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与众不同 松毛虫的故事| 长春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5099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与众不同 松毛虫的故事| 长春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与众不同 松毛虫的故事| 长春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与众不同 松毛虫的故事| 长春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与众不同 松毛虫的故事| 长春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与众不同 松毛虫的故事| 长春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松毛虫的故事可镇小学 闫老师 教材分析课文主要写法布尔通过“毛毛虫实验”,写下耐人寻味的话:在那么多毛毛虫中,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或许它们就会避免死亡的命运。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事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而不是一味地盲从。只有不受定式的影响,不拘泥于传统,打破固有的习惯,与众不同,才会开辟出一条新路。这篇课文共4个自然段。第3自然段主要写法布尔“毛毛虫实验”的过程,是学习的重点。学习中,指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毛毛虫的相关语句,通过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想象毛毛虫当时盲目跟随的情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毛毛虫的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明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读准生字字音,会读有关

2、词语,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过程与方法目标】想象松毛虫当时盲目跟随的情形 ,引导学生就松毛虫的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做事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而不是一味地盲从,只有不受定式的影响,不拘泥于传统,打破因有的习惯,与众不同,才会开辟出一条新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想象松毛虫当时盲目跟随的情形 ,引导学生就松毛虫的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难点】做事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而不是一味地盲从,只有不受定式的影响,不拘泥于传统,打破因有的习惯,与众不同,才会开辟出一条新路。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来源:学|科|网Z|X|X|K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同学们,以

3、前我们曾经了解过一些国内外名人,爱迪生、牛顿、瓦特、李时珍等。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名人。2出示图片:他叫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他是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用一生的经历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在他的实验中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叫做“松毛虫实验”,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看看法布尔是怎样用松毛虫做实验的。板书课题松毛虫的故事。3简介法布尔。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极其穷困,15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谋得初中数学教师的职位。一次

4、带学生到户外上几何课,忽然在石块上发现了垒筑蜂和蜂窝,从此“虫心”焕发。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本昆虫学著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尽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法布尔的心中充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他以人性观察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并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出示图片,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标自然段序号。3指导学生同桌互读正字音,小组合作学生字。来源:学科网ZXXK实验 习惯 行列 边缘 厘米 稍微

5、 法布尔 疲劳科学 忘记 盲目 跟随 死亡 命运 与众不同 绝望墨守成规 循规蹈矩 因循守旧 故步自封标新立异 匠心独具 独树一帜 别开生面4解释词语。盲目:比喻无见识、无目的。筋疲力尽:精神疲乏,力气用尽。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认真琢磨。与众不同: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三、学习生字。1学习学习书写生字。出示课本田字格生字,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虚宮格中的位置。来源:Z.xx.k.Com2指导记忆。学生说生字的记忆方法。四、细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课文,思考法布尔是怎样用毛毛虫做实验的?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3你认为课文哪个自然段讲了法布尔毛毛虫实验的过程。4轻声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

6、说法布尔是怎样用毛毛虫做实验的?)5那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实验呢?(因为毛毛虫有跟随者的习惯,它喜欢盲目的跟随前面的毛毛虫。)7齐读全文。第二课时一、 复习引课。出示图片,复习字词。二、精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全班齐读课文,说一说法布尔是什么人?2他做了一个什么实验?(二)学习第二自然段。毛毛虫有一种什么习惯?你能说一说吗?(第一条松毛虫爬到哪里,后面的松毛虫就排成整整齐齐的行列,盲目地跟着爬到哪里。)(三)学习第三自然段。来源:学科网ZXXK1法布尔怎么样做这个实验的?2理解下列句子。(1)毛毛虫开始绕着花盆走,一个跟着一个,走了一圈又一圈。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还在不停

7、团团转。一连七天七夜,它们终于因为饥饿,筋疲力尽,死了。第一句中“一个跟着一个”“一圈又一圈”形象地写出了毛毛虫绕着花盆走的样子,表现出毛毛虫的盲目,呼应课文第2自然段中“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惯”。第二句中“一个小时”“一天”“不停”这些词语表现毛毛虫在一段时间内,它们的走没有停歇,更没有变化,与上文“盲目”呼应。第三句中 “一连七天七夜”表明时间很长。“终于”表示最终出现的情况,在文中指毛毛虫因长时间盲目地跟随而死去。(2)后来,法布尔在他的实验笔记上写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在那么多毛毛虫当中,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或许它们就会避免死亡的命运。这句话揭示课文主旨,告诉人们:做事要学会

8、独立思考和判断,而不是一味地盲从。只有不受定式的影响,不拘泥于传统,打破固有的习惯,与众不同,才会开辟出一条新路。(四)学习第四自然段。人们从法布尔的实验中得到什么启示?(通过法布尔的“毛毛虫实验”明白:做事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而不是一味地盲从。盲目跟从有时会将松毛虫一步步引向绝境。只有不受定式的影响,不拘泥于传统,打破固有的习惯,与众不同,才会开辟出一条新路。)来源:学#科#网(五)拓展延伸。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人们从法布尔的实验中得到这样的启示: ( )有时会将松毛虫一步步引向( )。在那么多松毛虫当中,只要有一只稍( ),利用( )的条件走出这个怪圈,它们就会有( )。三、课堂总结。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事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而不是一味地盲从。只有不受定式的影响,不拘泥于传统,打破固有的习惯,与众不同,才会开辟出一条新路。四、布置作业。读读课文,说说水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