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认识“蹊”,会正确书写“留、娇、莺、恰”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3、通过诵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赞美春天的感情。教学重点在朗读中理解诗句意思,体悟诗情。教学难点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理解诗句意思,体悟诗情。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诗中用蝶和鸟衬托花之繁茂的写法。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谁来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生回答、交流)2、教师小结:是啊,春天是一个鲜花烂漫、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古代诗人就写下了大量描写春景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共
2、同学习其中的一首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课题)3、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学生交流作者的相关资料)(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整体感知1、播放这首古诗的朗读录音,师生共同欣赏。2、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这首诗,画出其中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同桌交流或查阅资料解决。3、教师强调“蹊、莺”的写法。4、教师强调“江畔”、“独步寻花”、“蹊”、“压枝低”、“留连”、“自在”等词语的含义。5、学生齐读古诗,教师提出要求:声音洪亮、不读错字。6、师:这首诗写了什么?(生答)(三)再读古诗,抓住重点词语,揣摩写法1、出示这首古诗的相关图片。师: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生答)2、师:作者是通过
3、什么写春天的?(生答:花、蝶、鸟)作者又是怎样写花的呢?(生思考)下面,请一名同学正确、流利地读一遍这首诗,我们从中寻找答案吧!3、指名学生读古诗,其他学生倾听并做出评价。4、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并分析“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时时舞”、“自在”、“恰恰啼”等重点词语,揣摩写法。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照应)留连时时舞自在恰恰啼(衬托)(四)品读古诗,体悟诗情,感受意境1、师:假如你就是诗人杜甫,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迎来了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春天,你会有什么感受?(生答:喜悦)在这首诗中,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生答:赞美春天)2、教师引导
4、学生进一步归纳并板书: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照应)繁花似锦留连时时舞赞美春天自在恰恰啼(衬托)3、教师播放朗读伴奏,要求学生带着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感受诗的意境。4、学生试背这首古诗。(五)课堂小结,享受喜悦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
5、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师:哪位同学来谈谈这节课自己的收获?(学生自由回答)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师:你最喜欢哪种花?学习这首古诗的写法,课后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花。 课后习题 你最喜欢哪种花?学习这首古诗的写法,课后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