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一、马丁路德与九十五条论纲1改革背景。(1)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潮流席卷欧洲以后,各国的_思想十分活跃。(2)罗马教会为树立教皇的绝对权威,宣扬_。2思想主张:强调_的学说,主张靠信仰才能得救,否定了_的权威。他的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_色彩。3改革开始:1517年,为反对教皇兜售的赎罪券贴出著名的_,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4改革影响。(1)拉开了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2)改革后创立的新教与原来的_、东正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答案:人文主义因行称义因信称义罗马教廷人文主义关于赎罪券的功效天主教温馨提示因行称义与因信称义“因行称义”和
2、“因信称义”都是基督教的教义,目的都是为实现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前者的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是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后者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赎罪券的掠夺,简化了宗教仪式,解放了人的个性。【应用提升】1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解析:马丁路德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阅读圣经,同上帝对话,信仰即可得救,教会代表认为圣经容易被人曲解,个人的得道要依赖于教会对圣经的解释,所以他们两者的根本分
3、歧在于是谁掌握圣经的解释权。答案:C二、独树一帜的加尔文1加尔文的宗教改革。(1)背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风靡全欧,许多国家先后接受新教。(2)内容。A出版基督教原理,主张人只有依靠_才能得救,以此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_统治人民的权力。B主张_,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与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这是加尔文宗教观的核心。(3)意义。A先定论否定对教皇的盲从,也否定封建君主的特权,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B他的学说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为以后的_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C加尔文的新教活动富有时代特色,被誉为“欧洲宗
4、教改革的第_位伟大人物”。2欧洲宗教改革的意义。欧洲宗教改革家用_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为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发人深省的一页。答案:信仰教皇先定论资产阶级革命二人文主义宗教观温馨提示加尔文宗教改革加尔文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以此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主张先定论,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和教会的作用。在思想上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应用提升】2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联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解析
5、: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须购买赎罪券。A、B、C三项的说法错误。答案:D一、选择题116世纪西欧大陆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世俗王权的斗争白热化C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D剥夺天主教会的土地和经济特权答案:C2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英文为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这里的“抗议”是指()A抗议圣经的权威 B抗议国王的权威C抗议天主教会的权威 D抗议贵族的权威解析:新教并不反对圣经,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与世俗的王权没有联系,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主要斗争对象是天主教会,故C项正确;宗
6、教改革矛头主要针对的是教会,而不是贵族,故D项错误。答案:C3(2014海南单科)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解析:中世纪只有教士才有阅读圣经的权利,教皇以此来加强思想控制,路德宗教改革显然是打击教皇的宗教权威,A项错误;路德宗教改革只是改革信仰的方式,不可能巩固民众的宗教信仰,B项错误;“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是对教皇统治宗教信仰方式的严厉打击,故C项正确。答案:C4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
7、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马丁路德在此所说的“第三者”指的是()A教皇教士 B资产阶级C广大民众 D封建领主解析: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须购买赎罪券。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因此“第三者”指的是教皇教士。答案:A5(2014惠州一调)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13341342年)时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罪名杀人罪谋杀双亲或兄弟姊妹伪造文书赦免价8个金币6个金币7个金币A.因行称义 B先定论C信仰得救 D教随国定解析:题干反映的是教皇兜售赎罪券
8、的历史现象,这是天主教“因行称义”,路德为此提出信仰得救的思想,排除A项,C项正确;先定论是加尔文的思想主张,排除B项;宗教改革后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即诸侯有权决定其臣民的信仰,D项排除。答案:C6(2014佛山一模)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说:“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由此可知马丁路德()A主张人是自由和独立的B反对宗教信仰C认为教皇无权阅读圣经D支持废除基督教解析:马丁路德主张不需要教会,基督徒可以阅读圣经,与上帝沟通,强调了基督徒是自由和独立的,故A项正确;马丁路德反对只是教会精神独裁,不反对宗教信仰,不支持废除基督教,故B、D两项错误;教皇作为基督徒也可
9、以独立阅读圣经,故C项错误。答案:A7(2014永州一模)“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以上言论旨在()A强调个人信仰的独立B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C提倡追求幸福和物质享受D批评天主教会的腐败解析:“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这体现了宗教改革“信仰即可得救”的原则,故选择A项正确;C选项为文艺复兴的内容,B、D两项并不是宗教改革的最终目的,故排除。答案:A8(2014肇庆高三期末)有一位英国著名哲学家曾经明确指出:“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
10、,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言论能够佐证这位哲学家观点的是()A赎罪券增加的仅仅是贪婪之心B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C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的人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权力解析:关键信息: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本题考查宗教改革意义,即打击了天主教与教皇的权威,具有思想解放的作用,特别强调人的心灵,而B项体现了信仰即可得救的思想,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是宗教改革中进步的思想,但都不符合题意,故A、C、D三项错误。答案:B9(2014武汉调研)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
11、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B都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解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宣扬人文主义精神,把人从天主教会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A项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观点,C项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D项手段不同,文艺复兴主要是通过文艺作品、宗教改革主要是通过对基督教教义的重新解释来传播人文主义。答案:B10加尔文的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至高无
12、上的地位D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愿望答案:D11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约翰加尔文又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类不能改变上帝的决定,甚至不可能知道上帝的选择,只能通过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去证明上帝的决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否定了圣经的绝对权威B后者不利于人文主义的发展C二者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信仰要求D二者都破除了教权与世俗权力的束缚解析: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宗教改革都是以资产阶级宗教代替封建宗教,体现资产阶级要求,故C项正确;两场改革并没有否定圣经的绝对权威,两场改革体现人文
13、主义精神,故A、B两项错误;二者没有破除教权与世俗权力的束缚,故D项错误。答案:C12(2014成都摸底)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应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反映了他()A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B宣传“因信称义”C主张建立廉俭教会 D宣扬“先定论”解析:马丁路德强调,国家权力为神所授,是唯一合法的权力,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材料反映了世俗权力摆脱教会控制,建立本民族教会的愿望。答案:A13赫乔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
14、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封建的政治斗争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解析:抓住关键句“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说明宗教改革反对的是拥有大量财富的世俗封建君主的政治斗争,故C项正确。答案:C14刘祚昌教授认为:“宗教改革猛烈地冲击了天主教会,促成了教会的分裂,有力地削弱了封建统治,从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活动,为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下列不能印证材料主旨的是()A宗教改革形成了资产阶级的宗教理论B宗教改革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时代开始C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D宗教改革形成了资产阶级反封
15、建的精神武器解析:宗教改革兴起的背景之一就是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宗教改革的实行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是导致资本主义时代开始。故B项理解错误。宗教改革中出现的“因信称义”“先定论”等理论,体现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精神武器,由此可见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答案:B二、非选择题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爱护与阐扬真理起见,下列命题将在文学和神学硕士及常任讲师马丁路德神甫主持之下,在威登堡举行讨论。凡不能到会和我们口头辩论的,请以通讯方式参加。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门。(35)那些说为求获得救赎或赎罪票并不需要痛悔的人,是在传与基督教不符的
16、道理。(36)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37)任何活着或死了的真基督徒,即便没有赎罪票,也都分享基督和教会的一切恩惠,这些恩惠是上帝所赐的。马丁路德关于赎罪票效能的辩论材料二根据圣经的清楚教训,我们敢肯定地说,由于上帝的永久而不改变的安排,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定了要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我们坚信这种安排。就被选者一方面来说,是完全根据他(神)白白施赐的仁爱,与人的功劳丝毫无关。加尔文基督教原理材料三天主教徒保有着尽可能谨小慎微、不冒风险的生活态度,宁可收入微薄地过活也不愿投身于更加危险而富于挑战的活动即使这样会名利双收。有一句广为
17、人知的德国俏皮话说得好:“要么吃好,要么睡好。”显然,新教徒吃得高兴,而天主教徒则乐于睡得安稳。奥芬巴赫尔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观点。(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教徒吃得高兴”的含义及原因。(3)综合以上信息,分析宗教改革是怎样推动欧洲近代人文精神的发展的?解析:(1)材料一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把握关键词“赎罪票”“真诚悔罪”即可;材料二是加尔文新教的主要内容,把握关键词“上帝的永久而不改变的安排”即可。(2)依据材料“天主教徒不愿投身于更加危险而富于挑战的活动”可知“新教徒吃得高兴”就是新教徒敢于投身危险而富于挑战的活动,也就是商业竞争;原因则从
18、加尔文教的教义以及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方面分析。(3)把握人文主义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和享受,找出宗教改革和人文精神之间和联系即可。答案:(1)主要观点:购买赎罪券不能赎罪(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因信称义(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上帝具有决定作用(先定论、否定教皇的权威)。(2)含义:加尔文教(新教)徒更重视商业活动和财富积累。原因: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尔文教的先定论鼓励了资产阶级发家致富的热情(肯定世俗奋斗的合理性);新教徒主张建立廉价教会,有利于财富积累。(3)推动:肯定了人具有自由和自主的信仰权利,追求现实幸福;打破了天主教的思想禁锢;促进了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意识形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