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轻巧夺冠11815-16苏教版(无)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一、 把声母相同的字写在横线上。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
2、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泞 迈 缝 托 芬 枚 投 耐 帐 铜 宁 枫“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
3、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n: _t:_f:_m:_zh:_二、 我来挑战:字、词、句。1、 我回加一笔,变成新字,并组词。心-(必)(必要)日-( )( ) 木-( )( ) 万-( )( ) 弓-( )( )大-( )( ) 牛-( )(
4、 ) 火-( )( ) 体-( )( )2、找出错别字,在下面画一横线,在括号内写上正确的字。(1)小灌己经作成了三个小板凳。 ( ) ( )(2)树多成林不拍风,线多搓绳跳千斤。( ) ( )(3)你拍六,我拍六,黄鹂百灵唱不体。( )(4)我会变,太阳一洒,我就变成气。 ( )3、一字开花。确( )( )( ) 鞭( )( )( ) 沙( )( )( )轮( )( )( )回( )( )( ) 注( )( )( )4、我会写出加粗词语的近义词。(1)周末,爸爸经常带我去动物园玩。( )(2)今天果然下起雨来了。( )(3)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孩。( )(4)听了他的话,同学都感到很奇怪。( )
5、5、我会使词语完整。议论()() ()()百怪 无()无( ) 迫()及() 6、我会搭配词语酸甜可口的( ) ( )的纱裙 各种各样的( ) 风光秀丽的( )( )的阳光 明亮的( ) 繁华的( ) ( )地说( )的天安门7、照样子写句子。例:我是三好学生。王丽也是三好学生。我和王丽都是三好学生。(1)小鱼能在水里游。 青蛙也能在水里游。_。(2)我是二年级学生。杨涛也是二年级学生。_。(3)女娲补天是神话故事。精卫填海也是神话故事。_。(4)蜻蜓是益虫。 燕子也是益虫。_ 。8、我会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珍贵:_ 。可爱:_。9、我会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字整理通顺。( )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
6、蚯蚓。( )突然从泥土里钻出一条又细又长的虫。( )爸爸说蚯蚓能松土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 )我和爸爸正在菜园里拔草。( )我问爸爸蚯蚓是益虫还是害虫。三、 阅读五岁那年的夏天,我跟着妈妈到乡下舅舅家去。那个村的西面、北面都是连绵几十里的山。山上树木茂密,山间溪水哗哗,山下是一片绿毯似的稻田,田边是一片碧绿的荷塘。白天,这里到处是人们劳动时欢声笑语。晚间,这里虽然很黑,但是很有意思,青蛙、纺织娘和其它各种小动物的鸣叫声,汇成了一首动人的小夜曲。我刚到这里就被迷住了。1、这篇小短文共有_个自然段。2、第一段讲了山上的_、山间的_、山下的_和_。3、“我刚到这里就补迷住了。”“我”被什么迷住了?四、写话。(12分)你和身边的小朋友一同做过什么事?开心吗?试着用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