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冠疫情下美国掀湄公河水舆情风云张励今年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旱情持续,湄公河沿岸国家民众在新冠疫情影响下用水更为紧张,中国克服自身困难向湄公河国家提供援助。而美国则借湄公河水资源问题不断制造涉华负面舆情,成为其新冠疫情下攻击中国的重要一环。4 月 10 日,美国水资源研究咨询中心“地球之眼”(Eyes on Earth)总裁艾伦贝斯特与克劳德威廉姆斯发布了由美国“湄公河下游倡议”资助的在自然条件下(无坝畅流)湄公河上游水流量监测报告(简称“湄公河上游水流量监测报告”),指责中国在澜沧江建造水坝影响甚至控制湄公河上游水位和自然流量,导致下游国家水位创历史新低。随后,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发表评论称
2、,监测报告证实中国的蓄水量高于以往,造成下游水位不稳。位于美国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河流”(International Rivers)也批评中国破坏河流自然系统,导致湄公河流域出现“粮食危机”。美国纽约时报也刊发负面报道,指责中国“上游建坝”,导致“下游干涸”。4 月 23 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美国东盟抗击新冠疫情外长视频会上偏离主题抨击中国,其中就提出湄公河水资源问题,并援引“湄公河上游水流量监测报告”内容,无端指责中国在上游建造的水坝“单方面改变了湄公河流量,將对流域数千万人的生计造成灾难性影响。”美国如何发动“湄公河水舆情”除此次新冠疫情外,近几年美国频频“以湄公河之名”发起针对中国的
3、舆论攻势。2018 年 7 月,韩国在老挝东南部承建的桑片桑南内水电站副坝发生坍塌,美国官员在发表评论时竟无端牵扯中国,并指责中国的上游行为对湄公河产生“负面影响”。2019 年 8 月,蓬佩奥在第 12 次“湄公河下游倡议”部长级会议上公开责难中国在湄公河问题上“胁迫”邻国。同年 10 月,纽约时报发表题为被杀死的“神”:大坝和中国力量如何威胁湄公河的报道。湄公河水资源问题俨然已成为中美竞争加剧背景下美国疏离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关系并牵制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发展而大加利用的一个“楔子”,同时美国也逐渐形成了借这一议题不断发起舆论攻势的“套路”。第一,善抓时事。美国善于抓住重大风险事件,并结合“湄
4、公河下游倡议”部长级会议召开的时间节点来挑起话题、带偏舆论,加剧湄公河国家恐慌情绪。无论是 2018 年老挝大坝坍塌事故还是 2019 年泰国发生干旱,美国都将天灾人祸的事由强行推至中国身上,并试图将湄公河国家的焦虑和不满引向中国。今年 3 月 22 日“世界水日”,联合国发布世界水发展报告称 2030 年世界可能面临 40%的缺水紧张状况。美国迅速捕捉到这一信息,结合湄公河流域干旱、新冠疫情带来生存压力等展开新一波舆论攻势,在中国与湄公河国家之间搬弄是非。第二,高官叙事。蓬佩奥与美国国务院官员多次在与湄公河国家、东盟国家召开会议或联合会见记者时,就湄公河的生态环境发展、沿岸民众生存生计表示担
5、忧,故意忽视厄尔尼诺现象与常规性旱季的影响,以及他国的人为原因等,将矛头一律对准中国。美国官员塑造话语的手法不仅制造了议题,还诱导了议题发展方向,使湄公河国家甚至东盟国家的官员、媒体、学界人士在其设置的逻辑框架内发表意见,实际上则是深挖湄公河舆论陷阱。第三,网络造势。美国在舆论攻势中充分利用拥有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外交政策等知名媒体的优势并通过多语种发布信息迅速扩大受众面,还借助其智库和非政府组织在网上舆论造势,制造多方行为体对中国在澜湄流域开发合作存在不满的假象,以获取他国信任。第四,包装救世。美国一边对中国发动“湄公河水舆论战”抹黑中国,一边把自己包装成能解决湄公河水资源问题的“
6、救世主”,并着重向湄公河五国推动其于 2009 年启动并主导的“湄公河下游倡议”。但美国“湄公河下游倡议”通常口惠大于实至,相关合作规模有限且附加政治条件。更重要的是,美国并非湄公河流域国,水资源议题不涉及其根本利益,因此美国“水资源救世主”更多是一种幻象。水舆论攻势破解之道基于中美竞争加剧、湄公河水资源议题无法在短期内彻底解决的客观现实,未来美国将继续利用“湄公河下游倡议”平台巩固与湄公河国家合作基础,并仍将会不失时机地掀起湄公河水舆论攻势,以发挥湄公河这张“牌”对中国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牵制力与破坏力。中国需要在不断升级澜湄水资源合作内容基础上,妥善应对舆论压力。具体而言,中国宜从以下几方
7、面努力。首先,巩固升级澜湄水资源合作机制与项目成效。近年来,澜湄合作不断提质升级,平台建设取得成效。2016 年水资源合作成为澜湄合作机制五大优先领域之一,2017 年建立了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2018 年举行了“首届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2019 年召开了澜湄水资源合作部长级会议。此外,澜湄国家组织多领域、高密度的交流培训与考察学习,中国多次向湄公河下游放水救灾,并与湄公河委员会进行合作。未来,中国应继续着眼于完善机制、推动项目合作与技术培训、强化区域间组织等实质内容,以实际行动化解美国的不实言论。其次,针对具体议题主动发布权威信息。政府与媒体要继续保持对信息的敏锐性,及时发声,攻守兼备。中
8、国政府与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澜湄水资源合作的重要性,外交部在 2019 年泰国发生旱灾与今年疫情期间针对湄公河的舆论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对外界质疑及时做出回应,化解了不良影响。事实上,在此次旱情中,中国与湄公河国家都遭受了严重影响,这成为中国云南省遭遇的十年来最严重旱情,截至 4 月中旬约 147.79 万人出现饮水困难,国内媒体对此进行了客观报道,中国科学院也发布了相关研究报告。第三,加强政府部门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多维度挖掘水资源合作潜力,汇集水资源研究信息。2017 年 9 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相关单位组建了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中国中心),成为澜湄国家开展智库交流的重要平台。未来中国可以
9、进一步在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多学科的水资源和水外交智库,进行长期跟踪研究,从而加强政府、研究智库、媒体等不同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争取主动性,也可以通过加强同流域内国家的交流了解其动向,及时消除误解、增信释疑。2020 年 4 月 23 日,为加强美国与东盟合作抗疫,美国与东盟十国召开了特别外长会。然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没有阐述与东盟合作的具体措施,反而积极插手湄公河事务,借题发挥。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山水相连,澜湄合作机制也因水而生,中国依托事实、借助合作,完全可以破解美国利用湄公河水资源问题发起的舆论攻势,不断扩大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的互利友好合作势头,推动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深度发展。(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的中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