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5草原的早晨苏教版一、复习生字,激趣导入1、设计情境,揭示课题。师: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草原的早晨这一课,今天春姑娘就要带着小朋友们去这美丽的大草原,看看它的早晨是什么样的?小朋友们高兴吗?生:高兴。2、复习词语。师:春姑娘为小朋友们预购了车票,车票上的这些词语你认识吗?请小朋友选一个你读得最准确的词语来响亮准确地领大家读一读。鞭声 打破 黎明 宁静蹦跳 牧民 飘动 远处骏马 回荡 草原 铺满 3、师过渡:小朋友们,拿到了车票,就让我们出发吧!二、熟读课文,感悟美景(A)学习第一自然段师;(出示图片)你们看,春姑娘来到了草原,草原上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小草长出来了,草原上又
2、变绿了,变得更美了。师:小草长出来了,草原上又变绿了,而且草原上到处都是绿色,这是什么样的草原?(点击“铺满新绿”,学生齐读) 师:小草长出来了,草原上的牛啊、马啊、羊啊又可以吃到鲜嫩的草了,牧民也开始忙碌起来。天刚蒙蒙亮,人们还在睡梦中时,远处传来响亮的声音,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鞭声)是谁这么早抽响了鞭声?生:是牧民。(板书:牧民)师: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早晨的草原是被谁唤醒的?生:牧民的鞭声把早晨的草原唤醒了。师:那醒之前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来看:(出示夜晚到黎明的图片)一颗颗星星闪烁在草原的夜空,羊儿、马儿,牧民们都睡着了,此时此刻的草原是?生:安静的。生:
3、宁静的。生:静悄悄的。师:但是随着牧民鞭声的响起,宁静的草原一下子醒来了。“醒来”一词用在什么情况下?生:我们晚上睡觉了,早晨就醒来了。师:对呀,课文中写什么“醒来”了?为什么这样写呢?生:写草原醒来了。把草原当作人来写,说明喜欢草原。出示课件:碧绿的草原上有羊群、牧羊人、牛、马师:草原的夜里静悄悄,随着黎明的临近,随着牧民鞭声的响起,宁静的草原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了。师:谁来说说,你放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一群群羊儿在草原上蹦跳。生:我看到羊妈妈带着小羊在草地上做游戏呢!(掌声)生:我听到了羊儿的咩咩声,他们正在说话呢。师:你知道他们说什么吗?生:他们在说:今天天气真好啊!生:
4、我还听到了牧民的鞭声。生:我听到了马儿的叫声和马蹄声。生:我听到了牛儿的哞哞声。师: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宁静的草原已不在睡梦之中,草原上出现了一片喧闹的景象,所以课文上说?生: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出示: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师:请小朋友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把草原给唤醒了!师:(小组读)小朋友们读得真好,还有这么多的小朋友都想来试一试,那就让我们站起来,甩起鞭子一起来把草原唤醒吧!(学生齐读) 运用多媒体课件构建形、声、像、文同步的动态教学环境,让学生随画入境,在形象视觉的感应中,学生对于“鞭声打破黎明的宁静”、“铺满新绿”、“草原醒来”这几个词句,就能轻松地理解了。(B)学习第二自然
5、段 师:醒来的草原是怎样一番热闹呢?请小朋友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你能从哪儿感受到草原很热闹?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师: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草原的热闹?生:一只只羊儿涌出了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生:牧民们跨上骏马,追赶那欢乐的羊群。(出示羊儿涌出圈门的图片)师:谁来把课文上描写这个图片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学习第一句话)请小朋友自己把这句话读一读?找一找: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生:羊多。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生:一只只羊儿涌出了圈门,一只只羊儿说明羊多。师:“一只羊”和“一只只羊”有什么不同?生:一只羊是说只有一只羊,而一只只羊是说羊很多。师:从“涌出”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点击“涌出”
6、 )生:从“涌出”这个词我知道了羊儿很多。师:你能举举涌出的例子吗?生;放学时,我们涌出了校门。生:电影结束了,同学们涌出了电影院的大门。师:听老师读一读这句话,除了羊儿很多,你还能体会到什么?(读第一句)生:我觉得羊很欢乐。蹦跳(字变红)。师:小朋友们在什么时候才会蹦蹦跳跳的呢?生:做游戏的时候会蹦蹦跳跳,特别快乐。生:放学的时候特别快乐,会蹦蹦跳跳。生:肚子饿了,吃饭的时候特别快乐。师:一只只羊儿睡了一夜又要去吃鲜嫩的草了,心里啊特别地高兴,谁能把这句话读好?先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师:谁愿意来做这一只只快乐的羊儿?(指名读)师:让我们一起来读出羊儿急于冲出圈门奔向大草原时的开心、快乐!师:
7、(齐读)真是一群自在、快乐的羊啊!(看图学习第二句话)师:高兴的不只是这些蹦跳的羊儿,牧民们也非常快乐,你们看。牧民们是怎样放羊的呢?生:牧民们跨上骏马,追赶那欢乐的羊群。师点击:(跨上、追赶)师:(出示句子)牧民们心情是多么愉快,请小朋友们把这句话来读一读,来当一回快乐的小牧民!(学生自由读)师:让我们来赛一赛,谁是最快乐的小牧民! (指名读)师:小朋友读得怎么样?应该把哪几个词语给读好了?指导读好“跨上”“追赶”“欢乐”。请点评的学生读师:此时的草原是多么地欢快、热闹啊!羊儿欢、人更欢。让我们一起再来欢乐地读一读这段。指导背诵:师:(出示)看一看,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羊儿涌出了圈门,
8、( )奔向( )草原。牧民们( ),追赶那( )。师:小朋友能不能不看书感受羊儿和牧民的快乐?让我们进行一个接龙游戏:一只只羊儿,蹦跳着。牧民们,追赶。齐背. 这一段写草原上羊儿和牧民怎么样?(羊儿多,牧民欢乐)(C)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快乐的羊群越跑越远,好像跑到了天边,你们看图片出示:(课件展示:远处,一群群羊儿在飘动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接着字幕出示“远处,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生:我看到了洁白的羊群在远处散步。生:羊群像白云一样洁白、美丽。师:谁来把你看到的美美地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上半句)师:我们的牧民朋友们面对着这美丽的景色,忍不住放声高歌起来,听“蓝蓝的天上白
9、云飘,白云下面羊儿跑。勤劳的牧民们跨上骏马,来把羊儿放(同时播放这首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师:这么美、这么响亮的歌声被风吹着,传到很远的地方,连天上的白云都能听到!书上用了一个词,是什么?(生回答,师点击:回荡)(出示)“蓝天下回荡着牧民们的歌声”师:我相信,这么美的歌声,一定会深深地印在大家的脑海中,让我们放声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这一自然段写的什么?生:草原上羊儿多,牧民欢乐。生:这一自然段和上一自然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生:相同的地方都是写草原上的羊儿多,牧民乐。生:不同的地方是:第二自然段中是“一只只羊儿”,这一段是“一群群羊儿”羊儿更多了。上一段通过写牧民跨上骏马追赶羊
10、群表示欢乐,这一段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来表现牧民的欢乐。师:作者说“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为什么这么打比方?生:羊儿是白色的,跟白云的色彩一个样;生:羊儿一边吃草,一边活动,白云在空中也不断移动。它 们有相似的地方。(板书:一群群飘动歌声)引读:远处,一群群羊儿学生接着读,师读:蓝天下回荡着学生接着读在讲解“回荡”一词时,通过读书和欣赏歌曲,引导学生想像当时的情境去“意会”。学生在歌曲情境中,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理解了词语,丰富了情感,拓宽了词汇。这样把形象感知多方积累,读中感悟,及时迁移,作为学习的基本途径,通过多媒体软件导学,不仅让师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真正动起来,还极大
11、地增强了学生的视觉和信息的接收量,达到优势互补,智慧共享。(D)指导感受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学得这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让我们跨上骏马,甩起马鞭,在优美的歌曲中,去美丽的大草原游览一番!(播放女子十二乐坊-赛马,欣赏草原风光图)师:这么美的草原,如果现在请你做小导游来介绍一下大草原,你可以吗?小组擂台赛(指名读)师:请大家齐读课文,再次体会草原的美丽和快乐。三、总结课文,巩固提升师:春姑娘已经带我们游玩了大草原,此时你心里最想对大草原说些什么?生:我想在草原上奔跑,骑大马,放牛羊。我最想对大草原说,我好向往你。生:草原,你既大,又美,还很让人快乐,我真想躺在你的怀里好好打几个滚。生:我最想对大草原说,草原,你真美,我喜欢你!师:春姑娘还为我们准备了几条小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鞭声()的草原()的羊群()的清香(2)填空一群群羊儿像 盛开的梅花像 明亮的小池塘像 像 四、结语 今天的草原之旅即将结束,我相信每个小朋友都过得非常愉快。老师有个提议:以后请爸爸妈妈带你们到真正的大草原看一看,看看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地,快乐的羊群和勤劳的牧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