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向高考 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8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考点二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第一单元基 础 攻 关1考 点 探 究2归 纳 升 华3课 时 作 业5真 题 体 验4基 础 攻 关主干梳理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李贽(1)背景:社会: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尖锐;江南_经济实力增强。个人:目睹官场的黑暗和_的伪善。市民工商业者道学家(2)思想:是非标准:反对将_神圣化,是非标准要与时俱进。反对封建礼教:批判“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的_。(3)评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_时期的要求。儒家经典正当私欲资本主义萌
2、芽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人物主要思想作用黄宗羲(1)揭露_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_思想为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推动作用顾炎武(1)提出“_”思想,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2)思想被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开一代_的先河王夫之(1)世界是_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2)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3)事物是可以_的(4)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_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_,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君主专制民主经世致用朴实学风物质认识辩证法思维方法概念阐释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1)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2)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
3、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轻巧记忆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史论要旨1李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2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4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5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通史链接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出现的背
4、景政治上: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经济上: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思想上:明清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理学、心学日益束缚人的思想。考 点 探 究史料一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史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表现及本质史料三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亭林文集史料四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
5、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王夫之思问录问题: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各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史料导读(1)史料一表明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2)史料二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黄宗羲抨击了君主专制。(3)史料三表明顾炎武注重实学,讲究经世致用。(4)史料四表明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遵循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史论总结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表现及本质特点表现本质反传统、反教条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
6、分惊惧反对君主专制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他们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该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与分析能力。题中王夫之的主要论点是“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说明他不赞同“理先于气”的说法,故说
7、法错误;而材料压根没提到学术的实用性,故也不对,故D项组合符合题意。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明清之际儒学顾炎武思想。材料中只列举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并没说四书,故A项错误;材料中“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的信息说明孔孟经典是儒学的根本,故B项正确;论语只是材料中提到部分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B归 纳 升 华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主要作品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读通鉴论船山遗书政治主张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概括)的观点反
8、对君主专制经济主张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在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主张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提倡实践、求真提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认为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历史评价反映了明清时期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重视社会现实,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具有爱国思想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真 题 体 验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培养人才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
9、弘扬道德,规范言行信息,故B项错误;“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意思是先让百姓富足,然后推行教化,达到移风易俗,故C项正确;教化民众,静心明志是在“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基础上,没有突出作者意思,故D项错误。答案C解析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李贽的思想虽然也主张发展个性,但是其目的是批判儒学的僵化,同时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中国尚未产生新兴资产阶级,故选C项。答案C(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材料二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
10、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3)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可知,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两方面的品质:一是注重自我修养,二是具有经世济民情怀。孔子生在春秋末期,一个政治动乱、礼乐破坏的时代,他的政治抱负就是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
11、治局面,“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2)第一小问,目的,根据材料二中“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尚安望其致用哉?”可知其主张为学的目的是经世致用;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批判空谈,开朴实学风先河。(3)第一小问,共同点,根据设问一和设问二可知,孔子和顾炎武都不是在单纯的强调为学和做学问,而是有一定的社会责任;第二小问,认识,围绕着社会责任是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的角度考虑。答案(1)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12、(2)目的:经世致用(明道救世)。意义:批判空谈,开朴实学风先河。(3)共同:强调社会责任感。认识: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当代青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肩负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任。材料二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材料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
13、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请回答:(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解析本题以思想的交融与解放为主题切入、以主要思想家为载体考查中外思想发展。第(1)问考查基础知识的积累,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即可。第(2)问立足材料概括,关键在于抓住关键信息,如李贽“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顾炎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王夫之“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等。答案(1)孔子:仁、礼、中庸;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2)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课 时 作 业(点此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