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学习五教学设计总目标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借助工具书,理解神话和成语故事。2.能力目标:会正确书写、运用神话和成语故事;读读背背要识记。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积累神话和成语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通过读、说、写等练习方式,积累词句。2.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教学难点1. 培养端正的学习态度,掌握好的学习记忆方法。2. 在积累、运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教学课时一课时一、教学准备:课件二、教学过程:(一)口语交际交际内容:1.教师引导:你喜欢哪个历史人物?向大家介绍一下,然后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2.指导提示:介绍之前要先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准备。 介绍自己
2、喜欢的英雄人物时,要目视大家,说清自己喜欢的理由。 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等同学介绍完之后,再提问或补充。 3.交际指导:搜集资料、完善提高、互相交流。(二)我的小笔头1.写作要求。 同学们,你们有写日记的习惯吗?在日记里,可以写你的欢笑、眼泪、与感叹,记下你的希望与梦想,还有你的小秘密2.写作指导(1)赏析借鉴。阅读范文,了解日记的特点:第一,写生活的真实记录。第二,一般没有题目,而在第一行中间写清日期、星期几、天气情况。(2)习作构思。回忆今天自己的所见、所闻,选择有意义的事情写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
3、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3.指导学生写好日记内容。4.互相交流,欣赏评议。5.教师小结:写日记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活动,不仅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还可以记下你的希望与梦想。(三)我的采蜜集我的采蜜集提供的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和成语的组合。这些神话故事向
4、我们传达了坚强、善良、执着和坚持。(1)自读感悟:“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
5、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夸父逐日 后羿射日 精卫填海 女娲补天周公吐哺 天下为公 大禹治水 愚公移山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
6、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
7、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气吞山河 力挽狂澜 浩气英风 世代相传(2)你能够把文中的这些成语详细地解答出来吗?可以借助资料。老师出示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下。同步积累:大禹治水 嫦娥奔月 牛郎织女 哪吒闹海(3)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骄傲:第一句中是值得自豪的人或者事物。第二句中是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骄傲自满。意思:第一句中是有趣。第二句中是意图、
8、用意。报告:第一句中是把事情或意见正式告诉上级或群众。第二句中是在会议上向群众所做的正式陈述。(二)读读背背是冀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综合学习五中的两首古诗,教材要求“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读古诗中的句子。 2.大家一起朗读。 3.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月夜这首诗的大意是: 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嫦娥这首诗的大意是: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4.
9、走进诗人:刘芳平,唐朝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 ,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诗人。原籍河内怀州(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廿二首,数量位列第四。5.讨论交流: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