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检测卷(A)(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某国某地区人口密度与海拔的相关示意图,完成第12题。1.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A.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B.恒河平原与喜马拉雅山的过渡地带C.亚马孙平原与巴西高原的过渡地带D.刚果盆地与东非高原的过渡地带2.该地区海拔500米以下的区域人口密度低,其原因是()A.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B.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C.峡谷地带,交通不便D.气候干燥,水源缺乏答案:1.D2.A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位于海拔10001500米处,东非高原与刚果盆地的过渡地带位于赤道附近
2、,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1500米处的东非高原上。四川盆地海拔在200500米,恒河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巴西高原海拔低于1000米。第2题,该地区500米以下的区域位于刚果盆地,因位于赤道附近,加上海拔低,气候过于湿热,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近年,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据统计,近年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人数累计达到450万。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着该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这将给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据此完成第35题。3.农民工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3、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撂荒D.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4.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的升级(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返乡创业人员()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5.农民工返乡创业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C.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答案:3.B
4、4.A5.C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分析,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给家乡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现实影响,因此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出现与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有关。第4题,近年,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他们可以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使得农村人口红利升级。第5题,过去由于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得农村产生大量的留守儿童,农村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农民工返乡创业现象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增加家庭收入和促进农业规模化属于经济效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是首先带来的效益。通过智能电网数据可以实时
5、了解一个城市每个功能区的用电负荷曲线,从而推断其用地性质。下图为一个城市某功能区块某日用电负荷曲线。读图,完成第67题。6.城市功能分区的划分依据主要是()A.用地性质B.人口密度C.产业分布D.建筑密度7.图示反映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A.商业区B.居住区C.工业区D.绿化带答案:6.A7.B解析:第6题,城市功能分区依据用地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绿地、非建设用地等。第7题,由图示可知,用电负荷最大是在18:0022:00,这个时间段是人们下班在家休闲时间,该功能区应是居住区。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读图,完成第810题。8.图中所示现象是(
6、)A.农村土地改革B.城镇产业调整C.区域城镇化现象D.人口迁移现象9.在该过程中,该地区发生的变化是()A.城镇人口比重增大B.农村人口不断减少C.城镇用地规模扩大D.城镇数目不断增多10.该地区发生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有()更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逐步改变农村地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地区工业化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农村的人口出生率下降A.B.C.D.答案:8.C9.C10.A解析:第8题,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地区城镇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属城镇化现象。第9题,城镇化的发展虽然以城镇人口比例增大为主要衡量指标,但图中只显示了城镇用地规模的变化。第10题,随着城镇化发展,城镇人口比例、农村地区的
7、观念和生活方式、城乡差距都会随之变化。我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下图为“船形屋”结构示意图及景观图。据此完成第1112题。11.该传统民居最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B.华北平原C.海南岛山区D.东北平原12.从“船形屋”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当地的环境特点是()A.高寒缺氧B.潮湿、多虫鼠C.多火山、地震D.干旱缺水答案:11.C12.B解析:第11题,材料中提到就地取材建房,结构示意图中的竹片、竹条应为当地生产,所以判定该地应位于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故C项正确。第12题,从上题结论可以得出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从结构示意图可
8、以看出圆拱造型利于抵抗台风的侵袭,架空的结构有防湿、防瘴气、防雨的作用,茅草屋面也有较好的防潮、隔热功能。故B项正确。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供应量波动较大。近年,这些城市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供应需求。据此完成第1315题。13.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光照D.土壤14.该地区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A.劳动力成本低B.生产技术先进C.种植历史悠久D.能源供应充足15.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B.增加农业
9、经济收入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D.提高土地利用率答案:13.A14.D15.A解析:第13题,该地区位于60N附近的大陆内部,说明该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修建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是为了改善热量条件,所以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故选A项。第14题,“近年,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说明该地培植蔬菜的生产技术比较差,同时说明该地区温室种植刚起步不久,称不上历史悠久。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较少,劳动力成本较高,但该地区具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能为温室培植提供充足的能源。故选D项。第15题,从材料可知,该地区“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引进的温室培植“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
10、%的供应需求”,这说明政策扶持最直接的目的是让蔬菜尽可能满足当地需求,减少对外依赖。故选A项。某劳动密集型工业部门计划利用甲地的原料,在四地选择一处进行生产,然后把产品销往乙地。经观察,四地生产该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如下表。据此完成第1617题。地点原材料运费产品运费土地成本工资成本其他成本3452544536235145754416.从综合经济效益的角度看,该厂布局最适宜和最不适宜的地点分别是()A.和B.和C.和D.和17.若在选定的地点建厂,下列四种工业部门中,最适合发展的是()普通制鞋厂甜菜制糖厂电视机装配厂集成线路制造A.B.C.D.答案:16.B17.C解析:第16题,可以利用表格中
11、数字进行计算。计算可得,选择在地成本最小,在地成本最大。第17题,普通制鞋厂和电视机装配厂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多,但技术要求不高,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推动了企业区位偏好的改变,时间价值成为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因素,机场周边地区成为驱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型经济空间。下图示意北京首都机场(距市中心25千米)附近制造业、物流业、金融业和商业服务业(广告和中介等)的分布密度。读图,完成第1820题。18.图中表示物流业分布密度变化的曲线是()A.B.C.D.19.在该区域内空间布局最灵活的产业是()A.B.C.D.20.该区域的制造业最可能是()A.电力工业B.钢铁工业C.生物制药业D.
12、玩具制造业答案:18.A19.D20.C解析:第18题,物流业要求交通便利,在距机场近的范围内密度最大,距机场远,交通条件差,则密度小,因此图中表示物流业分布密度变化的曲线是。第19题,商业服务业包括广告、中介等,需要广泛分布到各处,布局最灵活。该区域内空间布局最灵活的产业是,原因是距机场远近对其密度影响不大。第20题,该区域的制造业需要靠近飞机场,说明产品需要进行航空运输,产品特点是轻薄短小,附加值高,最可能是生物制药业。运输里程是交通网中某种运输方式线路总长度。下图是19792014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里程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第2122题。21.下列关于图中运输里程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13、A.19792014年,四种交通运输里程均有提高B.19792014年,公路运输里程提高幅度最大C.2000年以来,民航运输里程增长率最高D.2001年起,民航运输里程超过铁路运输里程22.公路里程比是指公路实际长度与起讫点间线段长度的比值。华北地区平原国道的公路里程比高于东北平原,主要是因为华北平原()A.河网密度小B.聚落密度大C.农业规模小D.工业规模大答案:21.C22.B解析:第21题,内河航运在2014年的运输里程小于1979年,说明该交通运输里程有所下降;通过判断,民航的运输里程提高幅度最大,增长率最高;由图示可知,19792014年,民航运输里程始终大于铁路运输里程。读图可知,
14、2000年以后,民航运输里程迅速提高,增长率最高。第22题,交通线路主要是用来加强区域之间联系的,华北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城市众多,导致交通建设的需求增大,交通线路密集。根据公路里程比的含义,交通线越密集,实际公路值越大,公路里程比越大,故选B项。近年,我国不断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第2325题。23.为实现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凌汛水污染A.B.C.D.24.长江经济带可发展江海联运和干支直达运输,这主要得益于长江()A.水量季节变化大
15、B.落差大,不结冰C.多支流,流程长D.多宽而浅的“U”形河谷25.长江中游城市群三个中心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是()A.长江航运中心B.军事重镇,战略地位重要C.传统工业基地D.省级行政中心,科技实力较强答案:23.C24.C25.D解析:第23题,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严重、最集中也是最频繁的地区;长江下游水污染、大气污染严重;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气温在0以上,无凌汛现象。第24题,长江流域降水量大,江阔水深,运输能力强,支流多、流程长对发展江海联运和干支直达运输有利;不结冰对航运有利,但落差大不利;宽而浅的“
16、U”形谷不利于通航。第25题,重庆、武汉和上海均为省级行政中心。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26.(9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我国城镇人口趋势图。材料二北京市2002年与2011年产业结构变化图。(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产业结构变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3)当前,北京市的人口不断增加,城镇所承受的经济、社会、环境压力增大。请你谈谈北京市可采取哪些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答案:(1)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大;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2)城镇化的推进对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作用十分明显;而
17、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3)建立卫星城或开发新区,分散中心城区人口;调整产业结构,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迁入人口的管理,完善相应的社会福利体系等。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城镇人口比例上升,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从曲线斜率可看出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第(2)题,由材料一可知,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而促使其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材料二可知,北京市第二、三产业比例上升,其原因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入城镇,主要从事务工和经商活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对城镇化的良性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第
18、(3)题,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城镇所承受的经济、社会、环境压力加大,可通过建立卫星城或开发新区缓解城镇中心区的人口压力;另外,还可以加强对迁入人口的管理,维持社会稳定等。27.(13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宁夏中卫市(甲地)为我国最大的硒砂瓜种植基地。该地区硒砂瓜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硒、锌、钙、钾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硒砂瓜个大、瓤红、汁甜,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当地农民创造出了压砂种瓜这一节水保墒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即在土地上压上一层砂砾,铺上一层薄膜,瓜苗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压砂种瓜这一种植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瓜的质量和产量。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1)
19、分析甲地种植硒砂瓜的有利自然条件。(2)说明甲地地表砂砾对当地西瓜生长的影响。(3)分析甲地农民采用的薄膜覆盖技术对硒砂瓜生长过程的有利影响。(4)分析乙地区种植西瓜的劣势气候条件。(5)借鉴甲地的发展经验,简述乙地区改造西瓜种植气候条件应采取的措施。答案:(1)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强;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土壤肥沃,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地处河谷地带,地势平坦。(2)砂砾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砂砾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水分下渗,保持土壤水分。(3)覆盖薄膜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克服当地干旱气候条件对西瓜生长的不利影响;覆盖薄膜也可以减少土壤
20、热量损失,提高地温,有利于西瓜快速生长。(4)乙地春季降水少,风沙灾害多,昼夜温差较甲地区小。(5)针对风沙灾害多,可以建设平原农田防护林;针对春季降水少,可以发展抗旱节水农业技术,如覆盖薄膜、培育耐旱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等。解析:第(1)题,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土壤和地形等方面。第(2)题,砂砾具有增温降温快、透水性好、减少水分蒸发等物理特性。第(3)题,从水分、热量等角度组织答案。第(4)题,乙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平原,春季时,华北平原降水少,风沙灾害多;同时,乙地区昼夜温差较甲地区小,这些都影响了西瓜的生长。第(5)题,根据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28.(10分)阅读
21、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武安市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是邯郸市唯一的县级市,钢铁、煤炭等工业发达。武安采矿业和炼铁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武安成为全国有名的“钢铁大县”和邯郸市“产能大县”,拥有数十家钢铁企业。进入21世纪,武安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结构失衡,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铁矿、煤炭枯竭,经济迅速走向衰落。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已成为武安的“新形象”。下图示意武安市在河北的地理位置与范围。(1)说明20世纪80年代武安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2)近年,河北省西部一些钢铁企业计划向黄骅港区域搬迁,试分析黄骅港成为钢铁企业搬迁目的地的主要原因。(3)分析武安市
22、近年钢铁工业不断衰落的主要原因。答案:(1)煤、铁资源丰富,原料充足;邻近京津工业发达地区,市场广阔;临近河流,水源比较充足;有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经过,交通便利;政府政策大力支持。(2)港口区域范围广,环境容量大;海运成本低,便于海外铁矿资源的进口;黄骅市沿海滩涂广阔,地价较低。(3)产业结构单一;钢铁市场需求量下降;钢铁生产能源消耗过大,成本较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政策上压减钢铁产能;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解析:第(1)题,20世纪80年代武安市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可从资源、消费市场、水源、交通、政策等方面分析。第(2)题,钢铁工业搬迁的原因可从当地资源状况、运输成本、土地价格等方面作答
23、。第(3)题,钢铁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可从生产结构、市场需求、生产成本、环境污染、政策、新技术等方面作答。29.(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1)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2)由高速铁路、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和光缆信息传输等组成的新“丝绸之路”,体现出地域联系方式的哪些发展趋势?(3)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西部一些城市作为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些城市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答案:(1)自然环境的
24、恶化;沿线古文明中心的衰落。(2)网络化,综合化(立体化、多样化),高速化,专业化,大型化(规模化)。(3)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从地理角度可推测衰落的原因:自然环境的恶化,水草的缺少;沿线古文明中心的衰落,缺少物质的补给。第(2)题,由题干信息分析出地域联系的发展趋势:网络化、综合化、高速化、专业化、大型化等。第(3)题,由题干信息“我国西部一些城市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可知,应对这种变化应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30.(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产
25、业试点园区之一,试验区主体为素有“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规划面积25.6万平方千米。区域内矿产资源富集,分布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湖盐、有色金属、太阳能、风能等资源,各类矿藏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类型全、分布集中、组合好等特点,潜在经济价值在100万亿元以上。试验区土地广袤,可利用土地面积广,且具有集中连片、地势开阔平缓及构造好等特点,是发展大型工业和光伏、光热产业的理想用地。下图甲为柴达木盆地示意图,图乙为某循环产业生产流程模式图。甲乙(1)图乙中的循环产业生产流程模式的主要优点是什么?(2)分析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条件。(3)请针对柴达木盆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
26、建议。答案:(1)促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2)有利: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种类多,适合大规模整体开发;土地面积大。不利:科技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较为贫乏。(3)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恢复植被;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生活用能;控制人口增长;制定、完善相应的法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解析:第(1)题,循环经济有利于综合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就业机会。第(2)题,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土地面积大,但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贫乏,基础设施落后。第(3)题,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采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