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古诗二首.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3878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古诗二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古诗二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古诗二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8、古诗二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书写“危、敢、惊”3个字。2.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之高。3.了解诗句的意思,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点: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书写“危、敢、惊”3个字。2.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之高。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的意思,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课前准备:1.生词卡片。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交流作者,读懂课题1.全班交流,知道李白的哪些诗2.出示课题夜宿山寺。(1)读准平舌音“宿、寺”。(2)理解“宿”的意思住。(3)识记“寺”字。(4)说说课题的意思。二、初读

2、古诗,感知诗意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同桌互相读,相互正音,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3.推荐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4.师生配合,读出五言诗的节奏一般前两个字后面停顿一下。5.自读古诗,想象画面。三、学习古诗,体会诗境(一)学习第一、二句。1.随文识字“危”。知道“危”的本义是人在山巅或高崖,从而理解诗中“危”的意思是“高”,“危楼”即“高楼”。2.同桌合作交流,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楼之高。(1)高百尺。这是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结合李白其他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理解并指导朗读。(2)摘星辰。学习“辰”字,知道带有“辰”字

3、部件的字,大多带有en的韵母,如“晨、振”等字。想象说话:看着满天一闪一闪的星星近在眼前,你会想到什么呢?指导朗读,想象摘星辰时的动作,加动作读诗句。小结: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辰,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却形象地表现出了楼之高。多么奇特的想象啊!(二)学习第三、四句。1.教师引导:“站在这么美妙的地方,李白本该高声吟诵一番,可是他却”教师出示第三、四句,学习生字“恐”“惊”,读准后鼻音,理解字义后说说诗句的意思。2.指导朗读。李白是个很浪漫的诗人,他相信九天之上就是天宫,天宫中住着许多神仙,所以他“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怎么读才不会惊扰到他们呢?四、朗读古诗,背诵古诗1.回顾小结:在夜

4、宿山寺这首诗中,李白通过眼中所见,借助大胆想象,把一座高百尺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不敢语、惊天人,这些奇妙的想法让这首诗变得情趣盎然。2.借助板书,背诵古诗。“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

5、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

6、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

7、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五、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危、惊、敢”,先整体观察。2.出示“危”,半包围结构,强调里面的是横折钩。教师范写“危”字,学生认真观察并书空。3.出示“惊、敢”,通过比较,指导如何写好“敢”字。教师范写“敢”,学生认真观察并书空。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

8、,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

9、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4.运用规律,独立写字。看清位置,找准重点明确笔顺,练习临写对照品评,二次临写。5.反馈评价:展示优秀书写;出示问题范例,纠正;学生再次练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