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31给予树人教新课标 这个学期有幸听到了两个学校的老师上的同一堂课-给予树.给予树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家里并不宽裕的八岁小女孩金吉娅,在商场里的给予树上发现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渴望得到洋娃娃的心愿卡,便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小女孩。展现了金吉娅善良、仁爱的美好心灵。对于这一课的教学,两位老师的课都非常出色!白象一小的郑文美老师,重在读中感受。从选择你喜欢的句子入手,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读中感受金吉娅为什么要这么做,想想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金吉娅,配合事件的心理想象,假设这样做的结果,从而明白金吉娅
2、这么做的原因。最后在读中感受金吉娅善良、仁爱的美好心灵!课文引申“给予是什么”,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再次升华给予在生活中的意义。柳市一小的郑乐秋老师,从课文字词入手,从词理解句子,在体会事件感情。从“兴高采烈”、“沉默不语”、“有些生气”这三种心情入手,在读好这三种心情的同时体会兴高采烈、沉默不语、有些生气的原因,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读课文,也让学生学会了分析课文要想想“为什么”。再从“援助中心”、“什么都没有”这两个个词入手,让学生体会援助和什么都没有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读好两个省略号,也使得学生更深一步体会到课文的情感。从金吉娅在妈妈的怀里,让学生明白给予就是快乐,在生活中给予也能给我们带来快
3、乐!这两堂课都非常的生动,教学效果也很好,学生都能明白给予的意义,并且懂得要在自己的生活中给予。但是两堂课的教学方法截然不同,一个是从读中感受,整体的感受;另一个则是从字词入手。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深思,语文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但有些课文的阅读会让听课者觉得这很是一种形式化的教学。其实语文教研室对课文的选择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作者在课文中隐含着很多帮助理解课文的字词,这对于还是小学的学生来说是学习的一个很大的帮助。从郑乐秋老师的教学中,让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应该从教材入手,特别是作为新教师的我,应该多多读透教材,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蕴含着很多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