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质量检测卷(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2017年8月21日至27日是拉萨“雪顿节”。“雪顿”在藏语中意为“馥奶宴”,“雪顿节”又称“酸奶节”。因首日哲蚌寺会展晒巨幅唐卡,也称“晒佛节”。如今,这个起源于公元11世纪的节日延续了部分传统习俗,逐步演变为以展佛和藏戏会演为主的宗教与文娱相结合的节日。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传统
2、习俗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ABCD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与题意不符,不选;传统思想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同时材料也没有体现传统文化对当代人价值观念的影响,不选;表述正确且符合材料。故本题答案选A。答案:A22017年8月28日,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在北京召开项目启动仪式,年底将与广大观众见面。国家宝藏的追求就是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国宝”“文物”活起来,不仅展示一件件陈列品,而且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文化的传承。能够感知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与自己的血脉相连,从而树立起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国家宝藏能够体现()一定的文化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3、、博大精深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科技是培育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A B 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的特点、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的知识。通过国家珍藏的文物,展现中华文化,体现了文物是文化的载体,一定的文化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故选项A正确;排除,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与材料无关。故答案选D。答案:D3键盘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生编硬造的网络语言使美感荡然无存。拯救汉字、唤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与重视成为许多人的共识。这是因为()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汉字历来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汉字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发掘汉
4、字之美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A B C D解析: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不能等同于汉字,说法错误。从历史上看,汉字并非一直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故不选。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发掘汉字之美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正确切题,故选D。答案:D42017年中央电视台农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四个分会场的选择别具匠心:上海是海派文化的代表,西昌是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桂林是岭南文化的代表,哈尔滨是北方文化的代表。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区域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A B C D解析:材料中描述了上海、西昌、桂林、哈尔滨四地的
5、文化,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特征,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正确;材料只是展示四地的文化,并未描述其作用,因此不选;材料并未体现学习优秀外来文化,因此未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因此不选。故本题答案选A。答案:A5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它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的特点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A B C D解析:昆曲有着数百年历史,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确切题
6、。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选B。答案:B6泉州,古称刺桐城,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说,若有一只船去基督教诸国,必有一百只船来这刺桐港。泉州先民离乡出外谋生的同时,也将其文化带到异国他乡。在东南亚各国华人社会中,供奉泉州乡土神祇的寺庙宫观到处可见,他们都认泉州寺观为其祖庭。这说明了()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要在交流、借鉴与融合中实现文化的创新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 B C D解析:“泉州先民离乡出外谋生的同时,也将其文化带到异国他乡”,说明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包括商业贸易和人口迁徙,故符合题意;“
7、在东南亚各国华人社会中,供奉泉州乡土神祇的寺庙宫观到处可见,他们都认泉州寺观为其祖庭”说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从古代传承到现在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故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文化的传播和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没有体现世界各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作用,更没有体现文化的创新,故排除。答案选择C。答案:C7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写山曰峻增嵯峨,状水曰汪洋澎湃,蔽芾葱茏,恍逢丰木,鳟鲂鳗鲤,如见多鱼。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由此可见,汉字()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能够对事物做出形象生动的概括和表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意蕴确
8、立了中国作为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地位A B C D解析:汉字不同于文字,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不选;夸大了汉字的历史意义,不选。答案:C8据史料记载:清代名臣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这则故事展示了中华文化中蕴含的()里仁为美的和谐理念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修身齐家的家国情怀兼收并蓄的包容智慧A B C D解析:六尺巷的故事,不仅是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典范,更是中华民族里仁为美、和谐理念的充分体现,强调了做官先做
9、人,做人先修身。爱好和平、兼收并蓄与题意不符合,故排除。故选A。答案:A9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B只要大力创造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C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D所有文化作品都凝聚和蕴藏着中华民族精神解析:作品中凝聚着民族精神,表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A符合题意。B、D观点太绝对,C颠倒了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答案:A10西部民族文化不是一种完全封闭和孤立的文化,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它在
10、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将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转化吸纳为自己的成分,从而变得生机勃勃,其中最为典型的文化现象就是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传佛教。这种“本土化”现象()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表明文化渗透是中华文化的特有魅力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的体现有利于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A B C D解析:材料主要说明,我国西部民族文化在文化交流中能够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形成自己的特色,故符合题意;文化渗透是文化霸权的表现,故说法有误;我们应认同本民族文化,理解其他民族文化,故说法有不妥之处。故本题答案选B。答案:B11中国珠算,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宋代已经开始应用,明代先后传到
11、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近年在美洲也渐流行。由于算盘不但是一种极简便的计算工具,而且具有独特的教育职能,所以至今盛行不衰。小小算盘折射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很注重实际应用中华民族具有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民族文化具有包容性才能走向世界科技与教育结合才具有强大生命力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认识。珠算是中国古代发明的计算工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符合题意;民族文化能否走向世界则主要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观点不科学;观点太绝对。答案:A12“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
12、之”。这表明()绘画和诗歌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文化创新的源泉在于诗画艺术结合文学和艺术可以相互渗透、相互借鉴中华文学形式多样、风格独特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与题干无关;说法错误,文化创新应立足于社会实践;符合题意。答案:D13目前,我国重点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代表性项目,如高山族的拉手舞,布朗族的弹唱、蜂桶鼓舞,怒族的达比亚舞、仙女节,毛南族的打猴鼓舞、花竹帽编织技艺、肥套材料从侧面表明()中华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A B C D解析:错误,题
13、目中没有表述中华文化的特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各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我国重点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代表性项目,说明了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再者,我国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明了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故入选。选D。答案:D14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下列内容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有()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上无与伦比我国的文学艺术内容丰富绚烂、风格鲜明独特吴越文化、滇黔文化相互交流、渐趋融合各具特色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相互促进A B C D解析: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我国的
14、园林艺术在世界上无与伦比,这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A15“台湾特色庙会”在福州、厦门、泉州三地同时举行,并安排了台湾特色小吃与名优特产品展销。这一安排()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说明了两岸交流以文化交流为主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A B C D解析:材料未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符合题意。两岸交流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两岸交流以经济交流为主,观点错误。台湾特色小吃与名优特产品展销,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C16北方辽阔的黄土地和黑土地,景色壮丽,气候干燥寒冷,
15、天空高广凄凉,植被贫乏,在这种环境下,人物的性情多厚重、强悍、豪爽、严谨。而南方水流纵横,山色清华,植物华丽,气候温暖湿润,云霞低垂清零,在这种环境下,人物的性格多柔婉、细腻、灵捷、浪漫、精明。这种现象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区域文化既保留各自特色,又渐趋融合自然条件差异决定文化差异受地理等因素影响,文化带有区域特征A B C D解析:材料中北方的文化特征说明受地理等因素影响,文化带有区域特征,即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排除;中的决定作用是不科学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答案:A17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的海口骑楼老街始建于1849年,融琼州海峡北岸内陆
16、建筑文化与南洋建筑文化于一体。骑楼适应当地气候特点,一楼廊道既可遮蔽阳光,又可躲避风雨。散发着建筑文化芳香的海口骑楼()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魅力是海南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载体表明地域文化的性质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A B C D解析:材料说明海口骑楼彰显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魅力、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正确;说法错误,排除;说法错误,因为地理环境影响地域文化的性质,并不是决定作用;故选B。答案:B18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至关重要的是我们拥有遇难不惧、化危为安的“中国精神”。作为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之中是
17、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能够转化为民族崛起的强大物质力量以改革开放、锐意创新为核心A B C D解析:错误,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之中;错误,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故选C。答案:C19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根本就在于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中国精神铸就民族之魂,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必定坚不可摧、巍然挺立。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古今有之,亘古不变可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A B C D解析:材料体现了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
18、柱,可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说法错误,中国精神不断增添时代内容;说法错误。故选A。答案:A20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下列古诗句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A B C D解析:“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符合题意。“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都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答案:B21企业家是品牌兴企、品牌
19、强国的带头人,也是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的塑造者。为“中国制造”增光添彩,将格力打造成中国制造业的一个领军企业、标杆企业,无不与董明珠身上所具有的脚踏实地、充满自信、爱国等精神有很大的关系。从董明珠身上可以看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坚定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就是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强基固本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表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材料反映的是企业家董明珠身上的所具有的民族精神为“中国制造”增光添彩,表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就是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强基固本,正确且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故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20、答案:D22“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这首诗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A B C D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不符合题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错误。该诗体现的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C23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深刻影响海峡两岸的风土人情、行为方式和
21、道德取向。同说汉语,同写汉字,读一本历史,抚一张古琴,文化像氧气,融化在血液中两岸人民共同植根于此,使两岸人民精神上融为一体而不可分割。上述材料表明()A爱国就必然爱社会主义B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C儒家思想是联结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D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解析:A中“就必然”的说法太绝对。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B项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儒家思想属于传统文化,但不能说传统文化是儒家思想,C项错误。故选D。答案:D24作为科学家,钱学森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科学家,只有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智慧,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才能赢
22、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尊重,才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这体现了()爱国主义这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热爱祖国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知识分子才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A B C D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爱国主义的掌握程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错误;人民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错误;“一个科学家,只有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智慧,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才能赢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尊重,才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这体现了爱国主义这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故正确。故选A。答案:A第卷(
23、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10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敬德保民”“自强不息”“以和为贵”“浩然正气”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解析:回答本题时注意答题范围为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试题类型属于原因类。学生可从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24、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其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推动“中国梦”的实现。(3分)(2)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够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有力的精神滋养。(2分)(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其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源泉。(3分)(4)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
25、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2分)26(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江苏综艺频道成功地举办了江苏方言大赛第二季,其基本操作方式是参赛者通过听读,将题目中方言的大致含义写下来。大赛只考察对方言含义的理解,并不要求参赛者们会说不同的方言,或者写下正确的汉字,因为好多方言只是口口相传,并没有文字传承。有人认为,方言听写大赛除了娱乐性外,人们更看重的是它传递的文化意义。第二季方言大赛用当下的时尚、流行元素对方言进行包装,既能推动当地文化发展,又能够以多元、新鲜的形式让古老方言呈现新气象。考题除接地气、讲人文之外,还融合各地特色、人文风貌,出题方式上既体现评弹、白局等各地传统曲艺,也有rap、
26、老外游江苏等新风尚元素的融入,各地热心观众通过外拍短片出题,让乡音乡情醇美难忘。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江苏方言大赛的文化价值。答案:具有区域特色的方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大赛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从而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4分)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方言的传承有利于增强我们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4分)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方言大赛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7、5分)2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成为莫言创作的宝库,广袤国土上的风土人情是莫言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正如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及相关评论所言:“莫言创作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材料二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传统的以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正转向创新2.0模式,即出现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众创现象”,并成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先需要弘扬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自主精神、创新精神、务实精神的综合体现,具有历史性、
28、时代性的特征,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坚定意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1)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说明莫言文学创作成功的原因(8分)。(2)结合材料并综合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弘扬创业精神的依据(8分)。答案:(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是莫言文学创作的宝库,莫言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2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国土广袤,一方水土,一方人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特色,为莫言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求同存异是指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
29、极成分(2分)。莫言的创作不仅借鉴了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作品,而且用自己的作品与他们共同充实、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宝库(2分)。(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创业精神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分)。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创业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与生命力的重要源泉(2分)。创业精神是中华民族创造精神的时代体现,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2分)。弘扬创业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与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也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弘扬创业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30、2分)。28(13分)暑假期间,某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先观看了八达岭长城纪录片,后准备开展“长城与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班会。老师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为班会做准备工作。第一小组在图书室查阅到如下信息:在联合国大厦内,悬挂着中国政府赠送的巨幅长城挂毯。他们了解到之所以将巨幅长城挂毯送给联合国,是因为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长城坚固雄伟、蜿蜒数千里,正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奋斗、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象征。第二小组在网上查到如下信息:中国长城是世界著名建筑,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周围的景观正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影响了长城建筑的完整和完美。假如你是该班的学
31、生,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1)请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的理解。(4分)(2)加强长城保护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你认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有哪些?(9分)解析:第(1)问,作答时首先要阐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其次从长城的修建和长城的作用两个方面加以论证即可。第(2)问,作答时需要注意从意义角度进行分析论述,并归纳总结答案即可。答案:(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分)长城的修建过程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团结勤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精神,长城的作用则体现了劳动人民爱好和平、刚毅勇敢、维护国家统一等精神,这些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统一的,因此我们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2分)(2)意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3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3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