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画风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6031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画风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画风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画风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画风_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画风_人教新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画风_人教新课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画风_人教新课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画风|人教新课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小朋友们是怎样画风的。(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说话、写话练习,丰富学生的语言。(3)认识 7 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艺”、“丝”等字。2.过程与方法:(1)课件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观察,了解三个孩子画风的过程。(2)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感悟和理解,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学会怎样画风。3.情感与价值: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教学难点: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

2、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用具:生字卡片、PPT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老师想先考考你们的小耳朵,认真听听,这是什么?(课件播放风声)谁来了?(板书:风)2.风在你的印象当中是什么样子的呢?3.咱们同学积累过有关风的谚语或者诗句吗?4.风能够听到,能够感受到,也能够吟诵,那么风能够画出来吗?(板书:画)今天,咱们一起学习 15 课画风,伸出小手,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齐读课题一遍。(二)检查预习 1.老师请来了三个可爱的小朋友,谁把它们介绍给大家认识一下?去掉拼音,你们还会读吗?大家一起来读一下。2.现在老师把它们的名字拆开了,还认不认识?3.现在他们三个已经是我们的好朋

3、友了。我们再来一起打一下招呼叫一下他们的名字。(张贴三个孩子的姓名)4.他们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呢!快看看,课件出示词语 ,都认识吗?谁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下?个别领读,学生齐读。5.这里面有几个多音字,谁找出来了?跟老师一起读。(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生字词解决了,学习课文就容易多了接下来,我还想考考大家的小嘴巴,看看谁能把书读好?找 8 个同学读一下课文中的 9 个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认真听,一边认真思考,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学生读课文(2)评价学生的阅读情况(3)汇报交流:谁来说一说课文里讲了哪些人在一起做什么呢?(指名说)2.“画风”这个问题一开始是谁提出来的

4、?他们一开始认为风能够画出来吗?你从那里看出来的?谁能读一下陈丹的话?可是聪明的三个孩子却把风给画出来了,三个小朋友到底是怎么画风的呢?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 4-8 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1)学生边默读边画句子。(2)谁愿意读读你画出的句子?(指名读)其他小朋友请竖起你的耳朵认真听,看看画风的句子藏在哪儿,你有没有找对?(3)课件出示“画风”的句子,看,画风的句子全出来了,你能把句子里的她换成小朋友的名字说得更清楚一些吗?(指名说)(4)你真厉害!你们也能这样读吗?(学生齐读)(四)赏读感悟,深入理解。1.想看看他们的画吗?播放课件,图文结合,展示三个孩子画风的情景,指导朗读

5、,并进行句式训练。A 宋涛(1)出示图 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从哪儿可以看出画了风?(2)你能给这幅画配上课文里的句子吗?(指名读)配对了吗?(3)课件出示第七段,学生齐读。现在你能说说宋涛想了什么办法来画风的?他为什么把刚刚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上几片乌云呢?板书:(雨丝 斜)(4)宋涛的办法真好呀!你能用这个句式再说一说吗?出示句式:风来了,风把()吹(),风藏在()里。师指导填好后,让学生读一读。(5)太美了!这话简直就是一句优美的诗。还想看吗?B 陈丹 (1)出示图 2:仔细看图,你从哪儿可以看出画了风?(2)你能给这幅画配上课文里的句子吗?(指名读)(3)师指图

6、,这是谁的画?陈丹由不会画风到学会画风,那种不甘示弱的心情大家可想而知,你看,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还自信的说了什么呀?(指名说)课件出示句子:“我也会画风了。”谁能读读?(指名读)带着兴奋地心情、自信肯定地读,谁再来试试?(生读)像他这样大家一起读。(全班齐读)(4)从你们的朗读里,我听到了自信,也仿佛看到了风,现在你能说说陈丹把风就藏在哪儿了?(指名说)是呀,她把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师板书:(小树 弯)(5)陈丹想的办法可真妙呀!我又想写诗了,谁能帮帮我呀?出示句式:风来了,风把()吹(),风藏在()里。(6)、指名按句式说完整,(课件出示完整的句子)你能加上动作再读读这句话吗?

7、C 赵小艺(1)还有谁的画没有看呀?出示图 3:看图,找一找,赵小艺把风藏在哪儿了?(2)课文里是怎么写的?谁找到了?(指名读)(板书:旗子 飘 风车 转)(3)赵小艺眨眨眼睛就想出了画风的办法,她心里特别高兴,自豪地说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我能!)是啊,赵小艺第一个想出了画风的办法,她画了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子很自信地说:“我能!”(师范读)大家就用这种语气练习读一读赵小艺的话,开始吧!(学生练读)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说说他读得怎么样(生评价)你能读得更勇敢一些,更自豪一些 吗?(生 1:“我能!”)你能这样读吗?(生 2:“我能!”)你呢?(生 3:“我能!”)你们呢(指一大组学生)(生齐:

8、“我能!”)你们能读吗?(指另一大组)(生齐:“我能!”)大家都能吗?(全班齐读:我能!)(4)你们都是自信的孩子,赵小艺可爱动脑筋啦,接着,她又想出了第二个画风的办法,画了一个转动的风车,此时的她更自信了,还笑着说了什么呀?(课件出示句子:我还能画!)分男女生赛读(5)让我们都来学学聪明的赵小艺,带着自信一起读吧。(课件出示:第四段和第八段)(6)爱动脑筋的赵小艺把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和转动的风车里,谁能帮我把它们画下来呀?(指名板演)(7)你画得真像,可以当小画家啦。看了你的画,我又想起了我们班的小诗人。哪位小诗人愿意来试一试呀?(指名说)你真了不起!加上前面的两句,你看,(课件出示诗句)一

9、首简单的小诗就写成了,和老师一起合作读读好吗?(配音乐朗读)(师读:风来了 生读:风把,风藏在里。)3.大家喜欢课文中的这三个孩子吗?说一说为什么?(指两至三名学生回答)师小结:是啊,我们喜欢他们,因为他们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想办法找到了和风有联系的事物,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得这么好,真不简单!(随机板书:善于观察 勤于动脑)咱们也要向这三个小朋友学习,如果让你来画风,你想怎么画?谁能用上刚才的句式说一说?4 刚才,我们读了课文,看了三个小朋友的画,给他们的画配上了课文中的句子,还创作了一首优美的小诗,你们也是了不起孩子。下面我们换个方式来读课文,你们想怎样读呢?(生:分角色朗读)(1 分角

10、色朗读先要理清课文中有哪些人物,谁来说说需要哪几个角色?(2)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3)小组成员推荐读得好的角色在全班展示读。(配音乐朗读)(4)师小结: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飘扬的旗子、斜斜的雨丝、弯弯的小树和转动的风车,我想说风就藏在你们的朗读里。(五)识字教学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几个要求我们记住的字,今天我们先学习一下前六个字,在书写时,谁能提醒同学们应该注意什么呢?师:观察后四个字有什么特点?生:他们都是上下结构。“艺”上窄下宽,“丝”上宽下窄。师板演写字,边写边说明要点。师:其余的字自己写。师巡视 师:观察这几个字,看能否记住他们,老师想考一下你们的记忆力。(考生字,找生在

11、本子上写。)(六)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你们都很棒,一节课下来,大家不仅读懂了课文,还学会了怎样画风、写风,你们都是老师心目中最聪明的孩子。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师指板书,生齐读: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相信成功就一定会属于我们。(七)作业超市。喜爱画画的你:用你的画笔,画出不同的风。喜爱游戏的你:做架纸飞机或风车,到草地上放飞你的快乐。喜爱写日记的你:把你想到画风的办法写下来。板书设计:15.画风 宋 涛:(雨丝 斜)善于观察 陈 丹:(小树 弯)勤于动脑 赵小艺:(旗子 飘)(风车 转)九、教学反思 课标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通过这次的教学,我真正体会到了课程标准中的深刻意义,而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佳方法就是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孩子们最终表现出的学习效果让我明白,只有快乐学,才能有效地学,才能扎实地学。快乐是孩子们学习的动力,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给孩子们建造一个快乐的舞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