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林毅夫由于高度的不确定性,我们的政策应该给明年和后年留下一些空间。如果第三季度、第四季度能够达到 10%的增长反弹,全年经济增长率将为 3%-4%,与原来预期的 5.6%还有些距离。2020 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全面脱贫的一年。要达到这个目标,今年的增长率应该达到 5.6%,5.6%的增长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不太难,但是“黑天鹅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以后,对中国经济有巨大冲击,2 月份停工停产,3 月份开始复工复产。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冲击到中国,也冲击到发达国家,现在全世界 210 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确诊病例,对他们的经济与社会的冲击也非常大
2、。思考中国方案最好放眼全球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必须放眼疫情对全世界的冲击,才能更好地了解对中国的冲击到底会有多大,以及中国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对于发达国家及世界经济,一些国际主要机构,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在连续调低增长预期。2 月份新冠疫情在中国暴发,3 月份变成全球大流行病之后,美国成为新的重灾区,已经有 140 多万人确诊感染、死亡超过 8 万人,同时还有巨大的金融、经济与社会冲击,美股 3 月 8 日以后连续四次熔断,1987 年设立熔断机制以来,这种情况总共发生了五次,四次都在今年 3 月份的两周之内,累计下跌幅度超过 30%。美国股
3、票市场崩盘以后也影响到欧洲和全世界,有些国家的股票市场下跌将近 40%。另一个必须重视的影响是就业。新冠肺炎疫情还造成美国的失业率急剧增加。5 月 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现在的失业率已达到 14.7%。2008 年金融经济危机暴发后,美国失业率最高时为 10.8%,如今成为二战以来美国失业率最高的一次。为此,美联储动用了7000 亿美元救市,还宣布了无限量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特朗普则出台了 2.2 万亿美元的财政援助计划,帮助困难家庭和企业,规模达到 GDP 的 10%。欧洲国家,包括非常保守的德国也出台了财政救助计划,规模达到 GDP 的 10%,英国、加拿大、日本出台的财政刺激计划少则达
4、到 GDP 的 10%,多则达到 20%。尽管出钱多、出手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 4 月份的全球经济展望中预测,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下跌 5.9%,全球今年的增长率是负 3.0%。不仅经济增长下滑,贸易也大受影响。根据 WTO 的预测,今年的贸易可能会减少 13-32 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目标要考虑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消费。今年不能指望出口拉动经济,经济增长必需更多地依靠国内。中国要想达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使 GDP 在 2010 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人均收入也在 2010 年的水平上翻一番,今年的 GDP 增长率就要达到 5.6%,过去我常谈中国 GDP还有
5、年均 8%增长的潜力,在正常情况下,即使国际经济情况不好,靠国内自己的投资和消费达到 5.6%的增长甚至更高,应该不难。但是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不遇的大传染病,它影响到需求面,也影响到供给面;既影响城市,也影响农村;既影响国内,也影响国外。在疫情冲击下,4 月 17 日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的增长是负 6.8%,这是 1992 年我们开始有季度的统计数字以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也是改革开放以后不曾有过的严重负增长,给今年第二、第三和第四季度的增长压力加大了许多。4 月份开始,已经复工复产,但是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目前還没有疫苗,还要防止第二轮的暴发和输入型的传染,所以防控必须常态化。再加上外贸的情况不好
6、,很多外贸企业在复工复产以后出现了订单大量下滑甚至被取消。我估计第二季度仅仅能实现比较缓慢的复苏,今年全年的经济增长可能主要靠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如果第三、四季度能够反弹到 10%,今年的增长率预计可达 3%-4%。要实现全年 5.6%以上的增长,第三、四季度则必须达到 15%以上。对中国来讲,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相当大的空间,再加上政府的执行能力,真要努力,这个目标并非不可达到。但是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疫苗,而且疫情还很有可能从欧美击鼓传花般蔓延到印度、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区,不仅影响面扩大,而且,很可能像 1918 年的大流感那样有在明年出现第二轮暴发的风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比第一
7、轮还严重。由于高度的不确定性,我们的政策应该给明年和后年留下一些空间。如果第三季度、第四季度能够达到 10%的增长反弹,全年经济增长率将为 3%-4%,与原来预期的 5.6%还有距离,两个翻一番的目标今年难于实现。但是考虑到全球的经济增长是负 3%,中国能达到3%以上,已经高出全球 6 个百分点,相当了不起。消费券需要解决需求和时间差今年全年 GDP 增长率达到 3%-4%,需要第三、第四季度 10%的增长,这也是必须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过去碰到危机的冲击时,像 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国一般采取的政策是用基础设施投资来启动需求、创造就业,以稳定经济增长。新
8、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和过去的金融危机不一样,过去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主要是外需突然下降,但是这次为了防疫采取了停工停产、居家隔离,带来了不充分就业、甚至失业,许多企业和家庭没有收入或收入大降而难以为继。中国今年已经按过去应对经济危机的经验提出了新基建,这既能创造投资需求,还能给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这些好的经验当然还要继续。但是单单靠传统的基建投资或新基建并不够,这些投资在创造就业、提高收入、增加消费方面会有时间差。根据调查,现在的不少中小微企业,在需求不足的状况很难熬过三个月。疫情总会过去的,但是,如果大批的企业熬不到雨过天晴,就会有大量失业,而且,将来要重建会有诸多困难。所以现在保企业就是保就
9、业、保经济根基。除了保企业,还要保家庭,很多家庭在封城以后数月没有收入。虽然现在复工复产,但是有很多工厂复工以后没订单,工人实际上也属于失业、半失业。我们今年要全面脱贫,就要防止一些经济能力弱的家庭和个人因疫情而返贫,需要加大民生基本保障。在这种状况下,今年的措施必须有点新内容。在保企业方面,措施有延缓交付五险一金、贷款延期偿还、增加贷款、租金减免或延缓支付等。在保家庭方面,要考虑怎么样让家庭有收入,防止返贫。这当中要分情况,如果是农村地区的低保户,或者是返乡农民工没就业,可以提高低保标准给现金,或者发失业救济。在城市里的人既可以像发达国家那样发现金,也可以重点发消费券。发消费券的好处是相当于
10、增加家庭的收入和消费的可能性,而且如果能发得精准,还能更好地对冲当地受疫情冲击最大的企业或产业,从而通过引导消费实现精准救助,一石双鸟,既保了家庭,又保了企业。对于消费券,国内学界有很多讨论,我个人从 3 月份开始在几个会议上也谈了发消费券的想法。网上有很多人在谈,而且中国发消费券也有较好的基础,因为中国的数字金融和网商平台比较发达,这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都不具备的。我也很高兴看到国内有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有不少实践。根据商务部的统计,到 5 月 8 日全国有 28 个省市、190 多个地区已经发了消费券,共约 190 亿元。消费券理论上可以保家庭,也可以刺激消费保企业。虽然国外这样的做
11、法不多,但不代表中国就行不通,或必要性不高。我的建议是一方面继续倡导,另一方面也要认真评估一下效果是不是理想,是不是和理论的预期一致。和过去的冲击相比,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既要投入新基建,以启动投资需求、带动就业,维持较好的增长率,也非常需要保家庭、保企业、保消费需求,这是很大的不同。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那就是消费券这样的做法是否要常规化、全国化。这可能有点像救急和救贫的区别。总体而言,在危机冲击下发消费券对保家庭和保企业有一定的帮助,但不能解决家庭的贫困问题,是救急不是救贫。救贫的问题,比较好的方法还是让贫困人口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好地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如果贫困源于老、残、临时失业等问题,可以用失业救济或低保,这部分人更适合发现金。另外,常规化和全国化也是两个概念。目前,只有 190 个地区、190 亿的规模,相对全国 2000 多个县,300 多个地级市,面铺得还不够。很多没有发消费券的地区是心有余而财力不足,这些地区的收入水平较低,保家庭的任务更重。如果能找到方案让这些地方也能够发消费券,对于保家庭、保企业、启动消费的作用会更大。因此,消费券如果能设计得更科学,发放得更合理,在当前情况下全国推广的价值还是很明显的。和过去的冲击相比,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既要投入新基建,以啟动投资需求、带动就业,维持较好的增长率,也非常需要保家庭、保企业、保消费需求,这是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