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一串红璎珞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理解“觊觎、寝食难安”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我”的心理变化过程。3.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诚实是需要勇气的”这一深刻的道理,培养诚实正直的美好品质。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我”的心理变化过程。2.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诚实是需要勇气的”这一深刻的道理,培养诚实正直的美好品质。教学难点:感受“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懂得“诚实是需要勇气的”这一深刻的道理,培养诚实正直的美好品质。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句名言。出示有关诚实的名言: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
2、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2.同学们知道这句名言是讲什么吗?常言说得好,“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后不知道改正错误”。孩子们,知错能改更是一种诚实的表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也跟“诚实”有关,有一个小男孩跟我们一样,也犯过错误,不过他又是如何改正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了解关于他的故事吧!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题:一串红璎珞。学生齐读课题。(板书:一串红璎珞)3.指导学生读准“璎珞”,同时简单介绍“璎珞”: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装饰品,多用作颈饰。璎珞原为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唐代时,被爱美求新的女性所模仿和改进,变成了颈饰。它形制比较大,在颈饰中最显华贵。二、初读课
3、文,整体感知1.我们按故事的发展顺序看看课文讲述了什么?2.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出示阅读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2)不动笔墨不读书。读课文,划生字,做标记。(3)读到感兴趣的句子写写体会。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三、认识生字,读准字音1.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自主识字。2.大家看,课文里走出来好多漂亮的雨伞,你能认出它们的名字吗?能和它们做好朋友吗?生读生字,注意正音。嫁 诱 泽 惶 恐 咽 唾 沫 谎 训 斥 坑 铲(1)去音认读;(2)注音领读。
4、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记字的记忆方法,如拆字法等。(重点交流容易混淆的字音和难写字的字形。)可以用汉字添加笔画的方式记住“斥”;用形旁加声旁的方式记住“嫁”“惶”“沫”“坑”“铲”等字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还可以用理解字义再识记字形的方式记住“泽”“咽”“唾”“训”等字。4.重点认读:咽、坑“咽”字多音字组词。“坑”字左右结构,部首是“土”,右侧一个“亢”,共七画。5.词语练习:(1)学生运用生字扩词。(2)教师提供词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对字义的理解。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一)课文朗读1.看来大家已经和这些漂亮的礼物相识了,不知道把它们放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5、课文吧!(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先自由朗读,后小组内展示。(2)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2.小组成员合作分段朗读课文,互相评价并纠正读音。发现并推举读得好的同学当众朗读,并夸夸好在哪里。老师相机指导。读后评议。(二)感知文本1.再读课文,谁来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怎样的故事?课文写“我”偷了外祖母的红璎珞却不承认错误,最后外祖母想到了让“我”保存红璎珞的方式让“我”自觉改正了错误。2.这个故事以“红璎珞”为中心写的,这到底是一串怎样的红璎珞呢?快速朗读课文1、2自然段,找出描写红璎珞的词句,说说它的样子。出示句子:红璎珞由五颗殷红如血的玉石串成,颗颗光洁圆
6、润、玲珑剔透。对这串红璎珞,我觊觎已久。此时,它就躺在那张木桌上,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我幼小的心灵躁动起来。(1)出示红璎珞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红璎珞“光洁圆润”“玲珑剔透”“散发着诱人的光泽”的美丽样子。(2)躁动:因急躁而活动。(3)璎珞对外祖母有多重要,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出来?出示句子:红璎珞是外祖母当年的陪嫁物,也是她唯一的首饰。外祖母把它看成了生命里的一部分,平时总是戴在身上。只有做重活儿时,外祖母才会小心翼翼地把它取下来,放好。(1)从“陪嫁物”“唯一”“生命里的一部分”“总”体会璎珞对外祖母的重要。(2)“只有”“小心翼翼”“放好”等词语体会璎珞对外祖母的重要。3.面对这样美丽的红璎
7、珞,“我”有了不好的想法。认真朗读课文第3至11自然段,看看从“偷拿”红璎珞到归还红璎珞这一过程中,“我”都经历了怎样的内心情感变化过程?画出表示“我”心情的词语。体会“我”当时的内心感受。交流句子。读一读,品一品。(1)我下意识地将握红璎珞的手捏紧,背向身后。(2)我内心一阵惶恐,使劲咽了口唾沫,轻声说:“没,我没拿。”我不敢正视她的目光,忙低下头:“我真的没动过它。”(3)接下来的几天,外祖母的话一直在我脑际里盘旋,让我寝食难安。我后悔自己当时没有勇敢地承认错误,我想告诉她是我偷了红璎珞,又怕招来训斥。最后,我干脆把它们埋进了屋后的土坑里,可我仍然心事重重。(4)我拿起小铲,跑向屋后,把那
8、两颗红璎珞挖了出来,用水洗干净,将它们串了回去。红璎珞重新焕发出灿烂的光芒。这时,我感觉悬在心头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4.小组讨论:“我”开始时撒谎,可是后来为什么又会改正错误呢?预设:刚开始没有勇气,后来是外祖母巧妙地给了“我”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为什么外祖母要谢谢“我”替她保存红璎珞?因为“我”在外祖母的引导下,主动归还了偷拿的两颗玉石,红璎珞项链又重新焕发出灿烂的光芒。5.谁能借助课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故事中的这位外祖母?预设:外祖母明明知道是“我”拿的,但是并没有直接指出来,甚至外祖父都勃然大怒了,她还是制止了他。只是对“我”说要做个诚实的孩子。外祖母看出“我”心事重重,又没勇气承认错误
9、,所以给了“我”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是给了“我”面子。善解人意、懂得教育孩子的外祖母!小结:诚实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名片,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还是那句话:“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不能主动改正”。五、感悟提高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想法?用简要的语言说一说。预设:姐弟俩懂事孝顺,愿意为家人分忧。犯下了错误要勇敢承担,主动承认错误。做人应当诚实,只有自己下定决心改正错误,才能真正做一个诚实的人。2.师引导表达:正如外祖母所说的,“一个诚实的人是需要勇气的。”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哪些诚实勇敢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记忆里拾捡起这些勇气的片段向大家分享。3.话说人物
10、: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觉得外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说一说。六、拓展延伸出示诚实守信歌。学生齐读。诚实守信最重要。同学之间不张扬,朋友之间不猖狂,家长面前不撒谎,老师面前不夸张。做错事情要改正,说错了话要承认,承诺的话要遵守,答应的事要做到。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
11、,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七、课文小结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
12、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文中外祖母是一个善良、宽厚、有智慧的人。我们应该学习外祖母,给他人改过的机会。我们也要学习文中的“我”,知错能改,才能心中无愧。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八、互动练习打开“基础训练/阅读训练-一串红璎珞”,一起来闯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