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选择题1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近代科技的传入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A BC D【答案】A【解析】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新”。所谓新,即明清时期出现的现象,这些现象是以往朝代所没有出现过的,按照这个思路,可以很容易地选出答案A项。2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
2、的比较分析能力。从题干要求来看,考查的应是具有反专制特点的思想,排除B、C两项;A项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要求统治者爱民宽民,也没有反对专制制度,排除。3(2011福建名校样本分析)李贽在李氏丛书老子解下篇中写道:“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李贽提出的观点是()A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B提倡人人平等C反对封建礼教D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答案】B【解析】材料的意思是按照万物一体的原理,社会上根本不存在高低贵贱的区别。老百姓并不卑下,自有其尊贵的地方;侯王贵族并不高贵,也有其卑贱的地方。因此答案为B项。4在张居正时代,讥讽宋明理学,挑战传统社会秩序,评论当朝时事,
3、被保守派视为“非圣无法”的异端分子的是()A李贽 B黄宗羲C顾炎武 D王夫之【答案】A【解析】张居正是明朝的大学士,内阁首辅,生活在明朝中后期,这一时期,讥讽宋明理学,挑战传统社会秩序,评论当朝时事,被保守派视为“非圣无法”的异端分子是李贽。5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看,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心学“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只注重内心修养,不关注社会实际,“已非儒学之正宗
4、”,说明顾炎武认为宋明理学出现了危机。王阳明不倡导“经世致用”,也没有受西方影响,顾炎武也没有主张摈弃孔孟儒学。6近代一位思想家曾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B带有浓厚的民主色彩C受启蒙思想的影响D反对君主制【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等信息中可知是赞成君主制,反对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7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
5、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答案】C【解析】题中提到的西周时期的“封建”为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西汉的郡国并行制等措施都是为了加强君主统治,是为“一家”服务,并非为天下苍生考虑。故C项符合要求。8明清商人小说中指出:“三言”“二拍”中的一些作品,有关商贾的小说作品是非常多的。清代以后,商人小说就更多,文言小说里有很多以商人为主体的篇目,白话小说里更是比比皆是,就连红楼梦里“四大家族”中的薛家,也是“世代皇商”出身。这反映了(
6、)中国“重农抑商”思潮到“工商皆本”主流思想的巨变明清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活动活跃频繁的社会现实明清商人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人们不再以商贾活动为耻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们的商业意识觉醒A BC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明清商人小说”,“有关商贾的小说作品是非常多的”,“清代以后,商人小说就更多”等信息可知,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经济空前繁荣,商业活动活跃频繁,人们的商业意识觉醒,正确。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B项。9北宋理学家邵雍曾发出这样的赞叹:我幸福,因为我是人,而不是动物;是中国人,而不是蛮族人,我幸福,因为我生活在全世界最美好的城市洛阳。邵雍的赞
7、叹源于当时()A经济文化的繁荣 B国家的大一统C民族关系的融洽 D思想的自由【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是北宋,这一时期国家只是相对统一,并没有实现大一统,民族战争不断,思想受到了严格的控制,排除B、C、D三项;北宋时期,我国经济文化相对繁荣,故选A项。10(2011南京1模)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高贵产品。”他评价的是()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C李贽的焚书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答案】D【解析】卢梭批判封建制度,主张“主权
8、在民”,四人中,黄宗羲曾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设想,两人观点有一致之处,故梁启超评价的是黄宗羲。11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代表团来华,受到乾隆帝接见。事后,马嘎尔尼感慨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下列史实支持马嘎尔尼论点的是()强化皇权,反对变革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经世致用,舍本逐末 经商逐利,风气大盛A BC D【答案】D【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答,“经世致用”和“经商逐利”等思想是批判思想家的主张,不符合清朝时的统治要求,实际影响不大。12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9、。即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A建立一家之法B法律是由民众来决定的C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D建立君主立宪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体现了黄宗羲强调实行法治。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10、。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材料三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李贽焚书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藏书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答案】(1)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大一统。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2)主张:“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或写宣扬封建纲常、封建道德规范)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3)主张:强调人
11、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4)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趋时更新。14(2011江苏21)“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顾炎武日知录廉耻材料二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材料三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
12、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请回答:(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答案】(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2)表象:风俗。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解析】本题考查明清进步思潮顾炎武的思想。第(1)问考查明清进步思想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官僚腐败、政治混乱。第(2)问表象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都体现为风俗。功能根据材料一二的信息可以看出:培养美德、确立伦理道德、稳定社会秩序等。第(3)问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舍理学,取孔孟之道。原因从材料的最后一句得出:孔孟之道是儒学根本。第(4)问学风和时代责任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