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88095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程标准学法指导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1.掌握中共历次会议的内容,体会党的正确决策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2.以时间为序,梳理经济体制改革的举措,理解其各自的意义。3.联系现实生活,体会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知识点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背景: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在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2.标志:1978年12月,中

2、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3.内容(1)思想路线: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3)经济路线: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知识点二经济体制改革领域农村措施(1)经营方式: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2)行政体制: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意义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生产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

3、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城市措施(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2)管理体制:政企分开,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3)所有制形式: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作用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点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1)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2)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2.过程时间阶段概况1992年初明确提出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1992年10月目标确立中共十四大1993年确立基本框架中共十四届三中全

4、会1997年进一步完善中共十五大21世纪初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3.意义(1)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2)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图示巧记】 伟大的历史转折【历史纵横】 (教材第54页)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指出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这次讲话为指导思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图示巧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历史纵横】 (教材第56页)本段文字主要阐述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种种弊端。由于这些弊端的存在,造成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

5、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国有企业失去了活力。在这种形势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图示巧记】 经济体制改革的四个转变主题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史料探究1.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史料几千户,上万户并为一公社,实行统一核算。在这一进程中,国家无偿地占有公社的物资、土地和劳动力。上行下效公社实行供给制,助长了平均主义。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都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注:“上万户”体现了其规模。“助长”体现了其分配方面的弊端。“割掉了”反映了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打击。思考依据史料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弊端。提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弊端:公有化规模过大、程度

6、过高。分配方式的弊端:平均主义。危害:挫伤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阻碍农业发展。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史料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注:分散经营体现了农民的自主经营权。“得到发挥”、“打破了”、“转化”反映了其作用。思考依据史料分析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做了哪些调整?有何作用?提示调整:使农民有了经营权(或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作用: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

7、农业向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史料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改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注:图片中三类企业的比重变化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变化和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思考图片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什么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这种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变化: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占有较大比重。方向: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影响: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史论形成 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1.必要性(1)原有经济体制严重阻

8、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只有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3.本质: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4.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特点(1)由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动,从个别地区先行试点到全国逐步推广。(2)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意义:经过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城乡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国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拓展延伸 改革与发展的关系(1)改革是发

9、展的动力。不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政治经济体制,生产力就不可能得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也不可能腾飞。(2)发展推动改革的深化。在改革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使人们尽快看见改革的经济成果,尝到改革的甜头,获得改革的利益,这样,改革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改革才能不断深化。主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史料探究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史料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注:“资本主义也有”和“社会主义也有”反映了其观点。思

10、考依据史料说明邓小平的观点。提示计划和市场不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准。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史料一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三分之一以上,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占到15%左右,就业人员比重达18.7%。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繁荣城乡经济、扩大就业门路、方便人民生活,发挥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年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注:的比重体现了多种所有制并存,说明了其意义。思考(1)依据史料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提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多种经济成分得以和谐并存,共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史料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11、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注: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关系。思考(2)依据史料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提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组成部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调节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意义史料注:两幅图片分别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计划经济和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的物质生活状况。思

12、考两幅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分析其原因。提示现象:由60年代物质匮乏到90年代物质丰富,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实现了资源的市场配置,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史论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1)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合理地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3)对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4)能够推动资源

13、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拓展延伸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经济和外商独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同的经济成分之间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2)在分配上,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名家论史 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观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

14、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宁可导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由点到面),最后突破旧体制,探索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学思之窗(教材P55)小岗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提示主要是因为小岗村的村民在省政府创新政策的推动下,为了摆脱自身的困境,大胆地把生产队的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自负盈亏,充分调动了这些承包土地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过他们的精心劳动,获得了比以往多得多的收获

15、。二、本课测评(教材P57)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提示(1)方面: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1984年以后,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2)内容: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在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中,主要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在所有制上,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3)作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城市

16、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企业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三、学习延伸(教材P57)请分析,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结合今日农村的变化,试分析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提示(1)原因:人口众多、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问题紧张,有几亿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粮食问题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政治问题,因而农村不改革已经没有了出路。(2)成就及问题:可通过调查你所在的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从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角度具体分析当今农村经济的新成就及存在的具体问题。课堂小结知识网络答题术

17、语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2.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仍然是公有土地,农民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1.(2017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基础会考)“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回到正确轨道的开始,是中国共产党各个方面工作发生历史性转折的开端。”该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解析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

18、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故答案为A。答案A2.(2017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 世纪 70 年代末,我国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其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农村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是因为国家()A.大力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赋予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C项。答案C3.(2017广东省

19、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这个顺口溜称赞的是()A.农业合作社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人民公社 D.1950年土地改革解析据材料“大包干”“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可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干到户,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答案B4.(2017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A.调整工业布局

20、B.实行政企分开C.增强企业活力 D.鼓励租赁经营解析调整工业布局是指调整工业的地区分布,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实行政企分开是指管理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是下放权力,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故C项正确;鼓励租赁经营,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答案C5.(2017南宁高一检测)“1991年首钢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平均每年递增17.22%,超过世界500强企业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当时首钢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是()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B.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继续贯彻C.

21、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思想的提出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完善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91年”,由此判断首钢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故选A。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在“一五”计划时实行的,排除B;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思想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提出的,排除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完善是1997年,排除D。答案A6.(2016贵州学业水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与上述决议相关的会议是()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八大解析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

22、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B项。答案B7.(2016浙江学业水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指出大会的任务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作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针对急切期望实现“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想法,指出:“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些报告和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摘编自中华人民共

23、和国史(19561965)等材料二下图所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国有企业的一种治理模式。引自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研究(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大会所取得的“初步成果”。(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模式所体现的企业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适应了什么经济体制的要求?概括指出该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对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产生的重要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所学可知,中共八大是在“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并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背景下召开的;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可知,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明

24、确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任务;据材料一“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可以得出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的成果;从材料“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中可以看出思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可以看出,该模式中有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等,可见该模式管理科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是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小问,据所学可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小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所以我们的所有制结构必须

25、随之变革,即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答案(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果:正确判断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思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2)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确立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8河南郑州高一下学期期中)1973年秋,中共安徽省委决定,把集体无法播种的土地借给社员种麦、种菜。在借地的基础上,有些地方实行包产到组,有的搞了包产到户。这()A.表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

26、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C.改变了农村的人民公社体制D.系统纠正了农村的“左”倾错误解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人民公社是在1983年撤销的,故C项错误;1973年是“文革”时期,材料内容出现在“左”倾错误严重的“文革”期间,不能系统纠正农村的“左”倾错误,故D项错误。答案B2.(2018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197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A.城市 B.农村C.沿海 D.内地解析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始于1984年,故A项错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

27、国首先在农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B项正确;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是在1984年,故C项错误;“内地”一词不能体现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领域,故D项错误。答案B3.(2018四川乐山高一下学期期中)80年代初期农村盛传一些民谣:“全家一起干,不到天黑不吃饭。”“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业实行大包干,粮食年年都翻番。”这反映出()A.下放权力解放了生产力B.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C.市场经济兼顾各方利益D.土地流转有利于致富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获得农业经营自主权的农民劳动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生

28、产力的发展,故A项正确。答案A4.(2018河南平顶山高一下学期期中)1984年,是中国改革的小高潮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级合作社在全国推行开来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施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上海和深圳相继设立证券交易所解析高级合作社是在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推行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于1978年开始实施,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84年中国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C项正确;1990年底上海和深圳相继设立证券交易所,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5.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

29、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增强企业活力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的时间“1984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故选A项。B项是在十四届三中全会后;C项不是改革的中心环节;D项是在十四大上提出来的。答案A6.(2018河南郑州高一下学期期中)1984年之后,国营企业逐步改变了统收统支的经营方式。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有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实

30、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一改革()A.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B.表明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C.保证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D.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984年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改革主要是给予企业一定生产经营自主权,故A项正确。答案A7.(2018四川德阳高一下学期期中)以下是国务院从1992年起颁布和实施的部分新政策。这表明,我国政府着力()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1992.12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1993.2关于坚决制止乱集资和加强债券发行管理的通知1993.4关于严格审批和认真清理各类开发区的通知1994.7A.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B.

31、扩大对外开放范围C.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D.构建经济法律体系答案A8.(2018四川资阳高一下学期期中)下表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77.6%22.4%199725.5%38.1%17.9%18.5%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解析A项与国民经济成分无关,故A项错误;B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C项是国民经济成分变化的结果,不是原因,故C项错误;D项是国民经济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

32、9.口号是“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不同性质的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提供的口号回答问题。材料一“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某地区农村的宣传标语。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1)材料一中的口号反映出农村生产关系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2)列举材料二中“市场经济”这一口号提出过程中的主要事件。指出为“与国际接轨”,中国政府对内做出了怎样的努力?解析第(1)问,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在农村实行改革。第(2)问,20世纪90年代,中国继续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答案(1)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废除了人民公社的体制;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2)事件: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努力:对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