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三生物复习测试题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1644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生物复习测试题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届高三生物复习测试题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届高三生物复习测试题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届高三生物复习测试题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届高三生物复习测试题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3届高三生物复习测试题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3届高三生物复习测试题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3届高三生物复习测试题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群落的特征和演替测试题2一、选择题1.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2下列关于群落的结构及演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竹林中的某种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与植物的垂直分布有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其食性有关D人类的活动可使演替偏离其自然方向3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A决定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 B森林中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食物种类有关C根据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在种植玉米时进行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中的光能D利用不同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将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套种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4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5. 甲、乙两种群在同一环境中培养,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

3、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群表现为“S”型增长B甲种群的竞争能力始终强于乙C在a点时,甲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乙种群的竞争能力增加Db点时,乙种群消失,因此甲种群的环境阻力为零6关于群落的结构与演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可看作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典型实例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应属次生演替的实例C群落中各种群间不存在地理隔离,因而能进行基因交流D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可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从而为动物种群分层分布提供了基础7下列实例中,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分层现象的是()A森林中乔木的基部生长着苔藓、三七 B森林中有乔木

4、层、灌木层和草本层C一片桦林中桦树有高有矮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8下列有关水稻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稻长势整齐,因此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B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要研究水稻田的范围和边界C除草等人为活动能影响群落的自然演替D水稻田内不规则分布的杂草,属于群落水平结构上的差异9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可表示火灾后森林进行的演替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C甲中处的物种组成相同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10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B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间关系会不断调整C

5、初生演替相对于次生演替进程缓慢、时间长D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都形成森林11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12.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生物对同种食物不同大小个体的捕食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捕食关系B甲、丙不可以生活在同一群落的相同垂直结构层次中C乙对甲、丙的进化起选择作用,而甲、丙对乙的进化不起作用D在某地区仅有该种类食物存在时,乙种群最可能保持

6、数量的基本稳定13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a、b两种微藻,得到两种微藻的生长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a、b微藻分别利用其中磷元素的曲线。现将两种等体积的微藻混合培养在磷元素浓度略低于Kb的环境中,随时间的推移,预期两种微藻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的是()14生物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演替一般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C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过程D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15如图,纵轴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

7、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16(2011镇江质检)下列有关生物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丰富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B越靠近热带地区,生物的丰富度一定越高C一般来说,某个区域生物丰富度越高,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高D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过程中,要对取样土壤中的各种生物个体逐个计数17(2011安徽卷,6)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

8、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18下表显示一个岛上的国家公园中狼和驼鹿种群变化情况(无猎捕现象),下列结论中最适合这两个种群变化情况的是()年份狼种群数量驼鹿种群数量197010901972121151974201451976251051978189519801898A狼的数量随驼鹿数量的增加而增加B狼和驼鹿的数量变化相互没有关系C驼鹿数量随狼数量的增加而增加D两个种群的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19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可表示火灾后森林进

9、行的演替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C甲中处的物种组成相同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20(2011大纲全国卷,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二、非选择题21(2011南通质检)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调查时间调查项目1953年1973年1984年1996年叶面积指数2.486.6111.2817.76光能利用率(%)20.

10、342.388.995.9总初级生产量t/(hm2a1)17.4355.50116.61150.81净初级生产量t/(hm2a1)1.5014.5223.8826.00(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_。(3)请绘制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坐标曲线图。(4)下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_。(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情

11、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22如图是某新建人工湖泊的生物类群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反映的种间关系有和。一个生物群落除了食物网中的组成成分外,还应该有。(2)某学校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对该湖泊的鱼类连续几年进行了种群密度调查: 由于合理保护,水禽等动物数量不断增多,可以判断食物链中水草等生产者的种 类和数量(填“增加”或“减少”);这种演替的类型是。小组成员发现水草和鱼类都具有垂直结构,引起水草垂直分布的原因是,引起鱼类垂直分布的原因是。 如果突然遭受了某种化学污染,导致水禽大量死亡,其他植物、动物不受影响,那么短期内水草的数量将(鱼类主要捕食水草,贝类主要捕食藻类)。 (3)某

12、学校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贝类滤食藻类的习性,取同一水体的水进行控制藻类的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简要归纳出该探究实验的主要步骤。23(2010重庆卷,31)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曲线A所示。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_和_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 mL,则第

13、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_。(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_结构。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代表的类似。BACCA CBACD CDDBD CBACA 21(1)次生演替逐渐增加(2)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利用率升高(或正相关)(3)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描点、连线如下图:(4)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5)样方空间上的分布(分层)解析(1)从题

14、干信息可知:群落演替的起点不是原始裸地,而是从原来的植物群落所发生的演替,故为次生演替,演替的结果是群落物种的丰富度增加。(2)从表格数据可看出在演替过程中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也增加。(4)生物量演变的规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5)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样方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对不同物种空间分布情况的调查可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22(1)捕食竞争(两空可颠倒)分解者(2)增加次生演替光照栖息地和食物减少(3)第一步:取同一水体的水分成两等份,分装到两个水族箱中分别标号为A、B;第二步:在两个水族箱同一高度的位置处取水样进行藻类密度检测并记录;第三步:在A中挂养一定数量的贝类,B中不挂养;第四步:将A、B放置在温暖且有阳光照射的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第五步:每天在同一时间检测A、B中同一高度位置处的藻类密度,并做好记录。23(1)出生率死亡率(两答案位置可互换)30只/mL(2)D和E水平B和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