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89724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28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科幻热不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它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思维发生巨大变化的产物。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具有世界范围的思维模式变化开始显现。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融通已经势在必行,也促使科幻的勃兴。无论是何种科幻小说,它的指针总是对着作家生活的时代。中国科幻具有立足于现实,促使人们对现实更深入思考的特点,这一特点是和世界科幻大师们的思考相通的。他们的神思尽管驰骋宇宙,飞向遥远的未来,但是作为地球人的思维之根仍然是脚下这片土地

2、。凡尔纳的科幻虽然让后来的科学家当作科学发明的启示录,但是他后期的作品已经流露出对于工业革命给人类负面影响的忧虑。科幻不只是一种文学形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的思维的更新。科幻文学既融合了人类思想领域最前沿的精神成果,也融汇了不同的多种艺术创造形式,它富有幻想又直接地反映了人的矛盾、困惑、希望和理想。纯文学里当然不乏书写人类理想之作,但是如今它更要向科幻等新产品学习,因为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从思维更新的角度是很难表现人类变化的。科幻文学在科学的背景下反思人类现实生存状态和社会整体机制在未来的深化趋向,它是前卫的文学,也是宏大深远的文学。面对AI(人工智能)深

3、入生活各个层面或者用尽地球人的智慧寻找外星文明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科幻作品以一种奇幻推理的形式做出富有哲理的思考。中国科幻不是简单重复人类和对立面的矛盾这一俗套。而是凸显了中国社会在开拓进取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只有和谐发展、保护生态、以人为本,人才能成为科技的主人,世界才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未来的美好成果才能为全人类共享。中国科幻的中国元素是对世界科幻的重要贡献,在当代优秀科幻作品中,中国文化的精髓如珠玉镶嵌其中,体现了人类的思想精华和东方智慧。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促使人类开始从“人”的本质属性进行深层反思。中国经典话语里充满人类自身所具有的生命意识、求新意识、矛盾统一意识、回归意识等根本元素

4、,优秀的科幻作品使之成功地实现现代转换。刘慈欣在三体中以奇绝的幻想编织了人性的多彩画面,同时引发了对于未来的思考;王晋康的古蜀以恢宏的气势挥就了中华远古文明画卷,构建绚丽的中华民族精神史诗。我们处在信息社会,世界各国如同一室,尤其科幻作家接受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影响是他们的长处。好的科幻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摘编自孟庆枢逐梦的中国科幻)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科幻立足作家生活的时代,促使人们更深入地思考现实,这一特点源于对凡尔纳等世界科幻大师们文学创作的借鉴。B. 中国科幻不是以人类和AI、外星文明等对立面之间的矛盾为创作题材,而是着力表现中国社会在发

5、展中积累的有益经验。C. 中国文化不乏生命意识、求新意识、回归意识等根本元素,中国科幻将这些与自然科学结合,是对世界科幻的重要贡献。D. 无论是思考未来还是回溯远古文明,刘慈欣和王晋康等人创作的当代优秀科幻作品都体现了人类的思想精华和东方智慧。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介绍中国科幻的发展,侧重论述与世界科幻文学相比中国科幻的独特之处。B. 文章开篇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思维的变化为背景,指出科幻勃兴的必然性。C. 第2段以凡尔纳的创作为例,旨在凸显优秀的科幻作品能为科学发明提供启示。D. 文章从现实性和思维更新两个方面介绍科幻文学,并就二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3

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意味着如今纯文学只有从思维更新的角度才能表现人类变化。B. 科幻作家的神思能飞向遥远的未来,但并未脱离特定时代的科学背景,具有现实性。C. 科幻文学反思人类现实生存状态和社会整体机制的演化趋向,具有宏大深远的主题。D. 科幻文学融合了思想领域最前沿的精神成果和丰富的艺术创造形式,是前卫的文学。【答案】1. D 2. B 3. A【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这一特点源于对凡尔纳等世界科幻大师们文学创作的

7、借鉴”分析错误。原文是“这一特点是和世界科幻大师们的思考相通的”,“借鉴”一说于文无据。B项,“中国科幻不是以人类和AI、外星文明等对立面之间的矛盾为创作题材”分析错误。原文是“中国科幻不是简单重复人类和对立面的矛盾这一俗套”,意为在这一方面有创新,而非完全不以此为题材。C项,“中国科幻将这些与自然科学结合,是对世界科幻的重要贡献”分析错误。原文“中国科幻的中国元素是对世界科幻的重要贡献”,选项张冠李戴。故选D。【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

8、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侧重论述与世界科幻文学相比中国科幻的独特之处”分析错误。原文并非侧重论述中国科幻的“独特之处”。C项,“旨在凸显优秀的科幻作品能为科学发明提供启示”分析错误。举凡尔纳一例为了突出科幻的现实性。D项,“并就二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分析错误。文章没有论证“现实性和思维更新”这二者间的关系。故选B。【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

9、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只有从思维更新的角度才能表现人类变化”分析错误。原文是“不从思维更新的角度是很难表现人类变化的”。故选A。【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狼牙(节选)刘猛何

10、志军坐在床上看着人越来越少的宿舍。雷克明和一中队的副中队长小赵去和北京来的组织部门谈话了,剩下的人大多数也都回原来的单位了。A军区侦察大队将从此成为战史中不为人知的角落里的那么一个自然段甚至就那么一句话了。雷克明和小赵回来就收拾东西。何志军看着他们出去,宿舍又没人了,自己真的成了光杆儿大队长了。他苦笑,站起身看着外面操练的防化团战士。没有了参战老兵们的压力,防化团的战士们生龙活虎。连参加过战争的人都没有了,那场战争的最后一点儿痕迹也从何志军眼前消失了。真的从此消失了吗?何志军心中感到一阵悲凉,翻身拿起脸盆和洗漱用具去水房冲澡。哗啦啦,一盆凉水浇下,让他清醒很多,看着镜子里面自己健壮却伤痕累累的

11、上身。伤疤是军人的勋章,每一道伤疤都是一枚勋章,一个铁与血的故事。这些故事真的成为了往事,一个月的集训生活已经让他习惯了和平环境的军营。但他猛然醒过来自己虽然下了战场,但还是一名军人!他匆匆擦干净自己,跑回去穿上常服、戴上帽子、扎起腰带他要出操,一个人出操只要有他一个人在,侦察大队就没有消失!这个信念让已经不年轻的他热血沸腾,他咚咚跑到操场上。防化团的官兵诧异地看着这个黑脸中校,他以极其标准的姿势跑步到一片开阔的位置上。他喘着粗气,不是因为疲惫而是因为激动,一种久违的激动,从战场上下来,他再也没有这样激动过。 “中国人民解放军A军区狼牙侦察大队现在开始点名”他自己高喊,用浑厚的嗓子高喊。防化团

12、的官兵都停止了训练,看着这个从战场上下来的战斗英雄。何志军这个名字,他们并不陌生,军报和军区战歌报都曾长篇报道过他和他的那支传奇侦察队的故事。这个被敌人敬畏地称之为“狼牙”的侦察兵英雄,是他们这些年轻军人的偶像。“何志军!”他喊着自己的名字,然后高声喊,“到!”然后就安静了,大家都在看他。何志军心中的情绪是复杂的。忽然,一个声音从后面低低地传出来:“大队长,还有我。”何志军回头,看见了扎着武装带的陈勇。他很惊讶:“你还没走?” “我今天晚上搭车回夜老虎团。看见您出操,我就赶紧过来了。我没迟到吧?”陈勇说。何志军点头:“没有!没有迟到,你是个好兵!”陈勇立正高喊:“是,请大队长指示!” “陈勇,

13、你自编的少林军体拳,还记不记得?!”何志军高声问。 “记得!”陈勇高喊。何志军厉声说:“给我打一套!”“是!”陈勇摘下军帽放在一边,走回原位站好姿势。众目睽睽之下,他高喊一声,起手腿踢正面、拳扫背面、啪地侧倒。随即拳脚如同旋风一般,一个人的杀声也是震天,周围的防化团官兵都看得眼花缭乱,心中暗自惊叹这帮侦察兵确实不简单。陈勇在空中一个分腿飞踹倒地后,鲤鱼打挺起来又是一个组合拳,最后一记弹腿正蹬才慢慢收势。他的额头流着汗,慢慢收好腿归置军姿。官兵们都看傻了,何志军却有一种悲凉的骄傲。 “是坚守,还是抗议?”何志军立即向后转,麻利敬礼:“首长好!”副司令脸上是耐人寻味的微笑:“稍息。” “是!”何志

14、军转身,“稍息!”陈勇稍息,胸部还在起伏。副司令看着何志军,笑着说道:“出操给所有能看见的人,告诉他们,你的侦察大队没有消失,对吧?”何志军高喊:“报告首长!不是!我出操,是因为我还是个军人!”副司令点点头:“那就是坚守了?”何志军说:“是!坚守一个军人的信念!”“给你两个选择。”副司令笑了笑,说,“第一,在军区机关给我当参谋;第二,在军区情报部继续当参谋。” “我想下去带兵。”何志军苦着脸:“副司令,我不想再在机关里待了。”但副司令根本不搭理他这套:“想跑可没那么容易我说了两个选择。” “没别的了?”何志军看着副司令的脸,知道没选择以后说,“那我还是回军区情报部。”副司令看着他说:“做好被搁

15、置的准备,你会成为搁置在仓库的一门重型火炮。在没有战争的时期,你就要一直被这么搁置着。”何志军回味着副司令的话,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有删改)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写狼牙大队人越来越少,而窗外防化团士兵却生龙活虎,两者形成对比突出了,狼牙大队被撤销后的冷清景象。B. 小说塑造英雄何志军人物形象真实立体,着力表现了他对军队的忠诚,也写了他对副司令的抱怨。C. 你会成为搁置在仓库的一门重型火炮暗示了军人在和平年代要耐得住寂寞,也表明副司令对何志军的认可与器重。D. 小说标题为狼牙既点名了侦察大队的称号,也象征了以何志军为代表的侦察大队官兵的刚强

16、与血性。5. 请简要分析文中何志军的心理变化过程。6. 小说对陈勇打军体拳进行了具体描绘,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4. B 5. 在宿舍看着官兵陆续离开,面对侦察大队被撤销,何志军心情悲凉,冷静下来后,军人的信念,让他的心情变得激动;在操场出操训练,一方面为自己的坚守和战友的优秀感到骄傲,一方面又为侦察大队的解散心有不甘,心情复杂;答应副司令回军区情报部,体现了军人的服从,也流露了无奈的情绪。 6. 体现了陈勇极高的军事素养,反映狼牙侦查大队官兵卓越优秀,打、踢、摔、踹等格斗动作娴熟流畅,防化团官兵钦佩赞叹;表现了狼牙大队官兵坚守信念、不改初心的精神,即使是一个人的杀声也震天,即

17、使只剩一个人,队伍仍存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后文副司令的出场自然合理;展现了军人的日常训练生活,突出了军旅小说的特征。【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选项“对副司令的抱怨”错。由原文“副司令看着他说:做好被搁置的准备,你会成为搁置在仓库的一门重型火炮。在没有战争的时期,你就要一直被这么搁置着。”可知,不是副司令不让他带兵,是因没有战争,所以没有他的用武之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会抱怨副司令。故

18、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作品情节的能力。梳理小说情节,首先要对作品的内容要点进行概括,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然后再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答题。由原文“雷克明和小赵回来就收拾东西。何志军看着他们出去,宿舍又没人了,自己真的成了光杆儿大队长了。他苦笑,站起身看着外面操练的防化团战士。”可以看出何志军在宿舍看着官兵陆续离开,面对侦察大队被撤销,何志军心情悲凉;“他喘着粗气,不是因为疲惫而是因为激动,一种久违的激动,从战场上下来,他再也没有这样激动过。”此句可以看出何志军冷静下来后,军人的信念,让他的心情变得激动;由原文“陈勇在空中一个分腿飞踹倒地后,鲤鱼打挺起来又是一个组合拳,最后一记弹腿正蹬才慢慢

19、收势。他的额头流着汗,慢慢收好腿归置军姿。官兵们都看傻了,何志军却有一种悲凉的骄傲。”可以看出何志军为自己的坚守和战友的优秀感到骄傲,一方面又为侦察大队的解散心有不甘,心情复杂;“何志军回味着副司令的话,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此句可以看出何志军答应副司令回军区情报部,体现了军人的服从,也流露了无奈的情绪。【6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作品情节作用的能力。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要从“结构、人物、主题,艺术手法、读者感受”等角度思考。“众目睽睽之下,他高喊一声,起手腿踢正面、拳扫背面、啪地侧倒。随即拳脚如同旋风一般,一个人的杀声也是震天,周围的防化团官兵都看得眼花缭乱”此句体现了陈勇极高的军事素养,丰富了

20、陈勇这一任务形象;在艺术效果方面展现了军人的日常训练生活,突出了军旅小说的特征;在情节方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后文副司令的出场做铺垫;在表达主旨方面表现了狼牙大队官兵坚守信念、不改初心的精神。【点睛】小说情节的作用:在内容上,刻画人物性格;在结构上,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故事情节;在主题上,点题和突出、深化主题的作用;在艺术效果上,设置悬念,引人注意(引起读者关注),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上官均,神宗熙宁亲策进士,擢第二。元丰中,蔡确荐为监察御史里行。时相州富人子杀人,谳狱为审刑、大理所疑,京师流言法

21、官窦莘等受赇。蔡确引猜险吏数十人穷治莘等惨酷无敢明其冤均上疏言之乞以狱事诏臣参治坐是,谪知光泽县。元祐初,议者请兼用诗赋取士,宰相遂欲废经义。均言:“经术以理为主,而所根者本也;诗赋以文为工,而所逐者末也。今不计本末,而欲袭诗赋之敝,未见其为得也。”自熙宁以来,京师百司有谒禁。均言:“以诚待人,则人思竭忠;以疑遇物,则人思苟免。愿除开封、大理外,余皆释禁,以明洞达不疑之意。”遂论青苗,以为有惠民之名而无惠民之实,有目前之利而为终岁之患,愿罢之而复为常平籴粜之法。又言官冗之弊,请罢粟补吏,减任子员,节特奏名之滥,增摄官之举数,抑胥史之幸进,以清入仕之源。又言:“治天下道二,宽与猛而已。宽过则缓而

22、伤义,猛过则急而伤恩。术虽不同,其蠹政害民,一也。间者,监司务为惨刻,郡县望风趣办,不暇以便民为意。陛下临御,务从宽大,为吏者又复苟简纵弛,猛宽二者胥失。愿明诏四方,使之宽不纵恶,猛不伤惠,以起中和之风。”诏下其章。蔡确弟硕盗贷官钱以万计,狱既上,均论确为宰相,挟邪挠法,当显正其罪,以厉百官。张璪、李清臣执政,与正人异趣,相继击去之。监察御史张舜民论边事,因及宰相文彦博,舜民左迁。均言:“风宪之任许风闻,所以广耳目也。舜民之言是,当行之;其言非,当容之。愿复舜民职。”不从。时傅尧俞为中书侍郎,许将为左丞,韩忠彦为同知枢密院。三人者,论事多同异。均言:“吕大防坚强自任,每有差除,同列不敢异,唯许

23、将时有异同。(苏)辙素与大防善,尽力排将。臣恐纲纪法令,自此败坏矣。”绍圣初,召拜左正言。(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四,有删改)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蔡确引猜险吏数十人穷治莘等惨酷无敢明其冤均上疏言之乞以狱事诏臣参治B. 蔡确引猜险吏数十人穷治莘等惨酷无敢明其冤均上疏言之乞以狱事诏臣参治C. 蔡确引猜险吏数十人穷治莘等惨酷无敢明其冤均上疏言之乞以狱事诏臣参治D. 蔡确引猜险吏数十人穷治莘等惨酷无敢明其冤均上疏言之乞以狱事诏臣参治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亲策,古代科举考试殿试中以写策论方式进行考试,上官均在皇帝亲自主持的策试中考

24、取了进士第二名。B. 经义,是古代科举考试巾的一个重要科目,宋代经义文在题型、结构等方面已具备八股文的一些特征。C. 风宪,是古代掌管风纪法度、检举弹劾百官、整治地方官吏作风和考核治绩的官职,亦称御史,隶属吏部。D. 枢密院,古代官署名,宋代枢密院与中书省分掌军政大权,其设置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军权控制。9.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上官均敢于直言进谏。他为法官窦莘之事上疏被贬为光泽县县令后,还进言阻止宰相废除经义。B. 上官均主张为政考虑民生。对于青苗法,他认为没有给了百姓真正的实惠,应该恢复为常平籴粜之法。C. 上官均决不徇私枉法。存审理蔡硕非法借贷官府钱币的案

25、件中,上官均不因其曾推荐自己为官而徇私。D. 上官均言论切中时弊。他指出谒禁让人只想苟且免于罪罚,冗官之弊要从根本上整治,政令要有中和之风。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不计本末,而欲袭诗赋之敝,未见其为得也。(2)吕大防坚强自任,每有差除,同列不敢异,唯许将时有异同。【答案】7. B 8. C 9. C 10. (1)如果不考虑本末(的区别),而要承袭考试诗赋的弊端,我看不到这么做可以得到什么。(2)吕大防性格强势刚愎自用,每当任命官员,同僚都不敢表示异议,只有许将有时发表不同意见。【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

26、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穷治”是彻底查办的意思,宾语为“莘等”,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C项。“明”是申明的意思,宾语为“其冤”;“上疏”的目的是“言之”,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D项。句意:蔡确安排猜忌阴险的官吏几十人,残酷地整治窦莘等人,没有人敢申明冤情。上官均上疏说明情况,请求下诏让大臣参与审理。故选B。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

27、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隶属吏部”错误。古代御史掌纠弹百官,正吏治之职,故以“风宪”称御史。六部,从周开始,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其职务在秦汉时本为九卿所分掌,魏晋以后,尚书分曹治事,曹渐变为部,隋唐始确定以六部为尚书省的组成部分。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比附周礼的六官,秦汉九卿之职务大部并入。御史不属

28、于六部。故选C。【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项,“上官均不因其曾推荐自己为官而徇私”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元丰中,蔡确荐为监察御史里行”分析可知,曾推荐上官均为官的是蔡硕的哥哥蔡确。故选C。【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

29、)“今”,连词,假如、如果;“计”,计算、盘算;“而”,连词,表并列;“袭”,承袭;“之”,助词,的;“弊”,弊端;“未见”前面补充“我”;“其”,代词,这样;“为”,动词,做。(2)“坚强”,性格强势(古今异义词);“自任”,刚愎自用(古今异义词);“差除”,官职任命;“异”,表示异议(形容词作动词);“唯”,只有;“时”,有时;“异同”,偏意词语,指不同意见。【点睛】参考译文:上官均字彦衡,是邵武人。神宗熙宁年间皇帝亲自策试进士,选为第二名。元丰年间,蔡确推荐他为监察御史里行。当时,相州富家子弟杀人,案件的审理受到审刑、大理寺的怀疑,京城中谣传法官窦莘等人接受贿赂。蔡确安排猜忌阴险的官吏几

30、十人,残酷地整治窦莘等人,没有人敢申明冤情。上官均上疏说明情况,请求下诏让大臣参与审理,但因此获罪,被贬谪为光泽县县令。哲宗元祐初年,有谏官请示兼用诗赋来考试录取士人,宰相就想废除考试经义。上官均说:“经学以理为主,使人得到的是根本;诗赋以文为主,使人追逐的是末梢小节。如果不考虑本末(的区别),而要承袭考试诗赋的弊端,我看不到这么做可以得到什么。”从熙宁时期以来,京城众多官府禁止接待外人。上官均说:“以诚待人,别人就会竭力尽忠;用怀疑的态度待人接物,人们就会只想苟且免于罪罚而得过且过。”希望除了开封、大理之外,其它地方都取消禁令,以表明胸襟磊落,对人不疑之意。接着又评论青苗法,认为它只有惠及百

31、姓的名声却没有惠及百姓的实际,虽有眼前利益但却成为常年的祸患,希望停止青苗法而恢复常平籴粜法。又进言说官吏冗多的弊端,请求停止入粟补官,减少任命子员,控制过多的“特奏名”,增加代理官职的数量。抑制办事人员做官,从根本上来整治冗官的现状。又进言说:“治理天下无非宽和猛两种方法,过于宽松则(好的)政令就会推行缓慢,太严厉就会过激有损德惠。方法虽然不同,但危害国家和人民是一样的。近来,监司(监察官吏)用法严酷苛刻,郡县等地方官员(也就)跟风催促办理(强行推行政令),来不及把便利百姓放在心上。陛下亲自主持朝政时,力求宽大为怀,官吏们就又草率简略,放纵松懈,(这样)政令在宽猛两方面都有所失。希望皇上明令

32、诏告天下,使政令宽松而不纵恶,严厉而不失恩德,以此来兴起中正和顺之风。”皇帝按他的奏章之意下诏书。蔡确的弟弟蔡硕非法借贷官府的钱币数以万计,他的案件呈上后,上官均抨击蔡确身为宰相,却伙同坏人犯法,应当揭露他的罪行,来告诫百官。张璪、李清臣等人掌权,与正直的人的志向不同,将正派的官员相继排挤出朝廷。监察御史张舜民议论边塞的事情,因为涉及宰相文彦博,张舜民被贬官。上官均说:“御史官员可以议论传闻的事情,这有利于增长见闻。张舜民的话正确,就应当听从;他的话不对,就应当宽容。希望恢复张舜民的官职。”但他的建议没有被批准。当时傅尧俞任职中书侍郎,许将任职左丞,韩忠彦任职同知枢密院。这三个人论事多有不同意

33、见。上官均说:“吕大防性格强势刚愎自用,每当任命官员,同僚都不敢表示异议,只有许将有时发表不同意见。苏辙与吕大防交好,尽力排挤许将,我担心国家的纲纪法令,从此败坏了。”绍圣初年,被任命为左正言。(二)古代诗歌阅读诗歌 (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苏轼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 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 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注】苏轼被贬黄州后,曾作诗赠友人,本诗与之前作的两首诗用韵相同。九重,指朝廷。新扫旧巢痕,暗指当时王安石革新官制,苏轼曾任职过的史馆被撤除。东风,春风,此处有暗指

34、君王意。玉梅,二度开放的梅花通体如玉。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里诗人所写的黄州的环境特点与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的浔阳的环境特点相似。B. 颔联写苏轼早就做好了“终老”的打算,“新扫旧巢痕”点明他作“终老计”的原因。C. 尾联中“与东风约今日”点明了标题“复出东门”的缘由,又引出末句“暗香先返”。D. 这首诗感事抒怀,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而且寓意丰富,显得婉转含蓄、情意温厚。12. 诗的颈联、尾联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纠结。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1. B 12. 颈联说自己与鸥鸟己熟,经常来垂钓连所坐之石都温暖了,表达出谙人有忘掉机心、退隐出世之心。尾联却说与春风

35、约定,梅花也再度开放,写出自己希望能被君王再度起用的入世进取之意。这反映了诗人出世人世的矛盾纠结.【解析】【11题详解】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B项,“早就做好了终老的打算”错误,苏轼说自己依靠五亩田终老黄州其实是削官被贬后的无奈之辞,“终老计”是“渐成”的,而非早有的打算。故选B。【12题详解】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

36、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要求分析颈联和尾联的矛盾,颈联“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写沙鸥岂止见惯我的身影,它早和我相熟,经常来到江边垂钓,坐的石台也是半温,表达出谙人有忘掉机心、退隐出世之心;尾联“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的意思是很久以前我就与东风作好了今天的约定,当美丽的梅花再度开放,我将重返朝廷。写出自己希望能被君王再度起用的入世进取之意,这反映了诗人出世人世的矛盾纠结。【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

37、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诗人凭吊英雄人物,对比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_,_。(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远望景物的句子:_,_,_。(3)定风波词中写出词人此时布衣生活的内心感受的句子是:_。【答案】 (1). 人生如梦 (2). 一

38、尊还酹江月 (3). 遥岑远目 (4). 献愁供恨 (5). 玉簪螺髻 (6). 竹杖芒鞋轻胜马【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

39、“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尊、酹、岑、供、簪、螺髻、杖、芒。三、语言文字运用(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谈美是朱光潜先生_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 ),娓娓道来,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家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该书揭示了朱光潜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作者以一种对老友交谈的语气平淡道出,其瑰丽思想缓缓在清新质朴的文字中流淌,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而其在全书最末喊出的“慢慢走,欣赏啊”,则更具_之用,该书一直被视为“科学性、普及性的_之作”。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现代美学的泰斗和主要奠基者、开创者之一,

40、也是20世纪以来我国为数不多的德高望重的大学者之一。他一生_,为中国美学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竭尽全力,正如他的后任中华美学学会第二任会长王朝闻先生所说,朱先生对中国美学事业做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1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建立 振聋发聩 经典 著作等身B. 建立 醍醐灌顶 经验 学富五车C. 建树 振聋发聩 经典 学富五车D. 建树 醍醐灌顶 经验 著作等身15.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全书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以“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B. 以“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

41、的目标出发,全书层层展开,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C. 全书以“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D. 全书以“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层层展开,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16.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该书渗透了朱光潜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作者以一种对老友交谈的语气平淡道出,其瑰丽思想缓缓在清新质朴的文字中流淌,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B. 该书表达了朱光潜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作者以一种对老友交谈的语气平淡道出,其瑰丽思想缓缓在清

42、新质朴的文字中流淌,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C. 该书揭示了朱光潜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作者以一种对老友交谈的语气平淡道出,其瑰丽思想在清新质朴的文字中缓缓流淌,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D. 该书渗透了朱光潜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作者以一种对老友交谈的语气平淡道出,其瑰丽思想在清新质朴的文字中缓缓流淌,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答案】14. A 15. C 16. D【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第一处,建立:让某种事物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有开始成立,产生

43、,设置,设立,兴建,建设等的含义在内。建树: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通常用来指人。此处搭配对象是“早期美学理论体系”,而不是人,故选用“建立”。第二处,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醍醐灌顶:比喻听了精辟高明的意见,受到很大启发。此处语境根据“在全书最末喊出的慢慢走,欣赏啊”来推断,这是用文字唤醒麻木的他人,而不是让人获得启发的语句,故选“振聋发聩”。第三处,经验: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人的亲身经历。经典: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此处使用对象是“书”,用“经典”更符合语境。第四处,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

44、大(五车:指五车书)。著作等身:形容著述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此处语境是“为中国美学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竭尽全力”,可见并不仅仅是指他个人的学识修养,而是把知识奉献给事业,故选“著作等身”符合语境。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项都具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要注意前后贯通勾连分析。此处根据前文主语“谈美”以及后文“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家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等语句可见,话题中心仍旧应该是谈美这本书,排除B项;从逻辑顺序

45、来说,应该先“出发”,再“展开”,排除A项;从语法结构来说,“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是介词结构,只能作状语,修饰谓语“层层展开”,应放在“层层展开”之前,排除D项。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揭示了体悟”搭配不当,“揭示”指揭举事实,公之于众,一般搭配“谜底”“真相”

46、等词,而“体悟”是个人感悟,一般应该搭配“表达”“渗透”等词,排除C项;二是语序不当,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在清新质朴的文字中”是表处所的修饰语,“缓缓”是形容词修饰语,根据多项定语语序判断,形容词应排在表处所的修饰语后,排除AB两项。故选D。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17.阅读下面的文字,用四个关键词概括“自媒体”的特点,每个关键词不超过四个

47、字。在像新浪博客、优酷播客等所有提供自媒体的网站上,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注册 申请,根据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空间和可选的模板,就可以利用版面管理工具,在网络上 发布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这样,从“旁观者”转 变成为“当事人”,每个平民都可以拥有一份自己的“网络报纸”(博客)、“网络广播” 或“网络电视”(播客)。“媒体”仿佛一夜之间“飞入寻常百姓家”,变成了个人的传播 载体。自媒体能够迅速地将信息传播到受众中,受众也可以迅速地对信息传播的效果进 行反馈。但是,有的自媒体过分追求新闻发布的速度,或者说为了追求点击率而忽略了新 闻的真实性,导致部分民间写手降低了自身的道

48、德底线,从而降低了自媒体所传播的信 息的可信度。【答案】创建简单 平民化 传播迅速 可信度低 (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题。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最终,压缩到词而不是句。“自媒体”的特点,“每个平民”“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迅速地对信息传播的效果”“降低了自媒体所传播的信息的可信度”,提炼词语即可。注意字数要求。点睛:试题所限定的词语数量通常是参照最佳答案设定的,对答题应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出自原文原则。考生找到所谓的关键词应是材料中出现的词语,如本题“降低了自媒体所传播的信息的可信度”,可以得出可信度低。18.仿照下面这首短诗

49、,以“有一个未来的目标”为开头,续写一节文字。要求:内容贴切,修辞手法一致,句式基本一致。有一个未来的目标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就像飞向火光的飞蛾甘愿做烈火的俘虏【答案】示例:有一个未来的目标 总能让我们坚持不懈 就像衔石填海的精卫甘愿做大海的对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仿写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和所给的例句,从结构一致、修辞相通、意脉相承、内容相关、风格近似的角度进行仿写。通读短诗,分析特点:第一句是“有一个未来的目标”,这句话不变;第二句指出目标的作用、意义,即“让我们”产生某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第三采用比喻,写追逐目标时的状态,第四句指出喻体“甘愿怎么样”,三、四句是对第二句目

50、标作用进行形象解释,内容要贴切,句式与上段基本一致,语言优美,有诗意。【点睛】句子仿写四大禁忌:忌话题脱离话题,一指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否则便会不合要求,“失之一词,谬以千里“。话题还指文段所给定的中心主旨,仿写时应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主旨,循旨联想,遵旨选材,按旨索句。忌结构不一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还要弄清楚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或转折或递进,或因果或假设。或总分或并列等,都必须合规格。忌修辞不符修辞作为一种表达手段

51、,仅仅限于能够识别某些修辞格,仿写前应分析给定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或对偶或排比等,必须严格遵守。忌色调不合色调,即色彩和格调。仿写的句子同例句要色彩和谐,不论语境色彩还是感情色彩;除此之外,仿写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要求内容的哲理性和启发性。四、写作(60分)1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武汉疫情期间,人民日报公众号推送过一批当地(尤其是农村地区)工作人员挂上的防疫宣传标语横幅,并称赞了人民群众的智慧。这些标语引起了网民的热议。标语1: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去地府相会标语2:带病回乡不孝儿郎,传染爹娘丧尽天良标语3:不聚餐是为了以后还能吃饭,不串

52、门是为了以后还有亲人标语4:出来聚会的是无耻之辈,一起打麻将的是亡命之徒标语5: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相当多网友表示赞成,也有一部分网友表示标语用词过激、不够得体。请以武汉市民宇文强同学的身份写一篇文章,来表达你的观点。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不问形式,追求实效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武汉市高三学生宇文强,在这里,我想就当前的疫情标语事件谈谈我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面对当前正被热议的 “硬核标语”,我的看法是不忘初心,不问形式,追求实效。以“俗”带“治”,不忘初心。如今,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者仍在不断增加,疫情防控工作对我们来说更显得尤为重要。做不了医生,也想要救人,

53、也想尽己所能,做点什么,这应该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现状了吧。有些人戏言:“终于到了在家躺着就能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候了”,但也总有人不听劝阻,冒着风险聚众打牌,串门等等,我想对于这些人来说,“硬核标语”虽然俗,但可能会对他们起到作用。“不聚餐是为了以后还能吃饭,不串门是为了以后还有亲人”虽然表达方式有点极端,但道理却很清楚,话糙理不糙,能够让村民们更深入的了解到防控疫情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不就是我们使用张贴这些标语的“初心”吗?以“俗”带“治”,不问形式。 “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去地府相会。”“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这些“硬核标语”被广大网友激烈讨论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标语用词过激,不

54、够得体。但是我们的目标只是为了追求得体吗?当然不是!我们的目标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明白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进而保护社会。暖心的标语和冷漠的标语只要可以起作用就是好标语。最近有一则新闻内容是在江苏省的一个小村子里许多村民表示:“以前那些标语感觉没什么用,但是这些标语很接地气,一看就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许多村民还表示他们已经取消了旅行聚会、探亲访友的计划。这不正是我们国家所想要达到的目标吗?既然这种方式是可行的,那我们又何必去专注于形式呢?以“俗”带“治”,追求实效。 “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这是邓小平在解决经济问题时提出的。那么当前面对疫情我们是否可以说:不论是暖心标语的暖

55、还是“硬核标语”的俗,只要人民群众能够理解就是好标语。比起大话,套话,官话,这些横幅标语更加关注实效,教育和警示作用更强,“今年过年不串门,串门就是祸害人”既像脑白金的广告让人莞尔一笑,又让人们不串门,何乐而不为呢?这些“土味”标语横幅,就像潘多拉盒子里面的“炸药”“咒语”,像一堵坚韧的墙,像无情的尖刀,有的将人内心的想法炸碎;有的在人们心里高悬了“符咒”;有的隔绝了人们与外界的交往;有的将尖刀插在了门口,让每一个人都如履薄冰。我相信这些通俗的“硬核”标语一定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以“俗”带“治”,帮助我们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后,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今日忍去万般无奈,明日迎来春暖花开,这场没

56、有硝烟的战役,我们必胜!中国加油,世界加油!此致敬礼!武汉市市民:宇文强2020年2月17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材料作文,第一步要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根据材料立意即可。本题要求考生在几则材料中选择两则为基础来确定立意,注意彼此逻辑,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作答时要认真审读材料,明确文体。【审题】这是一则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相当多网友表示赞成,也有一部分网友表示标语用词过激、不够得体”,要求对于材料中现象表达自己的观点。材料中的标语,

57、从语言表达角度来说,通俗易懂,甚至部分还显得“粗俗”“粗暴”,如“明天去地府相会”“传染爹娘丧尽天良”“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等,因此部分网友认为它们用词激烈,不够得体,另外这些标语还常常对群众进行“恐吓”,以“死亡”“不孝”等方式来震慑群众,显得过于粗暴简单;但从标语的作用,即告诉群众不能吃野味、聚众、串门、流动的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标语又确实能够起到比“得体”“文雅”的标语更强烈的作用,触目惊心的“粗暴”用语能够最大限度提升群众的警惕心,让他们能在疫情期间做到居家隔离,防止病毒流传,在“实用性”上,这些标语无疑都远超普通标语。这也反映出基层工作的特殊性,为了有效开展工作,有时要

58、用最“接地气”的话语尽快让群众明白情势的危急;还应看到,标语尽管语言粗暴,其本质却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背后是浓浓的关心。此外,任务还设定了议论者的身份:武汉市民。因此在写作时不能不考虑到身在疫情中心,被封锁隔离的人对防疫隔离标语的独特感受:要想让疫情尽快平息,生活恢复正常,最好的办法便是所有人能够自觉地选择居家不外出,截断传染链。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武汉市民”是希望标语生效,群众都能共同“抗疫”的,可选择适当观点,合理表达。【立意】1.“接地气”是最好的宣传方式。2.适宜即得体。3.少讲形式主义,多做有效实事。4.“粗暴”标语的背后是关怀。5.特殊时期,特殊处理。【素材】1.近

59、日,一条条武汉当地的防疫标语更是抢人眼球:“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地府相会”“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它们虽然不是很文雅,却通过这样一种直接的表达方式宣传了疫情防护,达到了原本创造标语的目的。作为武汉市的市民,我对这些更了解。我想说,好的标语不一定文雅, 却一定贴合实际,一定能给人最震撼的力量,一定能起到最好的效果。标语适宜即得体。2.一位村级管理人通过广播和视频监控村民出行,当他看到有村民随意出行还不戴口罩时,情急之下用方言劝告他“你要脸不要”“有些人,死皮不要脸”等等一些话。虽然语言过激,但却反映了这位领导人对村民这种行为的深切担心,令人哭笑不得的同时却使人更尊敬像他这样的领导

60、干部。3.这些“硬核标语”被广大网友激烈讨论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标语用词过激,不够得体。但是我们的目标只是为了追求得体吗?当然不是!我们的目标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明白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进而保护社会。暖心的标语和冷漠的标语只要可以起作用就是好标语。最近有一则新闻内容是在江苏省的一个小村子里许多村民表示:“以前那些标语感觉没什么用,但是这些标语很接地气,一看就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许多村民还表示他们已经取消了旅行聚会、探亲访友的计划。4.不论是暖心标语的暖还是“硬核标语”的俗,只要人民群众能够理解就是好标语。比起大话,套话,官话,这些横幅标语更加关注实效,教育和警示作用更强,“今年过年

61、不串门,串门就是祸害人”既像脑白金的广告让人莞尔一笑,又让人们不串门,何乐而不为呢?5.有人说这些标语太过激进了。我想反问一句,“激进吗?”。如果能够早点有这些拒绝食用野生动物的标语出现,也许那个“吃蝙蝠的人”就不会在那一天食用蝙蝠,也许就可避免这场战役的爆发,如果一些激进的言辞可以挽救因病去世的909名同胞,我想每一个人都希望语言激进一些,毕竟,不会死人。【结构】本文首先提出中心论点“不忘初心,不问形式,追求实效”,接着以并列式的结构,分别从“不忘初心”“不问形式”“追求实效”三个方面论证了观点,并用一连串形象生动的比喻,写出标语的作用,力挺“土味标语”。最后发出呼吁,号召大家共同抗疫,让明

62、天更美好。层次清晰,语言流畅,富有启发性。【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多样:一、提炼中心法。这是最常见且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它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三、由果溯因法。事物有时是以因果关系互相联系的。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它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四、由物及人法写。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

63、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五、分析关系法。六、明确褒贬法。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七、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可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着眼于甲事物或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联系事物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八、舍次求主法。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材料的主要人物(事件)或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次立主。九、求异同法。十、寻互补法。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