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9台湾的蝴蝶谷_苏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5598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9台湾的蝴蝶谷_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9台湾的蝴蝶谷_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9台湾的蝴蝶谷_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9台湾的蝴蝶谷苏教版台湾的蝴蝶谷是国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内容,这是一篇描写祖国宝岛台湾自然风光的优美短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景象,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的热爱之情。 我在本节课教学中,体现了如下特点: 一、 以读为主,多法并举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事物一般较难把握。蝴蝶谷远在台湾,学生不能亲历,文中的一些重点句也就成了教学难点。比如:课文的第二小节中的第二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这句话中的动词“飞过”“穿过”“越过”“赶到”体现了作者用词的生动性、准确性

2、和丰富性。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花丛用“飞过”、树林用“穿过”、小溪用“越过”呢?教学中,教者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使教学更直观、更形象。同时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读中感悟,并让学生边读边模拟蝴蝶“飞行”,以读为主,多法并举,从而探究出这四个动词的深层含义:花丛很矮,蝴蝶很轻松就可以过去,所以用“飞过”,以示动作之轻盈;树林中有很多树,有的树之间的空隙较小,蝴蝶飞行时必须侧一下身子,才能钻过去,否则就会撞到树,所以用“穿过”;小溪里全是水,蝴蝶是不会游泳的,掉下去可就危险了,蝴蝶飞行时必须使劲向上,所以用“越过”;蝴蝶们终于到达目的地了,用不着再一个劲地往前飞,而且心情一定十分高兴,所以飞行时就有

3、了回旋和舞蹈的动作,“赶到”一词把蝴蝶们的欢欣之情跃然纸上 二、 启发想象,激荡思维 本文文辞优美,内涵丰富。课文的第三节分别向学生展示了蝴蝶谷中“黄蝶谷”与“彩蝶谷”的奇特风景,是全文的重点。在教学“黄蝶谷”时,教者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黄蝶谷”中“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的迷人景象,使学生对“黄蝶谷”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起学生对“黄蝶谷”的喜爱之情。接着让学生陈述喜欢的理由,并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喜欢之情表达出来。最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物以类聚。一个山谷只有一种颜色的蝴蝶,这壮观的景象不止黄蝶谷有,有的山谷里可能只有一种红颜色的蝴蝶,想象一下,那是一种

4、怎样美妙的景象呢?有的山谷还可能聚集哪种单一颜色的蝴蝶,它们美在哪里?学生想象的闸门被打开,思维得到有效地发散,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能力,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三、 创设情境,和谐交际 文章的第四小节主要写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教者以此发散开去,创设了两个情境:一是要求学生做“小导游”,把学到的知识介绍给大家,这样不光把课文二、三节中的内容全部消化了,而且加上很多自己的想象,并运用“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增强了表达效果,结尾时的祝贺语更显得彬彬有礼。二是即兴表演的课本剧,老师当游客,所有学生都当蝴蝶,“众蝴蝶”把“游客”围在中间,翩翩起舞,这样“团团围住”与“翩翩起舞”两

5、个词语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通过这两个场景的创设,不但内化了书本知识,提高了表达水平,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和谐交际的能力,为将来走进社会、服务社会打好基础。 四、 春风化雨,文道统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来都是语文课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如果生搬硬套,强行给文本贴标签,就会流于形式,给人以牵强附会的感觉。有鉴于此,教者在引导学生读后感悟的时候,一学生说道:“我真想赶快到那里(台湾的蝴蝶谷)去看看可爱的蝴蝶了,可是现在大陆和台湾还不能正常往来,真是太可惜了!大陆和台湾要能统一就好了。”老师立即抓住契机,点拨道:“相信在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天不久就会到来。”末尾再次强调:“台湾的蝴蝶谷真是个美丽迷人的地方,其实,台湾不仅蝴蝶美,山美,水也美,它是我国的宝岛。我们希望它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样我们就可以真正到那里去旅行了。”这样的教学,寓爱国主义思想于语文教学之中,且无任何斧凿痕迹,起到春风化雨、画龙点睛的作用。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教者乐教,学生乐学,师生感情融洽,语文课堂成了学生心中的“蝴蝶谷”,柔美而壮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