪防腐,加强中央集权;(2分)消极: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很难起到真正的监察作用(2分)(2)法律(罗马法)对权力的制约;监察制度防止权力的滥用。(3)特点: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监督系统;没有专职的监察机构;监督网络健全,工作效率高;(4分,任答两点即可)(4)规定:坚持主权在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坚持民主集中制;依靠群众监督;服从宪法和法律。(8分)(5)措施:建立独立而健全的监察体制;重视立法和依法监察;完善监督运行机制;拓宽行政监督渠道,如加强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4分,答到两点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