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难忘的泼水节1.读拼音,写词语。nnwngpshukulnghupofngxinglngzhu2.把词语补充完整。()年()度()面()方()心()意健康()()3.照例子,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例:(火红火红)的凤凰花()的白杨树()的梨花()的油菜花()的桃花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1.傣族人民特别高兴。2.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
2、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多么啊,!1.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的花瓣,好像铺上了的地毯。2.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一手拿着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
3、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1.用“”画出描写周总理穿着的句子。2.“”这个词语表现了周总理内心的高兴和平易近人。3.“地毯”在文中指()地上的毛毯用来铺路的凤凰花用下面的词语,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难忘的泼水节字词大转盘1.难忘泼水口令花炮方向龙舟2.一一四八一一长寿3.示例:碧绿碧绿雪白雪白金黄金黄粉红粉红句子七彩虹1.示例:这件裙子特别漂亮。2.示例:美丽早晨的校园课文小密林1.凤凰花鲜红2.银碗柏树枝阅读小花坛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2.笑容满面3.思维点亮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