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闹花灯沪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8702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闹花灯沪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闹花灯沪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闹花灯沪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闹花灯沪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闹花灯沪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闹花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感受元宵节夜晚闹花灯的欢乐气氛,增加学生对我国民间传统习俗的了解。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小黑板。板书设计:人多:人流如潮灯火通明闹花灯灯多:兔子灯鸽子灯龙灯声音多:融成一片响彻天空作业设计:课内:抄写字词、组词、口头造句。课外:读背课文。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 启发谈话。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什么节?你家是怎么过元宵节的?老师简介元宵节。2. 板

2、书课题。(学习闹字)齐读课题。过渡:闹花灯是怎么一回事?二初度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2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句子,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并想一想每一段写的什么。3检查生字读音。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并说说段意。5闹花灯换个词会说吗?三精读课文学习第一段1. 自由读,说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2. 交流:时间、地点、人物。3. 学习潮字。说说人流如潮的意思。4.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灯多?5. 用灯火通明口头造句。6. 大街山人流如潮、灯火通明,给你的感觉怎样?7. 指导朗读。四指导写字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

3、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第二课时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

4、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一复习1. 认读词语:元宵节、人流如潮、灯火通明。2. 用闹、潮组词。3. 背诵第一段。二精读课文学习第二段1. 出示投影:大街上有些什么灯?说说他们的模样。看到这些灯,你想说什么?2自由读第二段,想想课文写了哪些灯。3课文介绍了哪几种花灯?哪些

5、花灯写得简略,哪些花灯写得详细?4你见过兔子灯吗?它什么样?鸽子灯呢?花灯做了动物的形状,多可爱呀!书上是怎么写的?5写得最详细的是龙灯。(1)学习龙字。(2)找出写龙灯的句子。(3)从哪里看出龙灯最有趣?(4)理解上下翻飞,学习翻字。(5)出示摆动,做动作理解。(6)看到这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龙灯,你想到了什么?(7)课文为什么把龙灯当作重点来写?(8)指导朗读。6看到这欢乐的场面,孩子们有什么反应?(1)出示情不自禁,理解意思。(2)指导读,读出童趣。7指名读第一句话,说说这句话和后几句有什么联系?8指导朗读、背诵第二段。三指导写字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

6、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第三课时一复习1读词语。2背诵第二段。二精读练习学习第三段1. 指名读。2. 认识、理解融、锣。3. 指导理解响彻夜空的意思。说说什么声音响彻夜空?4. 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响彻夜空。说明人们心情怎样?5. 人们唱啊,笑啊,大街上呈现出一派团结、祥和的气氛,欢乐的元宵节鼓舞人们去创造新的美好生活。齐读第二句。6指导朗读第三段。三指导朗读、背诵课文。四指导识记生字。五作业。抄写字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