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枫树上的喜鹊第二课时复习学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细读课文, 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体会 “?” 、 “! ” 、“?”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2、照样子创设故事情境,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并借助“?
2、” 、 “!”、 “?” 、来表达。3、通过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童话故事的真谛。 教学重点:1、 细读课文, 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体会 “?” 、 “! ” 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2、照样子创设故事情境,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并借助“?” 、 “! ” 来表达。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
3、,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教学难点:照样子创设故事情境,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并
4、借助“?” 、 “! ” 来表达。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认读生字新词。2、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中都有些什么?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认识枫树。(1)找出描写枫树的句子读一读。(2)读一读描写枫树的句子,这里把枫树比喻成什么?生: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3)师:枫树和太阳伞有什么共同点?生:都能遮荫,枫树遮蔽了村里的渡口。2、认识喜鹊。(1)认识喜鹊阿姨,我像童话书里一样称呼她为喜鹊阿姨。这里体现 了我的什么特点?(2)我也像童话书里一样称呼六只小喜鹊为喜鹊弟弟。多么天真活泼 的孩子。3、在介绍枫树和喜鹊的时候,我用了两
5、个“我喜欢极了” ,从这里可 以看出我对枫树、对喜鹊怎样的感情呢? 三、品读领悟,体悟情感。1、现在请孩子们仔细地读一读 4-12 自然段。(1)找出写喜鹊语言的句子。(2)喜鹊在忙些什么呢?2、汇报交流展示喜鹊在忙些什么。(1)喜鹊在忙些什么呢? 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 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做游戏 ,一会儿教他们学 喜鹊阿姨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2)仿写拓展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3)体会这里的“?”的作用。说明喜鹊忙的事情远不止这些,其实还有很多,还没有列举出来。那 同学们来帮他列举一些吧。(4)学生汇报。 如:一会儿教他们捉虫子,一会儿教他们飞翔?3、交流喜鹊语言的句子。(1)找出句
6、子。A “鹊!鹊!鹊! ”喜鹊阿姨教到。 B 喜鹊弟弟也跟着学“鹊,鹊,鹊?”C 问喜鹊弟弟: “鹊!鹊鹊鹊?”D 喜鹊弟弟一起快乐地回答: “鹊!鹊鹊!鹊鹊鹊! ”(2)体会每一句的意思,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3)体会句中的“?” “! ” “?”的作用。4、身临其境,分角色模仿喜鹊的叫声,上台展示。“鹊!鹊!鹊!” “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四、拓展延伸。1、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喜鹊还会说什么(1) 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创作童话。A 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_”B 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我知道,她是在说:“ _ ”(2) 课堂交流,师给予评价2、口语交际情景中延伸省略号的作用与用法。(1)举例造句。(2)指导朗诵。五、主题升华。这是一群跟我们一样有着童真童趣的小喜鹊,热爱自然,享受生活。他们的世界同样也充满了童话的纯真,你们喜欢么?好,相信我们的孩子更是活泼有趣的“小喜鹊”,我们也能创作出美丽的童话。六、作业。1、找像这样有趣的童话书读一读。2、再读课文,体会“?”“!”“”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