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2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88186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二寒假历史作业训练(二)一、单选题1. 下表是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资料记载,据此可知()罪名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审判结果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有罪票数无罪票数死刑票数反对死刑票数不敬神明和蛊惑青年6000人501人抽签举手一审制281票220票361票140票A. 程序的公正性不能确保民主的真实性B. 民意的广泛性决定了民主决策的科学性C. 罪名的虚无性很难保证结果的公正性D. 表决的单一性注定了直接民主的局限性【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要求具备解读表格信息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A.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原则上公民都有权

2、利决定和管理国家大事,通过选举担任各级政府官职。这种先进的古典政治制度,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民主意识和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根源是雅典民主的弊端,是典型的由多数人公审的冤案。看上去具备程序的公正,但却不能实现民主的真实性,故A正确。B.民意的广泛性未必决定了民主决策的科学性,故B错误。C.本项所述不是题干的主旨,故C错误。D.表格信息并未体现表决的单一性,故D错误。故选A。2. 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

3、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这表明古代雅典()A. 强化公民的社会责任B. 宣扬公民参政的平等原则C. 限制公民的民主自由D. 暴露直接民主形式的弊端【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正确。 B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限制公民的民主自由只是表面现象,故排除C。 D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故选:A。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材料“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是关键信息。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旨在考查学生

4、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和选项设置均有一定的难度。3. 雅典人组织上演悲剧时,要求全体公民不论阶层、职业都要参与进来。戏剧节期间,城里的一切事务都要停止,甚至妇女、奴隶、囚犯都可以出来看戏。为了能让穷人也看得上戏,自公元前五世纪末,雅典开始给看戏的穷人发放看戏津贴。这些做法旨在A. 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B. 促进人文思想的传播C. 实现全体居民的平等D. 增强雅典城邦凝聚力【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雅典社会妇女地位并未提升,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未涉及人文思想的信息,排除B项;雅典社会还是存在严重的等级

5、制度,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信息反映了雅典社会通过观看戏剧等形式,鼓励公民积极参与,进而提升雅典城邦的凝聚力。故选D。4. 某位同学打算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研究性学习论文,他根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一些结论。这位同学所得出的结论与他所掌握的史实之间逻辑关系最为严谨的是() 史实结论A希腊沿海、多山的自然环境雅典民主政治形成B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C十二铜表法它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是罗马法的起点D西塞罗说“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人文精神得到彰

6、显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对民主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并非决定性因素,A项不对; 伯利克里所说的“全体公民”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雅典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B项不对; 依据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可以证明它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但不能说明它是罗马法的起点,C项不对; 西塞罗的自然法原则保护人的自然权利,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D项正确。 故选:D。5. 据史料记载:来自萨拉米的外邦人赫拉克利德斯,因其在公元前330-329年雅典粮食危机中的善举,成为雅典人的“恩人”而被授予“特权外邦人”身份;银行家帕西昂和佛尔米昂因对雅典城邦的杰出贡献而被授予雅典公民权

7、。这表明()A. 这段史料不真实,因为外邦人不可能获得雅典公民权B. 外邦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获得雅典城邦的认同C. 外邦人可以通过参与雅典人的政治生活而融入雅典城邦D. 雅典外邦人必须与公民共同履行城邦的某些义务【答案】B【解析】”来自萨拉米的外邦人赫拉克利德斯,因其在公元前330-329年雅典粮食危机中的善举,成为雅典人的“恩人”而被授予“特权外邦人”身份;银行家帕西昂和佛尔米昂因对雅典城邦的杰出贡献而被授予雅典公民权“表明外邦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获得雅典城邦的认同,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6. 西方学者安德鲁斯指出:“对于雅典来说,公元前6世纪初,它面临着这样一个

8、选择:是减少公民的人数而把他们降为奴隶,还是从国外大量进口奴隶?唯有通过巨大的技术革新如近代工业革命,才可能有效地扭转这样的奴隶制局面。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古希腊民主政治存在着严重弊端B. 技术革新利于解决雅典社会问题C. 希波战争促进了奴隶贸易的繁荣D. 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地位逐步增强【答案】B【解析】A材料主要说明的是我在雅典民主政治,需要与技术革新相结合,没有表明雅典民主政治的严重弊端。 B材料分析了雅典面临对难题需要通过技术革新来解决,选项符合材料意思。 C材料没有涉及到希波战争。 D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技术革新,对雅典奴隶制的影响,看不出公民主体意识的增强。 故选:B。7. 有学者

9、认为:希腊诸邦,虽则有他们共同的文化,却从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反映了希腊()A. 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B. 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C. 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D. 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反映的古希腊独立自主的城邦的特征,故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是古希腊城邦的特点,但与题意不符。 故选:A。8. “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阉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或建立一支戏剧歌队时,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因为三十三年间他必须服役于国家;他不是自己言语和情感的主人,因

10、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审判他是不是合格的公民”据此材料分析当时雅典的()A. 民主政治尚未形成保护公民权利的机制B. 公民私有财产实际上为城邦所有C. 雅典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民主政治D.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答案】A【解析】题干中强调了雅典民主对公民对城邦的义务,却没有形成对自身的保护,故A正确; BD项在题干中不能体现,排除; 雅典民主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不能说“成熟”,排除C项。 故选:A9. 在古代雅典,500人会议负责落实公民大会的决策,相当于政府。五百人会议常设机构是五十人团,由五百人会议成员分组轮流执行,抽签决定任职次序,不得连任,相当于一届政府。每届任期35至36天,一年正好有10届政

11、府。这样的运作方式()A. 确保政策执行的连续性B. 保证了官员的清正廉洁C. 有利于提升决策透明度D. 最大限度体现人民主权【答案】D【解析】材料五百人会议常设机构是五十人团,由五百人会议成员分组轮流执行,抽签决定任职次序表明是轮流坐庄、轮番而治,这样的运作方式最大限度体现人民主权,有利于平民政,推动民主改治发展,故D项正确; 从材料不得连任,相当于一届政府。每届任期35至36天中可以看出这种作方式不能保证政策的连性,故A项误; 材料反映的是民主运作方式有利于平民参政,没有体现出对官员的监和决策的过程,故BC项排除 故选:D。10. 梭伦指出:“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既不使他们失掉

12、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他的这一做法()A. 旨在调节农民与商人的冲突B. 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C. 试图采用中立方式化解矛盾D. 实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既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可知,反映了梭伦改革既不迁就平民,也不迁就贵族,体现了中庸思想,故C项正确。 梭伦改革调节的是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故A项错误。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是在伯利克里时代,故B项错误。 D项说法过于绝对化,应排除。 故选:C。11. 罗马法史载:“万民法概念有着双重的含

13、义:一个是理论上的含义,它的根据是存在一种所有民族共有的法并且认为自然理由是这种普遍性的基础;另一个是实在的和具体的含义,它指的是产生于罗马人与异邦人之间关系的那种罗马法体系。”据此判断该法()A. 注重形式,侧重国家事务B. 标志着罗马法学的成熟C. 适应了帝国时期的要求D. 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答案】C【解析】A万民法注重实际,排除。B罗马法学成熟的标志是民法大全的颁布,排除。C材料强调万民法的产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民法的产生是由于罗马帝国版图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外邦人被纳入帝国版图,因此要求法律的调整,正确。D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是十二铜表法,排除。故选:C。12. 公元前536年,郑国

14、把刑书刻在青铜鼎上;公元前449年,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法律条文刻写于12块铜牌之上。这表明()A. 中国比西方更早进入法治社会B. 中西方开启了法治文明的交流C. 成文法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D. 法律文献保证了社会稳定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提到,公元前536年,郑国把刑书刻在青铜鼎上;公元前449年,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都是由不成文的习惯法发展而来,法律的进步,也反映了文明发展诉求,因此选C; ABD都与史实不符合,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 故选:C。13. 罗马法学家把古希腊的自然法哲学注入法律,且被后人冠以“不言而喻的真理”-人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

15、、自由、财产和幸福的自然权利。下列选项蕴含自然法观念的是()A.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B. “如果故意伤人肢体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C. “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D. “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是自由民加上黑奴之五分之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人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自然权利”得出罗马的自然法则思想主张自由、平等、生命等自然权利,“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制具有阶级性,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 “如果故意伤人肢体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反映了对人们生命的不尊重,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 “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

16、为借款之抵押品”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及自由的重视,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 “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是自由民加上黑奴之五分之三”体现的是种族歧视,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C。14. 在罗马的传说中,罗马人的祖先罗慕洛对其弟弟说:“任何亲情莫大于王法,我们是在王法之下生活,我们不得不低下我们高贵的头颅。你的价值就体现在为了王法的威严而贡献出你高贵的生命。”这句话成为后世罗马法的永恒宗旨。这反映了古罗马时期()A. 王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B. 法律保障了民主政治的发展C. 法律为维护君主专制而创制D. 法律的权威植根于历史传统【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了罗马的传说强调任何亲情大于王法

17、,说明法律的权威植根于历史传统,故D项正确。 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王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故A项错误。 B项不是题干材料的主旨,应排除。 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法律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目的,故C项错误。 故选:D。15. 十二铜表法规定: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但如他人的果实落在自己的田中而被牲畜吃掉的,则不需负责。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 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B. 注重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C. 注重法理与情理相结合D. 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答案】C【解析】“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但如他人的果实落在自己的田中而被牲畜吃掉的,则不需负责”表明十二铜表法注重法理与情理相结合

18、,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16. 德国史学家蒙森在其著作罗马史中对罗马法起源进行了清晰的讨论: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由此可知,罗马法有利于()A. 维护法律权威B. 保障人民的权益C. 保护私有财产D. 限制权力的滥用【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可以看出罗马法对国王权力起了制约作用,故D项正确。 ABC三项均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D。17. 据学说

19、汇纂记载,两辆满载货物的骡车一前一后在爬坡,为减轻骡子负担,两名车夫在第一辆车后推车。此时,前面的车开始滑退,在两车之间的车夫从中间跳出之后,后车被前车撞上并碾过一个奴隶。根据法律规定,对骡子的主人可以不发生诉讼,而对车夫则可依法起诉。这反映罗马法()A. 注重程序合法B. 保护私有财产C. 主张过失担责D. 强调法律公平【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由于车夫的失误使得一个奴隶被撞碾,罗马法对骡子的主人可以不发生诉讼,而对车夫则可依法起诉,这体现了主张过失担责,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选:C。18. 同样是古代文明的典范,罗马和希腊对待公民权的态度却大相径

20、庭。雅典观念中“公民”的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A. 实现了罗马疆域内公民的平等B. 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C. 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D. 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答案】B【解析】材料“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说明对外邦人也承认罗马公民权,显然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故B正确。 A不合史实,排除。 题干没有和古希腊进行比较,排除C。 D与题干主旨相反,排除。 故选:B。19.

21、法学家西塞罗曾说:“法必须合乎自然和上帝的意志”;法学家乌尔披亚努斯也说:“法是关于人事和神事的知识”。二者对“法”的界定都()A. 蕴含了君权神授的思想B. 受到了宗教理念的影响C. 渗透着法律至上的原则D. 体现出自然权利的观念【答案】B【解析】A题干中并未提到君权,故A项错误; B题干中二人分别提到“上帝的意志”“神事的知识”,说明二者对“法”的界定都受到宗教理念的影响,故B项正确; C题干中并未提到法律之上的原则,故C项错误; D题干材料不能体现自然权利的观念,故D项错误 故选B 20. 有学者指出,自然法作为一种“元规则”,即民主、平等、公平的原则,是构成近代西欧高效制度的关键特征。

22、这种以自然法为基础的制度起源于罗马法的所有权制度,以及由这一制度产生的罗马保民官制度等等,就是保护无权者以对抗掌权者。由此可知()A. 自然法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B. 自然法是罗马法律制度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C. 罗马开创的法律和制度对后世具有深刻影响D. 罗马法的本质特征是保障无权者对抗有权者【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自然法蕴含“民主、平等、公平”的原则,是构成近代西方国家高效制度的关键,这种以自然法为基础的制度起源于罗马的所有权制度及其衍生的保民官制度,体现出罗马开创的法律和制度对后世具有深刻影响,故C项正确;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项错误; 自然

23、法是罗马法的指导思想,不是具体的法律制度,故B项错误; 罗马法的本质特征是维护奴隶主的统治,故D项错误。 故选:C。二、材料解析题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周初,周公旦鉴于商朝失德亡国,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明德慎罚等主张,强调将“明德”“敬德”“成德”作为施政的理论基础和以德化民的具体措施。经过两汉儒家对刑德的论证,至唐代,唐律疏议开篇即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并将这种本用关系提升到与自然现象“昏晓阳秋”一样永恒而不变。明太祖在大明律成时,特别宣誓臣民“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据张晋藩中华民族的法律传统与史鉴价值整理 材料二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如“

24、恩主诈骗被保护人的,应宣誓充作牺牲,奉献于神”。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处死以祭谷神。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以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进入帝国时期,出现了大量包括宗教犯罪在内的新罪名,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不发达的状况深刻地影响了古罗马刑法中公犯与私犯的规定,以致造成两者的失衡。据郭静罗马刑法的发展进程及其评价与影响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的法律传统,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法律传统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罗马法体现的法制理念与中国古代法制理念的不同之处

25、。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不同的原因。【答案】(1)法律传统:重视以德化民,强调德主刑辅。作用:德主刑辅使法律涂上了德的色彩,减少了推行法律的阻力;德礼人律,道德条文化、道德法律化增强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可行性,也支持了法律的稳定性;古代中国以德化民,德主刑辅的法律传统有利于调控封建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发展与稳定。(2)不同:法制理念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重私法轻公法。原因:政治上,中国长期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帝国,法律为专制统治服务;古罗马较长时期处于共和国阶段,平民力量强大。经济上,中国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古罗马商品经济繁荣、对外贸易活跃。思想文化上

26、,中国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具有人本主义传统;古代罗马宗教思想影响政治生活。【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法律传统及其积极作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获取、解读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第一问,依据材料一“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概括得出其特点。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从减少法律阻力,以及增强法律的权威性和可行性、调控封建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等角度去分析。(2)本题主要考查代罗马法体现的法制理念与中国古代法制理念的不同之处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获取、解读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二“进入帝国时期,出现了大量包括宗教犯罪在内的新罪名,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不发达的状况深刻地影响了古罗马刑法中公犯与私犯的规定,以致造成两者的失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不同点;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去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