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苏教版语文必修三导学案教师版:烛之武退秦师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75644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苏教版语文必修三导学案教师版:烛之武退秦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苏教版语文必修三导学案教师版:烛之武退秦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苏教版语文必修三导学案教师版:烛之武退秦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苏教版语文必修三导学案教师版:烛之武退秦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了解各史书体例。二、基础知识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函()陵氾()南佚()之狐夜缒()陪()邻阙()秦敝()之秦伯说()不知()逢()孙戍()之共()其乏困三、 理顺结构(学生探讨完成)1、开端: 2、发展:3、高潮: 4、结局:四、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 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3)犹不如人() (4)无能为也已()2、探讨分析下列问题(中)(1)晋、秦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2) 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五、 【学习目标】一、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夜缒()而出 (2)郑既()知亡矣。

2、(3)越国以鄙()远() (4)焉()用亡郑以陪()邻(5)行李()之往来 (6)共()其乏困(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9)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二、赏析第三段1、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一、探讨下面的问题1、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2、 请探讨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三、完成下列练习题小组合作探究1、通假字:(1)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夫晋,何厌之有 (4)秦伯说,与郑人盟(5)失其所与,不知2、 词类活用烛之武退秦师 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越国以鄙远

3、阙秦以利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邻之厚,君之薄也3、古今异义(易)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 今义: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 今义:亦去之 古义: 今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 今义:(8)鄙蜀之鄙有二僧()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9)许许君焦、暇()杂然相许()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10)敝使史更敝衣草屦()曹操之众,远来疲敝()因人之力以敝之()(二)、课堂达标与迁移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与释义错误的一项是()A.夜缒(zhu)而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B.秦伯说(yu),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C.失其所与,不知(zh):

4、“知”通“智”,明智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sh)之:防守E.共(gng)其乏困:共同,一起F.若不阙(qu)秦,将焉取之:侵损、削减2.下列句子中带点词的意思和用法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越国以鄙远 鄙:做动词,当做边邑B.既东封郑 封:做名词,疆界C.晋军函陵 军:做动词,驻军D.若阙地及黄泉,隧而相见 隧:做动词,挖隧道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和意思不完全相同。做代词的两项是()A.何厌之有B.唯君图之C.将焉取之D.君之所知也E.邻之厚,君之薄也F.行李之往来4. 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有的是谦称,有的是敬称。属于敬称的两项是()A.是寡人之过也 B.吾不能早用子C.臣之壮也,犹不如

5、人 D.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E.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F.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毂5. 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怀有二心,从属楚国。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如果派烛之武见秦国国君,敌军一定会退后。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越过别国来鄙视远方敌人,您知道那是很难的。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损害秦国的疆域却使晋国获得利益,请您好好考虑这件事。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中)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知亡矣。()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

6、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无所害。()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越国以鄙远鄙:当做边邑B.敢以烦执事执事:主持事务C.朝济而夕设版焉版:筑土墙用的夹板D.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7.文中括号内按顺序应填入的一组词是()A.既若亦且 B.既若乃而 C.亦而乃且 D.亦而亦且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B.(烛

7、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C.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烛之武)乃还。 D.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答案三、理顺结构(学生探讨完成)三、 开端:秦晋围郑。四、 发展:(烛之武)临危受命。五、 高潮:(烛之武)智退秦师。六、 结局:晋军撤退。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且贰于楚也(从属两国)(2)晋军函陵(驻扎)(3)犹不如人(尚且)(4)无能为也已(通“矣”)(1)晋、秦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答: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一、 解释加点的字:参看课下注释二、赏析三、四段1、烛之武用哪些

8、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烛之武劝说秦穆公的整段话。其中“阙秦以利晋”最关键2、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请参看课后题答案3、请探讨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答:他怀才不遇,却临危之时,申明大义;他垂暮之年,却老当益壮,只身前往敌营,勇敢至极;他手无缚鸡之力,却靠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伯退军,智慧过人。“义、智、勇”集于其一身。第四课时练习题1、通假字(1) 已,通“矣”共,通“供”提供厌,通“餍”,满足说,通“悦”知,通“智”2、词类活用(1)退:使撤退(2)贰:数词用作动词从属二主,对有二心(3)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4)“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9、。(5)鄙,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指郑国七、 (6)利:名词使动使获利(7)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8)“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3、古今异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2)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3)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4、文言句式(1)状语后置(2)状语后置(3)宾语前置(4)判断句(5)(6)(7)(8)省略句5、一词多义以(因为,连词)(拿,用,介词)(表顺承,连词)(表顺承,连词)(把,介词)(2)焉(语气词,表陈述)(疑问副词,为什么)(疑问副词,怎么能)(疑问代词,哪里)(代词,之)句末表反问或疑问呢(3)其代词使者代词指“越国以鄙远”这件事代词指自己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4)若像如果你(5)夫人指三个人句首语气词那个人(6)微略微没有没有幽微,精妙。(7)贰不专一再重复从属二主(8)鄙边远的地方庸俗,鄙陋。看不起,轻视。(9)许答应,听从。赞同。约数表处所(10)敝坏,破旧。疲惫损害,衰败。(二)课堂达标与迁移1、E2、B3、BC4、BD5、C阅读文段回答问题6、B7、A8、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