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上语文反思望庐山瀑布_语文S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4301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语文反思望庐山瀑布_语文S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二年级上语文反思望庐山瀑布_语文S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的一首诗。本诗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材选编这首唐诗的主要意图,一是丰富学生古诗的积累,从唐诗的音韵和谐、用词精炼中受到熏陶感染,培养语感;二是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祖国山河壮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那么,根据唐诗音韵和谐、用词精炼的特点,我认为为了贯彻落实“课标”倡导的新学习方法,可以采用“分步朗读、逐渐深入”的方法,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分散难点,各个击破,从而达到本课的学习目标。 一读,读准字音 本诗虽然生字不多,但应提醒学生要读准押韵的字。本诗押韵的字是“烟”“川”“天”,它们都是前鼻音,不要读成后鼻音。另外,“

2、落”字读Lu,不要读Lo、L,“银河”的银读Yn,不要读成Yng。可先让学生听录音,然后自己练习轻声读,再抽学生读。让其他学生辨析、鉴赏、纠正。这样的安排,符合儿童好表现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了民主、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 二读,理解词句 1、学生逐字逐句地自渎,联系上下文边读边理解词句的意思,如有不理解的,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解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互相释疑解难。这样做体现了“课标”中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来源:学*科*网Z*X*X*K 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词语卡片,让学生进行抢答,对以下有特色的词语,教师要进行追问,引导学生体会本诗用词精妙的特点,

3、培养语感:来源: 、为什么作者要说瀑布是“挂”在山前?(一个“挂”字更能体现长久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形象表现出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 、第三句中“飞流”的“飞”用的好不好?为什么?(用得好。因为这个“飞”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瀑布的急流飞奔。)从“直下”这一词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山的高峻陡峭和瀑布飞奔而下。)来源:ZXXK 、最后一句为何用“疑”而不用“象”?(“疑”表现出作者对瀑布壮观的惊叹,因而产生了神奇、夸张的想象。)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3、抽学生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读,体会情感 在学生

4、读懂了诗句的基础上,就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1 学生自由读,在读中揣摩怎样处理好重音、速度和停顿,怎样表现诗句的情感。来源:学&科&网来源: 2、展开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读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读。教师相机引导:全诗描绘了瀑布飞流直泻的壮观景象,要读出磅礴的气势。第一行中的“生”字描绘出云雾在日光照耀下不断升腾,在香炉峰盘旋缭绕的动态,要重读。第二行的“遥”字写出诗人远望的立足点,“挂”字极为生动形象,要略为重读。这两句要用欣赏的语气,要读得舒缓。第三行读时要略带夸张的语气,声调要从舒缓转为高亢,最后一行要放慢速度,读出遐想无限,回味无穷的感受。然后教师范读,鼓励学生进行评议、挑战,形成师生互动的民主氛围。 3. 学生采用各种形式反复朗读,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 放录音,欣赏配乐朗读,深化感受。 四读,拓展延伸 1、小声读本诗,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2、出示拓展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完成其中一至二题: 、根据诗的描绘和自己的想象写一篇导游词,向大家介绍庐山瀑布的美景。 、搜集有关庐山瀑布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给大家看。 、将诗中描绘的美景画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