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狼牙山五壮士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6871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狼牙山五壮士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狼牙山五壮士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狼牙山五壮士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狼牙山五壮士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狼牙山五壮士人教新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狼牙山五壮士人教新课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2、 狼牙山五壮士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重点学习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一些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教学重点: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

2、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

3、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理解课文内容,重点学习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一些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课文题目导入,激发兴趣1.齐读课文题目,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狼牙山”告诉了我们地点,“五壮士”告诉了我们主要人物。)2.“五壮士”可以换成“五战士”吗?谈谈自己的看法。(不能换。因为文中的五位战士不是一般的战士,他们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敢于献身,所以用“壮士”。)3.一个“

4、壮”字,已经让我们对他们油然而生崇敬之情。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题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朗读课文,回忆课文的记叙顺序,用小标题的形式汇报。(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2.自读全文中令自己感动的部分,与同学们交流。三精读课文,体会伟大的献身精神1.出示自学要求。(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五壮士英勇战斗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结合当时的背景,谈谈自己的体会。(2)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2.学生按要求学习。3.交流、汇报成果。(1)痛击敌人。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5、。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动作:吼、抡、瞄准。神态:沉着、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从他们各自的动作和神态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他们心中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他们英勇杀敌,他们一心想拖住敌人,为群众和连队转移争取时间。)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以及他们英勇杀敌的无畏精神。(2)引上绝路。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6、。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朗读这一部分,想一想五壮士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他们完成掩护任务后,准备转移时面对两条路:一条是生路,一条是死路。他们没有选择生路,是为了吸引敌人,他们要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于是他们毅然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读一读描写班长和战士们的表现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一个“走”字,铿锵有力,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这里,没有写出其他战士的语言,只写他们的内心状态“热血沸腾”和动作“紧跟”,饱含着五壮士对人民深切的爱,以及崇高的自我牺

7、牲精神。)用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出他们的崇高精神。(坚定不移、勇于献身。)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班长和战士们的表现的句子,体会他们的精神。(3)顶峰歼敌。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朗读课文,说一说顶峰歼敌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从两个方面记叙顶峰歼敌:一方面写五壮士英勇奋战,用石头砸;另一方面写敌人的惨败,抓住了“叽里呱啦”的叫喊声,“纷纷滚落深谷”等词句,形象地写出了敌人的可耻下场。)找出五壮士共同英勇歼敌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得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

8、分体现出五壮士的英勇杀敌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这部分,你又能用什么样的词语概括他们的精神呢?(英勇顽强、坚强不屈。)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他们英勇顽强、坚强不屈的伟大革命精神。(4)英勇跳崖。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联系上下文,说说“屹立”的意思。(“屹立”本义是像山峰一样高耸、稳固地立着。这里指五壮士意志坚强,不可动摇,突出他们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五壮士站在狼牙山顶峰,知道自己将要牺牲了,为什么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喜悦?谈谈自己的感受。(他们为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已经平安转移而高兴,表

9、现出他们高度的责任感。)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找出五壮士是怎样跳崖的语句,你从他们的动作、神态、语言中体会出什么?(从班长马宝玉把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能体会出他不给敌人留下一枪一弹,也表明了他跳崖的决心。从“纵身”“相继”“昂首挺胸”体会出壮士们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播放国际歌,引读。师: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师: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10、这声音师生齐读: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同学们,此时你们有怎样的感受呢?(五壮士的口号,体现出他们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并背诵五壮士壮烈跳崖部分。四播放影片,升华情感1.同学们看书上插图,这是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的画面,此时你们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呢?(敬爱的战士们,你们为了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的安全,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你们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名字: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请接受少先队员对你们的崇高敬礼。)2.播放影片片段:壮士跳崖。3.总结。狼牙山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他们的名

11、字传遍了大江南北,他们的名字鼓舞着中国人民的斗志,他们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永放光彩,他们的名字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1.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所写的事件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事,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所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好课文,搜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材料来加深理解。2.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太浅,往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自己无法表达这些情感。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范读。但教师范读时必须充满感情和有一定的朗读技巧,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以启发和感染。3.在教学“顶峰歼敌”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学生质疑、答疑,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石头像雹子一样砸向敌人”中“雹子”是什么样的。孩子们有的喊“很大很硬”,有的说“砸人很疼”,你一言我一语地把壮士们痛恨敌人、不畏牺牲的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4.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让学生抓住这部分中的重点词语去谈自己的体会,然后再进行朗读,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感觉,读出了班长的“斩钉截铁”和其他战士的“热血沸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